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戰心驚相似詞/近義詞
注音 ㄉㄢˇ ㄓㄢˋ ㄒ一ㄣ ㄐ一ㄥ
拼音 dǎn zhàn xīn jīng
膽戰心驚相似詞
▸ 毛骨悚然 ▸ 惶惶不安 ▸ 如履薄冰 ▸ 觸目驚心 ▸ 驚心動魄 ▸ 擔驚受怕 ▸ 人人自危 ▸ 膽戰心寒 ▸ 心驚膽戰 ▸ 驚恐萬狀 ▸ 怵目驚心 ▸ 戰戰兢兢 ▸ 人心惶惶 ▸ 膽戰心搖 ▸ 大驚失色 ▸ 心驚膽落 ▸ 面無人色 ▸ 心驚肉跳 ▸ 膽顫心驚 ▸ 碎心裂膽 ▸ 不寒而慄 ▸ 膽戰心慌 ▸ 誠惶誠恐 ▸ 提心吊膽 ▸ 畏葸不前 ▸ 怦怦直跳 ▸ 心驚膽跳
基本釋義
⒈ 戰:通“顫”,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例三藏見說又膽戰心驚,不敢舉步。——《西遊記》
英horribly frightened; be panic-stricken;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boot;
⒉ 亦作“膽顫心驚”
毛骨悚然: 毛髮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恐懼驚駭的樣子。例悟空聞說,毛骨悚然。——《西遊記》英bloodcurdling; be horror-stricken with every hair erect; enough to make one's blood turn red;
惶惶不安: 由恐慌而引起的不安寧狀態。例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三國演義》英panic; be on tenterhooks; with great anxiety;
如履薄冰: 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隨時都會發生危險,做事極為小心謹慎。例忠恪祗順,如履薄冰。——三國魏·曹操《請爵荀彧表》英tread on eggs;
觸目驚心: 為所見的情況而震驚。形容問題之嚴重。英ghostly sight;
驚心動魄: 謂扣人心絃,激動人心。謂令人十分驚惶恐懼。亦作:驚心吊魄。
擔驚受怕: 形容提心吊膽,十分害怕的狀態。例休聽那算命的胡說,撇下海闊一個家業。擔驚受怕,去虎穴龍潭裡做買賣。——《水滸傳》英feel alarmed; be in a state of axiety;
人人自危: 每個人都存戒心,覺得有危險。形容恐懼不安。例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群眾人人自危,欲畔者眾。——《史記·李斯列傳》英everyone feels insecure;
膽戰心寒: 猶“膽戰心驚”。形容十分害怕的樣子。例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戰心寒,不敢出戰。——《水滸傳》英be terror-stricken;
心驚膽戰: 形容極端恐懼。例不由我心中自懊惱,一會家心內焦,好著我心驚膽戰,一會家內顫身搖。——《雍熙樂府·醉花陰》英prostrate with fear;
驚恐萬狀: 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怵目驚心: 看了某種嚴重的事情,內心感到震驚害怕。形容事態嚴重。英be horrid; be shocking; ghasty sight;
戰戰兢兢: 因恐懼而發抖的樣子。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英trembling with fear;⒉ 因戒懼而小心謹慎的樣子。例戰戰兢兢,生怕走錯了一步。英gingerly;
人心惶惶: 亦作“人心皇皇”。
膽戰心搖: 同“膽戰心驚”。
大驚失色: 形容非常驚恐,嚇得變了臉色。例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面有怒容,帝大驚失色。——《三國演義》英be terribly alarmed; turn pale with fright;
心驚膽落: 同“心驚膽戰”。
面無人色: 《史記·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後以“面無人色”謂臉上沒有血色。形容極度恐懼。⒉ 形容因飢餓、病痛而十分虛弱的樣子。
心驚肉跳: 因擔心災禍臨頭而驚恐不安的樣子。例賈政在外,心驚肉跳,拈鬚搓手的等候旨意。——《紅樓夢》英heebie-jeebies; palpitate with anxiety and fear;
膽顫心驚: 同“膽戰心驚”。
碎心裂膽: 形容異常恐懼。
不寒而慄: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例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郡中不寒而慄。——《漢書·義縱傳》全身不寒而慄。英shudder with fear; tremble with fear;
膽戰心慌: 同“膽戰心驚”。
誠惶誠恐: 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現在常用來形容小心謹慎,惶恐不安的樣子。英with reverence and awe; in fear and trepidatioh;
提心吊膽: 形容對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例他爬得那麼高,看著真讓人提心吊膽。英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 be on tenterhooks;
畏葸不前: 畏懼膽怯,不敢前進。
怦怦直跳:
心驚膽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