讀書遐想作文範例

國一作文 全文約816字

王國維先生曾總結過做學問的三種境界,後人對此有不同的闡發。其實這也可以看成是從學與行,再到有所得的漸進過程。很多先賢聖人,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他們無一不是精於讀書,善於實踐的楷模。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開卷有益,在用腳丈量世界之前,書,無疑可以一點點擴大我們的眼界,夯實我們的基礎。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守著一副小小的軀殼,是走不了多遠的。

為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大文豪歐陽修痴於讀書。馬上、廁上、枕上無處不讀,書十年如一日的積累,是文思泉湧不竭的源頭。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在出山問政,指點江山之前,孔明也只不過是個在草廬之中常與書卷作伴的文弱書生。然而他在臥榻之上,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是因為書中自有大天地,以此為鑑,而知興衰更替。

衣帶漸寬人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是,躬行需要怎樣的付出。

百年前一個寂寂的個冬夜,屋外風雪茫茫,屋內一盞油燈未枯,一位衣著樸素而氣度不凡的老者忽而放下手中的書卷,轉過身來,語重心長的對在燈下苦讀的兒子說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擲地有聲,也是這位自號“放翁”的老人一貫身體力行的座右銘。坎坎坷坷中,懷才不遇的他日夜惦念的是“但悲不見九州同。”那是始終如一的執著,他的一腔愛國熱情不僅激盪在行雲流水的詩文中,更在朝堂上的慷慨陳詞裡,在前線的刀光劍影中。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兩千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在禮崩樂壞的春秋年代度過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早年寒窗苦讀,後來周遊列國,遊說諸侯。半生飄零之後才重回故里,將畢生所學、所思、所行傾注到“六經”的整理上。為了踐行“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等教學理念,他開創私塾,廣收門徒,這才有他的《論語》與儒家思想彪炳千古,歷久彌新。

先讀書而廣有博聞,再實踐而深得真知,後收穫而水到渠成。在無聲歲月的默默求索中,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我們,還在路上。

您可能感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