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賞析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譯文
譯文
遮蔽了月光的青色雲影處,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燦燦的明鏡飛上碧空。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桂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嘶鳴。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
水晶簾兒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開啟,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鋪灑月光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註釋
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冪(mì):煙霧瀰漫貌。
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寒螿(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藍橋:謂秀才裴航於藍橋會仙女雲英事。唐裴鉶《傳奇·裴航》雲: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於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與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後經藍橋驛側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雲英,以玉杵臼為禮,結為連理。方知雲英為仙女、樊夫人則雲英之姐也。藍橋,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藍溪之上,故名。
雲母屏:雲母為花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風,豔麗光澤。
佳人:這裡指席間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雲霞,語意雙關,借指美酒。《太平廣記》引《抱朴子·須曼卿》曰:蒲阪有須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來迎我,乘龍昇天。龍行甚疾,頭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飲我,輒不飢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謁拜失儀,見斥來還。令更自修責,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劉安,昇天見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稱寡人,遂見謫,守天廁三年。吾何人哉?”河東因號曼卿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摺疊。
創作背景
這首《洞仙歌》是晁補之於宋徽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中秋在泗州(宋時屬淮南東路)所作。作者時任泗州知州。本詞是作者絕筆之作。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961-963頁
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
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
上面這幾句讚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悽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捲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開啟,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
這裡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寫登樓賞月,由室內轉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汙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961-963頁創作背景
這首《洞仙歌》是晁補之於宋徽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中秋在泗州(宋時屬淮南東路)所作。作者時任泗州知州。本詞是作者絕筆之作。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961-963頁
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
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
上面這幾句讚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悽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捲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開啟,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
這裡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寫登樓賞月,由室內轉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汙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961-963頁-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