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張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裡繡旗紅。淡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宋詞精選 豪放 邊塞 寫景 愛國 感概 情懷

譯文

譯文
秋日天空明淨,遠水蘸著長空,軍營裡紅旗飄揚,不時傳來馬鞭聲陣陣。遠處淡煙籠著衰草,秋色在若有若無之中。
萬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東門的城樓上借一杯濁酒澆愁。酒後揮淚灑向悲涼的秋風中。

註釋
題解:此詞原無題,乾道本題作“荊州約馬奉先登城樓觀塞”。據乾道本《於湖先生長短句》,此詞調名下另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觀塞”即觀望邊塞。這時荊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這裡“塞”應是指荊州郊外的防禦工事。
霜日:指秋天。一說秋天的太陽。明霄:明淨的天空;晴朗的天空。蘸(zhàn):沾染,沾取液體。水蘸空:指遠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鞘(shāo):裝刀劍的套子,一說鞭鞘,這裡指馬鞭。鳴鞘聲:刀劍出鞘聲。一說指行軍時用力揮動馬鞭發出的聲音。繡旗:繡有圖案的軍旗。
有無中:若有若無。
烽火北:當時荊州已成南宋邊界,謂被金人佔領的中原已在火線的北面。
尊:同“樽”,酒杯。酒器。戍樓:有軍隊駐防的城樓。
酒闌:飲酒將盡。悲風:指淒厲的秋風。

參考資料:

1、肖篤宋選編,唐宋詞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235頁

賞析二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駐在荊州,這首《浣溪沙》,就是這時候寫的。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張孝祥約著友人馬舉先登上荊州城樓。荊州本是祖國內地的一座城池,可是如今卻成了邊塞之地,這本身就夠讓人痛心的了。具有滿腔愛國熱忱的張孝祥,面對破碎的山河,哪裡還有心欣賞大自然的風光?更何況極目遠望,看到的不過是煙塵滾滾,戰旗飄舞的戰場,再聽到那撕裂心肺的馬鞭聲,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更加沉痛了。上邊寫景,逼真地烘托出“邊塞”的氣氛、作者的心情。

  下片直寫作者對中原故國的懷念。眼前已是遍地烽火,“萬里中原”的大好河山還在烽火以北遙遠的北方,想起中原故土,想起中原的遺民,作者感慨萬端,無可奈何,只好借酒澆愁。可是,“一尊濁酒”又怎麼能將滿腔悲憤抑制下去呢?喝完了酒,面對蕭瑟的秋風,作者終於禁不住淚流滿面了。

  全詞只有六句,四十二個字,卻表現了頗為博大的主題思想。作者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對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現得淋漓盡致。本詞寫情真切,景物描寫、氣氛烘托、感情抒發巧妙組合,輝映成篇,作者的藝術技巧,由此也可見一斑。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張孝祥出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八月開始駐在荊州。《宣城張氏信譜傳》稱:“荊州當虜騎之衝,自建炎以來,歲無寧日。公(孝祥)內修外攘,百廢俱興,雖羽檄旁午,民得休息。”據詞原題及“霜日明霄”等語,推定這首詞應當是乾道四年冬作於荊州。   

參考資料:


賞析一

  據乾道本《於湖先生長短句》,此詞調名下另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此詞當為作者任知荊南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的作品。“觀塞”即觀望邊塞。這時荊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這裡“塞”應是指荊州郊外的防禦工事。

  這首詞抒寫了因觀塞而激起的對中原滄陷的悲痛之情,上闋寫觀塞,下闋抒悲感。首句寫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並點明時節。“霜日明霄”繪出晴空萬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氣必是白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荊州城東有長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這句寫得水天空闊,下下輝映,是荊州郊野平原地帶的實景。次句切合觀塞,耳目所觸,一片軍戎氣氛。“鞘為鞭梢”。“繡旗”為繡有物狀的軍旗。響亮的鞭聲,耀眼的紅旗,俱是從耳目易感的對東西突出,故給人的印象極為深切。“澹煙”句把視線展開,顯出邊地莽莽無垠的遼闊景象。如果說首句還是自然景象對作者感官的客觀反映,這句可說是詞人極目觀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內心思緒,俱是一片茫茫。正如王維詩“山色有無中”,雖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為深遠。東坡曾稱柳永的“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謂“不減唐人高處”,對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觀塞而自然地想到淪陷的中原,“萬里”句即是觀塞時引起的感慨。“烽火”為邊地報警的設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這樣提點一下,可抵千言萬語,這其間含有無限難以訴說的悲慘酸辛。“一尊”句承上啟下,北望中原,無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罷益悲,真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於是不禁向風揮淚。“濁酒”為顏色渾濁的酒,常用於表現艱苦的生活中,微帶有粗獷悲壯之意。范仲淹《漁家傲》雲:“濁酒一杯家萬里”。“戍樓東”,指作者所登荊州東門城樓“”東“字似非無意,實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揮淚“即灑淚,表現內心悲慼之深。秋風吹來,令人不寒而慄,感念中原未復,人民陷於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圖恢復,故覺風亦滿含悲意。

  此詞上闋描寫望中要塞景色,明麗壯闊,其中景物也隱約隱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麗,而人的心情卻深藏陰黯。下闋抒發感慨,從人的活動中表現。在讀者眼前儼然呈現一位北望中原悲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詞色彩鮮麗,而意緒悲涼,詞氣雄健,而蘊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強烈愛國感情的小詞,與其《六州歌頭》同為南宋前期的愛國詞名作。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二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駐在荊州,這首《浣溪沙》,就是這時候寫的。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張孝祥約著友人馬舉先登上荊州城樓。荊州本是祖國內地的一座城池,可是如今卻成了邊塞之地,這本身就夠讓人痛心的了。具有滿腔愛國熱忱的張孝祥,面對破碎的山河,哪裡還有心欣賞大自然的風光?更何況極目遠望,看到的不過是煙塵滾滾,戰旗飄舞的戰場,再聽到那撕裂心肺的馬鞭聲,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更加沉痛了。上邊寫景,逼真地烘托出“邊塞”的氣氛、作者的心情。

  下片直寫作者對中原故國的懷念。眼前已是遍地烽火,“萬里中原”的大好河山還在烽火以北遙遠的北方,想起中原故土,想起中原的遺民,作者感慨萬端,無可奈何,只好借酒澆愁。可是,“一尊濁酒”又怎麼能將滿腔悲憤抑制下去呢?喝完了酒,面對蕭瑟的秋風,作者終於禁不住淚流滿面了。

  全詞只有六句,四十二個字,卻表現了頗為博大的主題思想。作者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對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現得淋漓盡致。本詞寫情真切,景物描寫、氣氛烘托、感情抒發巧妙組合,輝映成篇,作者的藝術技巧,由此也可見一斑。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張孝祥出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八月開始駐在荊州。《宣城張氏信譜傳》稱:“荊州當虜騎之衝,自建炎以來,歲無寧日。公(孝祥)內修外攘,百廢俱興,雖羽檄旁午,民得休息。”據詞原題及“霜日明霄”等語,推定這首詞應當是乾道四年冬作於荊州。   

參考資料:


賞析一

  據乾道本《於湖先生長短句》,此詞調名下另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此詞當為作者任知荊南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的作品。“觀塞”即觀望邊塞。這時荊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這裡“塞”應是指荊州郊外的防禦工事。

  這首詞抒寫了因觀塞而激起的對中原滄陷的悲痛之情,上闋寫觀塞,下闋抒悲感。首句寫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並點明時節。“霜日明霄”繪出晴空萬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氣必是白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荊州城東有長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這句寫得水天空闊,下下輝映,是荊州郊野平原地帶的實景。次句切合觀塞,耳目所觸,一片軍戎氣氛。“鞘為鞭梢”。“繡旗”為繡有物狀的軍旗。響亮的鞭聲,耀眼的紅旗,俱是從耳目易感的對東西突出,故給人的印象極為深切。“澹煙”句把視線展開,顯出邊地莽莽無垠的遼闊景象。如果說首句還是自然景象對作者感官的客觀反映,這句可說是詞人極目觀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內心思緒,俱是一片茫茫。正如王維詩“山色有無中”,雖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為深遠。東坡曾稱柳永的“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謂“不減唐人高處”,對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觀塞而自然地想到淪陷的中原,“萬里”句即是觀塞時引起的感慨。“烽火”為邊地報警的設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這樣提點一下,可抵千言萬語,這其間含有無限難以訴說的悲慘酸辛。“一尊”句承上啟下,北望中原,無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罷益悲,真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於是不禁向風揮淚。“濁酒”為顏色渾濁的酒,常用於表現艱苦的生活中,微帶有粗獷悲壯之意。范仲淹《漁家傲》雲:“濁酒一杯家萬里”。“戍樓東”,指作者所登荊州東門城樓“”東“字似非無意,實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揮淚“即灑淚,表現內心悲慼之深。秋風吹來,令人不寒而慄,感念中原未復,人民陷於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圖恢復,故覺風亦滿含悲意。

  此詞上闋描寫望中要塞景色,明麗壯闊,其中景物也隱約隱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麗,而人的心情卻深藏陰黯。下闋抒發感慨,從人的活動中表現。在讀者眼前儼然呈現一位北望中原悲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詞色彩鮮麗,而意緒悲涼,詞氣雄健,而蘊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強烈愛國感情的小詞,與其《六州歌頭》同為南宋前期的愛國詞名作。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於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於湖集》40卷、《於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