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記原文賞析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譯文
《水經》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裡。”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餘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後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鍾來命名,這是為什麼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裡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並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雲霄間發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並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伕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湧進那裡面,水波激盪因而發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於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願用小船在夜裡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伕,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註釋
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於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今人經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鍾之“聲”,又具有鍾之“形”。
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酈元:即酈道元,《水經注》的作者。
鼓:振動。
搏:擊,拍。
洪鐘:大鐘。
是說:這個說法。
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製成。
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遺蹤:舊址,陳跡。這裡指所在地。
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桴(fú)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餘韻徐歇:餘音慢慢消失。韻,這裡指聲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鏗(kēng)然:敲擊金石所發出的響亮的聲音。
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六月丁丑:農曆六月初九。
齊安:在今湖北黃州。
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赴:這裡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發出響聲)。焉,相當於“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棲鶻(hú):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
磔(zhé)磔:鳥鳴聲。
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心動:這裡是心驚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這裡形容鐘聲洪亮。
舟人:船伕。
罅(xià):裂縫。
涵澹澎湃:波浪激盪。涵澹,水波動盪。澎湃,波浪相激。
為此:形成這種聲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間是空的。
竅:窟窿。
窾(kuǎn)坎鏜(tá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汝識(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嗎?識,知道。
周景王之無射(yì):《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射”鍾。
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諡號。歌鐘,古樂器。
古之人不餘欺也: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不餘欺,就是“不欺餘”。
臆斷:根據主觀猜測來判斷。臆,胸。
殆:大概。
終:終究。
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陋者:淺陋的人。
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考,敲擊。
實:指事情的真相。
藝術特點
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餘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鍾”,僅以“餘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於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插在遊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總之,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後才寫其叫聲(“磔磔雲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後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後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出的,後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後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後發現山下“石穴罅”,後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後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2、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308-1312 3、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159-166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全日制高階中學標準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三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04-105
2、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並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地寺僧,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餘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後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鍾而得名的,今人經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後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願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並不高大,但因位於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遊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鍾。由於山體是石灰岩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的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鍾。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發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音的岩石,或碳酸鹽再沉澱時形成的形態奇特的岩石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援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鍾。石鐘山下部山體,由於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鍾”的形象。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寫作手法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寫鳥,或由鳥名寫到驚飛、寫到叫聲,或由聲音再點出鳥名,毫無板滯之感。寫噌咳之聲,是先聞其聲,再寫徐而察之後的發現;寫窾坎鏜鞳之聲,先寫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竅”之狀,再寫其聲,描寫角度和順序都有不同,行文舒捲自如。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二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引《水經》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匯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說,說明釦石發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裡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裡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並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藉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餘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迴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餘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寫月夜考察遊石鐘山的經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遊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裡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後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於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裡是釋疑後輕鬆愉快的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絡,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餘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並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瞭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後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並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於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後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後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遊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並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遊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於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2、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308-1312 3、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159-166 4、陳振鵬 張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363-1367文言現象
明末的詩人,生逢異族入侵之時,面臨國破家亡的嚴重威脅,凡有點民族感情的,都該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樣下筆成詩,如何抒情達意,卻也有高下之分。
懷古詩不同於詠史詩那樣歌詠史實或以詩論史,而是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的思想感情,即所謂“言近旨遠”。此詩前二句託物言志,以並刀夜鳴寫出報國的志向,後二句即景抒倩,從眼中所見易水實景,引出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全詩運思深沉,情懷激盪,蒼涼悲壯,可入司空圖《詩品》所言“悲概”一類。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豪邁之士為國盡忠的壯懷激烈的意志;後兩句與前兩句進行對比,感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全詩悲壯慷慨,蒼涼沉痛,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豪邁之士為國盡忠的壯懷激烈的意志。言志二句:“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志由物顯,報國的急切願望由並刀夜鳴來展現,雖壯懷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論,粗獷叫器。將懷古詠史緊密結合時事與胸中報國熱忱,是此詩最大的特色。詩人由易水想到古代的英雄荊軻,想到他慷慨赴死的壯舉,油然激起自己奮發向上的豪情鬥志。
後兩句與前兩句進行對比,感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抒情二句:“易水潺潺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情因景生,憂世憂時之情由所見易水景象引出。詩人借易水興感,顯然是為了說明那些統治者醉生夢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樂,早就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可憐”一詞,彷彿是為荊卿惋惜,其實,是為了抒發那種知音難覓、報國無門的憤懣。在荊軻活著的年代,對強敵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詩人卻只能用“可憐”來表達英雄失路的悲哀,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由易水故事,想到目前女真入侵,國家危機四伏,卻無英雄挺身救國,觸動胸中濃郁的懊喪與失望,從而產生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慨。
全詩悲壯慷慨,蒼涼沉痛,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這首詩懷古感今,明朗顯豁,語言流暢,把對現實政治的強烈抒情融於深沉的詠史之中,洋溢著磊落不平之氣。這種憂國憂民、悲壯憂鬱的詩格,正是晚明愛國詩作的主旋律。
參考資料:
1、李夢生註譯.,元明詩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第1版:第158頁 2、李寅生著.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 下冊: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03:第509頁藝術特點
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餘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鍾”,僅以“餘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於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插在遊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總之,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後才寫其叫聲(“磔磔雲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後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後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出的,後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後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後發現山下“石穴罅”,後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後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2、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308-1312 3、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159-166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全日制高階中學標準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三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04-105
2、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並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地寺僧,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餘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後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鍾而得名的,今人經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後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願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並不高大,但因位於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遊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鍾。由於山體是石灰岩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的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鍾。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發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音的岩石,或碳酸鹽再沉澱時形成的形態奇特的岩石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援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鍾。石鐘山下部山體,由於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鍾”的形象。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寫作手法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寫鳥,或由鳥名寫到驚飛、寫到叫聲,或由聲音再點出鳥名,毫無板滯之感。寫噌咳之聲,是先聞其聲,再寫徐而察之後的發現;寫窾坎鏜鞳之聲,先寫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竅”之狀,再寫其聲,描寫角度和順序都有不同,行文舒捲自如。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藝術特點
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餘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鍾”,僅以“餘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於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插在遊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總之,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後才寫其叫聲(“磔磔雲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後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後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出的,後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後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後發現山下“石穴罅”,後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後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2、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308-1312 3、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159-166賞析二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引《水經》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匯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說,說明釦石發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裡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裡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並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藉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餘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迴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餘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寫月夜考察遊石鐘山的經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遊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裡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後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於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裡是釋疑後輕鬆愉快的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絡,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餘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並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瞭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後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並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於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後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後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遊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並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遊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於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2、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308-1312 3、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159-166 4、陳振鵬 張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363-1367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全日制高階中學標準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三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04-105
2、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並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地寺僧,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餘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後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鍾而得名的,今人經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後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願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並不高大,但因位於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遊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鍾。由於山體是石灰岩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的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鍾。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發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音的岩石,或碳酸鹽再沉澱時形成的形態奇特的岩石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援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鍾。石鐘山下部山體,由於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鍾”的形象。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言現象
明末的詩人,生逢異族入侵之時,面臨國破家亡的嚴重威脅,凡有點民族感情的,都該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樣下筆成詩,如何抒情達意,卻也有高下之分。
懷古詩不同於詠史詩那樣歌詠史實或以詩論史,而是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的思想感情,即所謂“言近旨遠”。此詩前二句託物言志,以並刀夜鳴寫出報國的志向,後二句即景抒倩,從眼中所見易水實景,引出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全詩運思深沉,情懷激盪,蒼涼悲壯,可入司空圖《詩品》所言“悲概”一類。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豪邁之士為國盡忠的壯懷激烈的意志;後兩句與前兩句進行對比,感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全詩悲壯慷慨,蒼涼沉痛,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豪邁之士為國盡忠的壯懷激烈的意志。言志二句:“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志由物顯,報國的急切願望由並刀夜鳴來展現,雖壯懷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論,粗獷叫器。將懷古詠史緊密結合時事與胸中報國熱忱,是此詩最大的特色。詩人由易水想到古代的英雄荊軻,想到他慷慨赴死的壯舉,油然激起自己奮發向上的豪情鬥志。
後兩句與前兩句進行對比,感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抒情二句:“易水潺潺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情因景生,憂世憂時之情由所見易水景象引出。詩人借易水興感,顯然是為了說明那些統治者醉生夢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樂,早就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可憐”一詞,彷彿是為荊卿惋惜,其實,是為了抒發那種知音難覓、報國無門的憤懣。在荊軻活著的年代,對強敵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詩人卻只能用“可憐”來表達英雄失路的悲哀,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由易水故事,想到目前女真入侵,國家危機四伏,卻無英雄挺身救國,觸動胸中濃郁的懊喪與失望,從而產生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慨。
全詩悲壯慷慨,蒼涼沉痛,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這首詩懷古感今,明朗顯豁,語言流暢,把對現實政治的強烈抒情融於深沉的詠史之中,洋溢著磊落不平之氣。這種憂國憂民、悲壯憂鬱的詩格,正是晚明愛國詩作的主旋律。
參考資料:
1、李夢生註譯.,元明詩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第1版:第158頁 2、李寅生著.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 下冊: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03:第509頁寫作手法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寫鳥,或由鳥名寫到驚飛、寫到叫聲,或由聲音再點出鳥名,毫無板滯之感。寫噌咳之聲,是先聞其聲,再寫徐而察之後的發現;寫窾坎鏜鞳之聲,先寫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竅”之狀,再寫其聲,描寫角度和順序都有不同,行文舒捲自如。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二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引《水經》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匯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說,說明釦石發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裡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裡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並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藉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餘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迴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餘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寫月夜考察遊石鐘山的經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遊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裡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後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於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裡是釋疑後輕鬆愉快的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絡,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餘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並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瞭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後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並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於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後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後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遊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並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遊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於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79-184 2、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308-1312 3、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159-166 4、陳振鵬 張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363-1367文言現象
明末的詩人,生逢異族入侵之時,面臨國破家亡的嚴重威脅,凡有點民族感情的,都該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樣下筆成詩,如何抒情達意,卻也有高下之分。
懷古詩不同於詠史詩那樣歌詠史實或以詩論史,而是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的思想感情,即所謂“言近旨遠”。此詩前二句託物言志,以並刀夜鳴寫出報國的志向,後二句即景抒倩,從眼中所見易水實景,引出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全詩運思深沉,情懷激盪,蒼涼悲壯,可入司空圖《詩品》所言“悲概”一類。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豪邁之士為國盡忠的壯懷激烈的意志;後兩句與前兩句進行對比,感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全詩悲壯慷慨,蒼涼沉痛,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豪邁之士為國盡忠的壯懷激烈的意志。言志二句:“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志由物顯,報國的急切願望由並刀夜鳴來展現,雖壯懷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論,粗獷叫器。將懷古詠史緊密結合時事與胸中報國熱忱,是此詩最大的特色。詩人由易水想到古代的英雄荊軻,想到他慷慨赴死的壯舉,油然激起自己奮發向上的豪情鬥志。
後兩句與前兩句進行對比,感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抒情二句:“易水潺潺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情因景生,憂世憂時之情由所見易水景象引出。詩人借易水興感,顯然是為了說明那些統治者醉生夢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樂,早就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可憐”一詞,彷彿是為荊卿惋惜,其實,是為了抒發那種知音難覓、報國無門的憤懣。在荊軻活著的年代,對強敵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詩人卻只能用“可憐”來表達英雄失路的悲哀,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由易水故事,想到目前女真入侵,國家危機四伏,卻無英雄挺身救國,觸動胸中濃郁的懊喪與失望,從而產生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慨。
全詩悲壯慷慨,蒼涼沉痛,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這首詩懷古感今,明朗顯豁,語言流暢,把對現實政治的強烈抒情融於深沉的詠史之中,洋溢著磊落不平之氣。這種憂國憂民、悲壯憂鬱的詩格,正是晚明愛國詩作的主旋律。
參考資料:
1、李夢生註譯.,元明詩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第1版:第158頁 2、李寅生著.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 下冊: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03:第509頁-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