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驛臺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靖安宅裡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撲地花 一作:鋪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和詩 思念

譯文

譯文
靖安宅裡,天天面對著窗前碧柳;望驛臺前,春意闌珊,落紅滿地。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家裡人思念著出門在外的親人,出門在外的人一樣也思念著家中的親人。

註釋
望驛臺:在今四川廣元。驛: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
當窗柳:意即懷人。唐人風俗,愛折柳以贈行人,因柳而思遊子。
撲地:遍地。
春光:一作“春風”。
居人:家中的人。詩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門在外的人。指元稹。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82

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三月,元稹以監察御史身份出使東川按獄,往來鞍馬間,寫下《使東川》一組絕句。這是元稹在元和四年三月的最後一天,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

  

參考資料:
1、賴漢屏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85-886

賞析

  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後一天,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結句“不曾春盡不歸來”,乃詩人懸揣之辭。料想妻子以春盡為期,待他重聚,而現在竟無法實現,悵惘之情,宛然在目。

  首句“靖安宅裡當窗柳”,元稹住宅在長安靖安裡,他的夫人韋叢當時就住在那裡,詩人寫元稹的住宅,詩句就自然聯絡到元稹的妻子。“當窗柳”意即懷人。唐人風俗,愛折柳以贈行人,因柳而思遊子,這是取柳絲柔長不斷,以寓彼此情愫不絕之意。這詩句裡,表現出韋叢天天守著窗前碧柳、凝眸念遠的情景,她對丈夫的懷念之情很深。

  次句“望驛臺前撲地花”是寫元稹。元稹當時在四川廣元,春意闌珊,落紅滿地。元稹一人獨處驛邸,見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這一句巧用比喻,富於聯想,也饒有詩情。

  三句“兩處春光同日盡”,更是好句。“盡”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強烈,它含有春光盡矣、人在天涯的感傷情緒。“春光”不單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盡”,也就是兩人預期的歡聚落空了。

  這樣,就自然匯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來,思念決不只是限在這一天,但這一日既是春盡日,這種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種相思,兩處離愁,感情的暗線把千里之外的兩顆心緊緊聯絡起來了。

  詩的中心是一個“思”字。全詩緊扣思字,含蓄地、層層深入地展開。首句“當窗柳”,傳出閨中綺思,次用“撲地花”,寫出驛旅苦思。這兩句都通過形象以傳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見。三句推進一層,寫出了三月三十日這個特定時日由希望轉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沒有直接點出,只用“春光盡”三字來寫,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進一層,含蓄變成了爆發,直點“思”字,而且迭用兩個思字,將前三句都綰合起來,點明詩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詩詩格與原作一樣,採用“平起仄收”式,但又與原詩不同,開篇便用對句,而且對仗工穩,不僅具有形式整飭之美,也加強了表達力量。因為,在內容上,這兩句同時寫雙方,用了對句,就表現出雙方感情同等深摯,相思同樣纏綿,形式與內容和諧一致,相得益彰。又由於用對局開篇,用散句收尾,章法於嚴謹中有變化,也就增加了詩的聲情之美。

參考資料:

1、賴漢屏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85-886

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三月,元稹以監察御史身份出使東川按獄,往來鞍馬間,寫下《使東川》一組絕句。這是元稹在元和四年三月的最後一天,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

  

參考資料:
1、賴漢屏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85-886

賞析

  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後一天,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結句“不曾春盡不歸來”,乃詩人懸揣之辭。料想妻子以春盡為期,待他重聚,而現在竟無法實現,悵惘之情,宛然在目。

  首句“靖安宅裡當窗柳”,元稹住宅在長安靖安裡,他的夫人韋叢當時就住在那裡,詩人寫元稹的住宅,詩句就自然聯絡到元稹的妻子。“當窗柳”意即懷人。唐人風俗,愛折柳以贈行人,因柳而思遊子,這是取柳絲柔長不斷,以寓彼此情愫不絕之意。這詩句裡,表現出韋叢天天守著窗前碧柳、凝眸念遠的情景,她對丈夫的懷念之情很深。

  次句“望驛臺前撲地花”是寫元稹。元稹當時在四川廣元,春意闌珊,落紅滿地。元稹一人獨處驛邸,見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這一句巧用比喻,富於聯想,也饒有詩情。

  三句“兩處春光同日盡”,更是好句。“盡”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強烈,它含有春光盡矣、人在天涯的感傷情緒。“春光”不單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盡”,也就是兩人預期的歡聚落空了。

  這樣,就自然匯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來,思念決不只是限在這一天,但這一日既是春盡日,這種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種相思,兩處離愁,感情的暗線把千里之外的兩顆心緊緊聯絡起來了。

  詩的中心是一個“思”字。全詩緊扣思字,含蓄地、層層深入地展開。首句“當窗柳”,傳出閨中綺思,次用“撲地花”,寫出驛旅苦思。這兩句都通過形象以傳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見。三句推進一層,寫出了三月三十日這個特定時日由希望轉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沒有直接點出,只用“春光盡”三字來寫,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進一層,含蓄變成了爆發,直點“思”字,而且迭用兩個思字,將前三句都綰合起來,點明詩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詩詩格與原作一樣,採用“平起仄收”式,但又與原詩不同,開篇便用對句,而且對仗工穩,不僅具有形式整飭之美,也加強了表達力量。因為,在內容上,這兩句同時寫雙方,用了對句,就表現出雙方感情同等深摯,相思同樣纏綿,形式與內容和諧一致,相得益彰。又由於用對局開篇,用散句收尾,章法於嚴謹中有變化,也就增加了詩的聲情之美。

參考資料:

1、賴漢屏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85-886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