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往日原文賞析

朝代先秦 詩人屈原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
祕密事之載心兮,雖過失猶弗治。
心純庬而不洩兮,遭讒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聰明兮,虛惑誤又以欺。
弗參驗以考實兮,遠遷臣而弗思。
信讒諛之溷濁兮,盛氣志而過之。
何貞臣之無罪兮,被離謗而見尤。
慚光景之誠信兮,身幽隱而備之。
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沈流。
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獨障壅而蔽隱兮,使貞臣為無由。
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
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
吳信讒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後憂。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
芳與澤其雜糅兮,孰申旦而別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諒聰不明而蔽壅兮,使讒諛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
願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情冤見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錯置。
乘騏驥而馳騁兮,無轡銜而自載。
乘氾泭以下流兮,無舟楫而自備。
背法度而心治兮,闢與此其無異。
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

楚辭 抒懷

譯文

譯文
痛惜地回憶往日曾得到寵信,受詔令立法治國使當世政治清明。
繼承祖先的功業,德輝照臨百姓,使法度嚴明,消除是非疑問。
因之國家富強而法度以立,君上委事於忠臣日以遊息。
忠臣全心全意地黽勉從事,偶有過失也不會有危殆發生。
縱然心地淳厚而不洩露機要,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讒毀。
君主滿含忿怒地對待下臣,不去澄清辨別內中的是非。
君王的耳目都被遮掩,黑白顛倒啊受人欺騙。
不去細心地查核事實,也不考慮就放逐忠賢。
聽信混淆黑白的讒諛之言,指責我罪狀怒氣沖天。
為何忠貞無罪的臣子,反而遭受誹謗,受到斥貶?
有愧於信實有常的日光月影,我還是逃避到幽暗之處。
面對沅湘黑洞洞的淵底,狠著心想跳進奔流的江裡。
那樣結果是身死而名滅,可惜君王被矇蔽心地不明。
君王沒有明確的標準不能明察是非,使芳草埋沒在沼澤荒地,
哪裡還能夠傾吐衷情?我將泰然地與世別離不茍且偷生。
只為障礙壅塞所掩蔽阻隔,使得忠臣個個無所適從。
聽說百里奚曾作過俘虜,伊尹埋沒在廚房烹調。
呂望在朝歌當屠戶,甯戚邊喂牛邊唱歌謠。
不碰上湯、武、齊桓、秦穆,世間有誰知道他們的好處?
吳王夫差輕信了讒言,逼死伍子胥後憂患降臨。
忠心的介子推甘願抱著樹站著被燒死,晉文公省悟後派人將他訪求。
封了介山而禁止採樵,報答他大恩大德的優厚。
想起故舊多年的親身同伴,便穿起白色喪服痛哭淚流。
有人忠貞誠信為節操而死,有的人以欺詐得仕。
不去省視考察按之以實,只聽進讒者所說的虛妄之辭。
芳香的腥臭的混雜在一起,又有誰自夜達旦認真辨識?
為什麼芳草會早早枯死,這說明微霜初降就得警惕。
確實是君主不聰明受人矇蔽,才使進讒獻諛者日益得意。
自古以來的嫉妒賢才者,都說蕙草杜若不能佩戴。
嫉妒那佳麗之人的芳美,嫫母醜陋卻自負嫵媚可愛。
就是有了西施的絕頂美貌,受讒妒也會被醜惡之人取代。
我願意陳述情愫表白行為,想不到竟意外地得了罪過。
光天化日下真情與冤曲顯明,有如天上的星宿各有置措。
乘騎駿馬作長途賓士,沒有轡韁銜勒全憑自己控制。
乘坐筏子向下遊行駛,沒有船隻划槳全靠自己配置。
背棄法度而憑私心治事,也就好像與這些沒什麼差異。
我寧肯忽然死亡隨流而去,惟恐有生之年國家再受禍災。
衷情未訴完就要投入深淵,痛惜昏君不瞭解我的衷腸。

註釋
曾信:曾經信任。
命詔:詔令。昭時:使時世清明。
奉:繼承。先功:祖先的功業。
嫌疑:指對法令有懷疑的地方。
貞臣:忠貞之臣,屈原自指。娭(xī):遊戲。玩樂。
祕密:“黽勉”的一聲之轉,努力。
純(dūn)庬(máng):淳厚。庬,樸實。
讒人:指上官大夫。
清澈:指弄清事實真相。然否:是非。
蔽晦:掩蓋。
虛惑:把無說成有叫虛,把假說成真叫惑。
參驗:參較驗證。
遠遷:遠遠地放逐。
讒諛:慣進讒言諛辭的人。溷(hùn)濁:糊塗。
盛氣志:大怒。過:督責。
離謗:遭毀謗。尤:責備。
慚:悲憂。光景:即光明。誠信:真實。
備:具備。
玄淵:深淵。
壅(yōng)君:被矇蔽的國君。
藪(sǒu)幽:大澤的深幽處。
抽信:陳述一片忠誠。
恬:安。不聊:不苟生。
鄣(zhāng)壅:與“蔽隱”同義。鄣壅而蔽隱,指重重障礙。
無由:無路自達。
百里:百里奚,春秋時虞國大夫。後被晉國俘虜,晉獻公把他當作陪嫁女兒的奴隸送給秦國。後來逃至楚國,秦穆公聞其賢,用五張羊皮贖回,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後助秦穆公成霸業。
伊尹:原來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隸,曾經當過廚師。後來任商湯的相,輔助湯攻滅夏桀。
呂望:本姓姜,即姜尚,他的先代封邑在呂,所以又姓呂。傳說他本來在朝歌當屠夫,老年釣於渭水之濱,周文王認出他是個賢人,便重用了他。後來輔佐周武王滅了商。
甯戚:春秋時衛國人,他在喂牛時唱歌,齊桓公認出他是個賢人,用他做輔佐。
湯:商湯。武:周武王。桓:齊桓公。繆:同“穆”,秦穆公。
吳:指吳王夫差。信讒:指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弗味:不能玩味辨別。
子胥:伍子胥,吳國的大將。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之後,曾兩次興兵伐齊,伍子胥認為越是吳的心腹之患,應該滅越,不要伐齊。夫差不聽,反而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逼他自殺。不久吳國就被越國滅亡。
介子:介子推。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晉文公未做晉國國君時,被父妾驪姬讒毀,流亡在外十九年,介子推等從行。文公回國即位後,大家爭功求賞,介子推不屑與爭,獨奉母逃隱到綿山中。後來文公想起他的功勞,派人去找他不著,令人燒山,希望他能夠出來。介子推堅決不下山,結果抱樹被燒死。
文君:晉文公。寤:覺悟。
禁:封山。
大德:指介子推在跟從晉文公流亡的途中,缺乏糧食,他割了自己的股肉給文公吃。優遊:形容大德寬廣的樣子。
久故:故舊。
縞(gǎo)素:白色的喪服。
訑(dàn)謾:欺詐。訑,通“誕”。
按實:核實。
澤:臭。
申旦:自夜達旦。
殀(yāo):同“夭”,死亡。
諒:誠然。
蕙若:蕙草和杜若,都是香草。
佳冶:美麗。
嫫(mó)母:傳說是黃帝的妃子,貌極醜。自好:自以為美好。這句是說嫫母作出嬌媚的樣子,自以為十分美好。
西施:春秋時越國著名的美女。
白行:表白行為。
不意:沒有意料到。
見(xiàn):同”現“,顯現。
錯置:安排、陳列。錯,同“措”。
騏(qí)驥(jì):駿馬,良馬。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銜:勒馬口的鐵鏈。
氾(fàn):同“泛”,浮起。泭(fú):同“桴”,即筏子。
闢:通“譬”,譬如。此:前面的例子。
溘(kè)死:忽然死去。流亡:流而亡去,指投水而死。
畢辭:說完話。赴淵:投水。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40-846 2、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119-124 3、黃壽祺、梅桐生譯註.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107-114

創作背景

  此篇是屈原臨終前的作品,學者大多沒有異詞,但是否為絕筆,則有不同看法。此篇尚有真偽之爭。然而無論如何,認為此篇不是屈原所寫的論點,與持此篇作者為屈原的論點相比,顯得不十分有力。因此,自然難以剝奪屈原對此篇的著作權。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40-846

2、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119-124

創作背景

  此篇是屈原臨終前的作品,學者大多沒有異詞,但是否為絕筆,則有不同看法。此篇尚有真偽之爭。然而無論如何,認為此篇不是屈原所寫的論點,與持此篇作者為屈原的論點相比,顯得不十分有力。因此,自然難以剝奪屈原對此篇的著作權。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40-846

2、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119-124

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