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墳貧女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梅堯臣

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餘人。自壤河至昆陽老牛陂,殭屍相繼。
汝墳貧家女,行哭音悽愴。
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
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龍鍾去攜杖。
勤勤囑四鄰,幸願相依傍。
適聞閭里歸,問訊疑猶強。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質無以託,橫屍無以葬。
生女不如男,雖存何所當!
拊膺呼蒼天,生死將奈向?

婦女 貧窮 命運

創作背景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襄城(今河南中部縣治)縣令,在汝河流域。當時西夏犯邊,朝廷下令徵集鄉兵。又值夏雨成災,河水暴漲。作者區區縣令,無力改變局面。做此詩與《田家語》同時。《詩經·周南》有《汝墳》篇,為亂世之辭,作者以之為題。   

參考資料:
1、趙祖堃等選注.宋詩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9頁

賞析二

  這首詩是描寫汝墳貧女哭訴朝廷的兵役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和痛苦。此詩所寫是有史實根據的,作者原注稱“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據與作者同時的司馬光《論義勇六割子》之《第一割子》說:“康定、慶曆之際,趙元吳叛亂……國家乏少正兵,遂籍陝西之民,三丁之內選一丁以為鄉弓手……閭里之間,惶擾愁怨……骨肉流離,田園蕩盡。”(見《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可以與此詩所寫互相印證。不同的是此詩以一個家庭的悲劇形象地反映這段歷史,龍鍾老人拄杖應徵,死在陰雨嚴寒之中,弱質貧女,無所依託,“拊膺呼蒼天,生死將奈向?”這種對生命絕望的呼喚,比歷史記載更生動、形象並深刻地揭露兵役的殘酷和罪惡。這便是這首詩歌所達到的藝術高度。

  這是一首敘事詩,開頭二句交代環境,引出人物。“汝墳”,指河南汝河岸邊。《詩經·周南》中有《汝墳》一首,詩中以婦女口吻說道:“魴魚額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朱熹《集註》認為是寫“汝墳之人”,“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事情竟如此之巧,歷史上最反動的紂王在這裡徵集徭役,宋仁宗也在這裡募集兵丁,詩人通過這一令人容易產生聯想的典型環境,便把這次徭役的性質告訴讀者。下面便同樣以婦女的口吻控訴徭役的罪惡——“行哭音悽愴”,真是高度的藝術概括!你看她一邊行走,一邊啼哭,那聲音多麼悽慘、悲愴!僅這一句造成的氣氛已籠罩全篇。

  從“自言有老父”以下,可分三個段落。這位女子只有一位老父相依為命,“孤獨無丁壯”一句很像北朝民歌《木蘭詩》所說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在交代了家庭成員以後,便說郡吏突然上門,把老父抓走。一個“暴”字寫出了郡吏凶惡的氣勢,而“縣官不敢抗”一句則是對“暴”字的補充,連縣官都不敢違抗,何況平民百姓呢。這裡的“縣官”,恐是詩人自指。“督遣”二句,幾乎使人聽到郡吏呵斥聲,他們凶神惡煞似的督促壯丁們離村,不準遲延,更不準停留。女子的老父雖已年邁龍鍾,步履維艱,還要拄著柺杖前往兵營。女兒見狀,於心不忍,便再三囑咐被抓去的鄰人,希望鄰人路上多多照顧老父。這“四鄰”二字,反映出被抓者之多,恐怕比歷史上所載的“三丁選一”還大大地超過。以上為第一段。過了一段時間,村子裡漸漸有人被放回,女子連忙去打聽,在她心目中,老父或許還能勉強支撐。“疑猶強”三字,寫人物的心理狀態極為貼切,這使人們想到在老父去後,她心中始終忐忑不安,疑信參半:一會兒擔心老父累倒了,一會兒又希望他能活著回來。由於經過這樣的鋪墊,下面“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便如晴天霹靂,震撼著這位女子的靈魂。啊,老父果然死了,在大雨嚴寒的時刻,在“殭屍相繼”的壤河道中!詩筆至此,達到了高潮。這是第二段。

  老父死了,只留下一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又能依靠誰呢?老父的屍體橫躺在壤河道中,又有誰給安葬呢?生者如此痛苦,死者如此悽慘,這是一幅慘絕人寰的圖景。面對如此現實,女子毫無辦法,只好自怨自艾:她恨自己身為女子,不能代父從軍,又不能為父營葬,雖然活著又能頂什麼用呢?最後她捶胸頓足,口呼蒼天,是生是死,莫知所從。“將奈向”,據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雲:“義猶雲奈何也。”如黃庭堅《歸田樂引》詞:“前歡算未已,奈向如今愁無計!”蓋為宋時俗語。此詩用這三字作結,頗符合詩家所說的“言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值得人們吟味和深思。這是第三段。

  此詩的特色在於敘事中帶有真摯的感情。作者雖是客觀地反映當時徭役帶給人民的苦難,但通過詩中人物之口抒發了父女之情、反對暴政之情,特別是最後一段寫老父橫屍道路,女兒欲葬不能而自己的命運又生死未卜,呼天搶地,感人至深。因此此詩又可稱之為“敘事抒情詩”。

  通覽全詩,值得驚歎的是詩人在創作上的勇氣。他把犀利的筆鋒直接指向宋朝的兵制,激烈地反對統治者所進行的戰爭。“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二句,頗值得人們深思。郡吏為何那樣凶暴?縣官為何不敢違抗?簡言之,是因為來頭很大。這不是在暗示上有朝廷撐腰麼?宋朝以詩歌譏切時政,往往是要受到處分的,蘇軾的“烏臺詩案”便是一例。比蘇軾略早的梅堯臣用比蘇軾激烈得多的詩篇,的確是十分難得的。

參考資料:

1、趙祖堃等選注.宋詩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9頁 2、聶石樵選注.宋代詩文選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08:第27頁 3、蕭滌非 劉乃昌主編.中國文學名篇鑑賞·詩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97頁

賞析

  詩裡通過汝河邊上一位貧家女子的悲愴控訴,描敘了一個由於徵集鄉乒,致使貧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時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難。和另一首《田家語》是作於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筆兩句入題:“汝墳貧家女,行哭聲悽愴。”這個詩題《汝墳貧女》定得很有意義,《詩經·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墳》詩,“汝墳”,指汝河堤岸邊上。那首詩,用一位婦女的口氣描寫亂世,說丈夫雖然供役在外,但父母離得很近,仍然有個依靠。這一篇取《汝墳》舊題,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來描敘,但這位婦女的遭遇卻更加悲慘。作者從她走著哭著的悽愴聲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訴說。詩從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將奈向”,全是貧女控訴的話語。這段話可分為三小段。第一小段由“自言有老父”,至“幸願相依傍”八句,訴說老父被迫應徵的情況。前四句訴說家中孤苦,沒有丁壯,老父年邁無依。郡吏徵集弓手,強迫老父應徵,縣官雖知實情,卻不敢違抗。後四句訴說老父被督遣上路,符令緊迫,不許稽留,老人只得拄著柺杖應役。在老父上路之時,貧女殷殷地囑託同行的鄉鄰,懇求他們照顧年邁的父親。按照當時詔書“三丁籍一”的規定,這家本不在徵集之內,但是官吏們取媚上司,多方蒐集丁口,以致超過兵役年齡的老人,也被搜尋入役。《田家語》詩中所寫的“搜素稚與艾,唯存跛無目”,與這裡所說的情況相同。

  第二小段由“適聞閭里歸”至“僵死壤河上”四句,訴說老父出征之後,隔了一段時日,閭里有人從戍所回來。貧女前來問訊,懷疑她父親還在勉強撐持,但回答的是她父親已在寒雨中僵凍而死,露屍在壤河邊上。

  第三小段由“弱質無以託”至結尾句“生死將奈向”六句,敘說老父死後,貧女弱質,孤苦無依,老父的屍體運到村裡,也無力安葬。只好捶胸痛哭,呼天搶地,悲痛自己是個女兒,不如男子,雖然活在世上,卻沒有什麼用,就連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如何了結。

  全詩語言質樸,字字悲辛,純用自訴口氣,真摯感人。詩裡寫的,僅僅是在兵役中被折磨而死的一個例項,但這個事例,是成千成百事例中的一個,很有代表性。它道出了當年兵役過濫,使人民遭受苦難的悲慘實況。詩的小序說:“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餘人,自壤河至昆陽老牛陂,殭屍相繼。”可見當時無辜的人民,未遭外患,先受內殃,所造成的社會悲劇是十分慘痛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譯文及註釋二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追憶洛中朋友和舊遊而作的。上片寫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曠達的襟懷。此詞直抒胸臆,表情達意真切感人,通過上下兩片的今昔對比,萌生對家國和人生的驚歎與感慨,韻味深遠綿長。

  上片憶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傑。用“憶”字開篇,直接了當把往事展開來。“午橋”是唐代白居易、劉禹錫、裴度吟詩唱和、舉杯相歡的地方。作者青年時期,追尋遺韻,仰慕前賢,在故鄉洛陽,與當時“豪英”一起,也在午橋宴飲聚會,把酒臨風。

  “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們在午橋暢飲,晚上圍坐在杏樹底下盡情地吹著悠揚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隨著流水靜悄悄地消失了。橋上歡歌笑語,橋下一片寧靜,以靜襯動。這三句寫景敘事,優美自然,它如同明淨澄澈的清水一樣。特別是“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兩句, “杏花”則點明在春天的夜晚,豪傑們撫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聲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樹林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輝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來的稀疏花影,與花影下吹奏出來的悠揚笛聲,組成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將作者那種充滿閒情雅興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出來。

  下片感懷。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後,曾遭謫貶;特別是靖康之變,北宋淪亡,他逃到南方,飽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痛苦。殘酷的現實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鮮明的對照,很自然會有一場惡夢的感觸。這兩旬概括了這段時間裡國家和個人的激劇變化的情況。這裡,作者以飽蘸著久歷艱難和劫後餘生的血淚的筆觸,寫下這感慨深沉的詩句,發人深思,啟人遐想。經歷了國破家亡,戰事連連之後,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傑們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

  接著寫道:“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閒登”句是說:我閒散無聊地登上小閣,觀看這雨後新晴的月色。這旬點題,寫明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心境。“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絡起來,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狀況從中得以再現。“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把國家興亡和人生的感慨都託之於漁唱,進一步表達作者內心寂寞悲涼的心情。古往今來的大事已經轉瞬即逝了,只有把它們編成歌兒的漁夫,還在那半夜三更裡低聲歌唱。這是低沉的感嘆,軟弱的呻吟,無能為力的自我表白。這種看破世情、迴避現實的消極態度,從側面顯示詩人對現實的極度不滿,這是亂世懷古傷今的主題。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遊樂來抒發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通過對舊遊生活的回憶,抒發了北宋亡國後深沉的感慨。寥寥幾筆,勾畫出來的自我形象相當豐滿。

參考資料:

1、藍光中 .歷代詩歌選讀下卷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 :108-109 .

創作背景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襄城(今河南中部縣治)縣令,在汝河流域。當時西夏犯邊,朝廷下令徵集鄉兵。又值夏雨成災,河水暴漲。作者區區縣令,無力改變局面。做此詩與《田家語》同時。《詩經·周南》有《汝墳》篇,為亂世之辭,作者以之為題。   

參考資料:
1、趙祖堃等選注.宋詩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9頁

賞析二

  這首詩是描寫汝墳貧女哭訴朝廷的兵役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和痛苦。此詩所寫是有史實根據的,作者原注稱“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據與作者同時的司馬光《論義勇六割子》之《第一割子》說:“康定、慶曆之際,趙元吳叛亂……國家乏少正兵,遂籍陝西之民,三丁之內選一丁以為鄉弓手……閭里之間,惶擾愁怨……骨肉流離,田園蕩盡。”(見《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可以與此詩所寫互相印證。不同的是此詩以一個家庭的悲劇形象地反映這段歷史,龍鍾老人拄杖應徵,死在陰雨嚴寒之中,弱質貧女,無所依託,“拊膺呼蒼天,生死將奈向?”這種對生命絕望的呼喚,比歷史記載更生動、形象並深刻地揭露兵役的殘酷和罪惡。這便是這首詩歌所達到的藝術高度。

  這是一首敘事詩,開頭二句交代環境,引出人物。“汝墳”,指河南汝河岸邊。《詩經·周南》中有《汝墳》一首,詩中以婦女口吻說道:“魴魚額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朱熹《集註》認為是寫“汝墳之人”,“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事情竟如此之巧,歷史上最反動的紂王在這裡徵集徭役,宋仁宗也在這裡募集兵丁,詩人通過這一令人容易產生聯想的典型環境,便把這次徭役的性質告訴讀者。下面便同樣以婦女的口吻控訴徭役的罪惡——“行哭音悽愴”,真是高度的藝術概括!你看她一邊行走,一邊啼哭,那聲音多麼悽慘、悲愴!僅這一句造成的氣氛已籠罩全篇。

  從“自言有老父”以下,可分三個段落。這位女子只有一位老父相依為命,“孤獨無丁壯”一句很像北朝民歌《木蘭詩》所說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在交代了家庭成員以後,便說郡吏突然上門,把老父抓走。一個“暴”字寫出了郡吏凶惡的氣勢,而“縣官不敢抗”一句則是對“暴”字的補充,連縣官都不敢違抗,何況平民百姓呢。這裡的“縣官”,恐是詩人自指。“督遣”二句,幾乎使人聽到郡吏呵斥聲,他們凶神惡煞似的督促壯丁們離村,不準遲延,更不準停留。女子的老父雖已年邁龍鍾,步履維艱,還要拄著柺杖前往兵營。女兒見狀,於心不忍,便再三囑咐被抓去的鄰人,希望鄰人路上多多照顧老父。這“四鄰”二字,反映出被抓者之多,恐怕比歷史上所載的“三丁選一”還大大地超過。以上為第一段。過了一段時間,村子裡漸漸有人被放回,女子連忙去打聽,在她心目中,老父或許還能勉強支撐。“疑猶強”三字,寫人物的心理狀態極為貼切,這使人們想到在老父去後,她心中始終忐忑不安,疑信參半:一會兒擔心老父累倒了,一會兒又希望他能活著回來。由於經過這樣的鋪墊,下面“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便如晴天霹靂,震撼著這位女子的靈魂。啊,老父果然死了,在大雨嚴寒的時刻,在“殭屍相繼”的壤河道中!詩筆至此,達到了高潮。這是第二段。

  老父死了,只留下一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又能依靠誰呢?老父的屍體橫躺在壤河道中,又有誰給安葬呢?生者如此痛苦,死者如此悽慘,這是一幅慘絕人寰的圖景。面對如此現實,女子毫無辦法,只好自怨自艾:她恨自己身為女子,不能代父從軍,又不能為父營葬,雖然活著又能頂什麼用呢?最後她捶胸頓足,口呼蒼天,是生是死,莫知所從。“將奈向”,據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雲:“義猶雲奈何也。”如黃庭堅《歸田樂引》詞:“前歡算未已,奈向如今愁無計!”蓋為宋時俗語。此詩用這三字作結,頗符合詩家所說的“言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值得人們吟味和深思。這是第三段。

  此詩的特色在於敘事中帶有真摯的感情。作者雖是客觀地反映當時徭役帶給人民的苦難,但通過詩中人物之口抒發了父女之情、反對暴政之情,特別是最後一段寫老父橫屍道路,女兒欲葬不能而自己的命運又生死未卜,呼天搶地,感人至深。因此此詩又可稱之為“敘事抒情詩”。

  通覽全詩,值得驚歎的是詩人在創作上的勇氣。他把犀利的筆鋒直接指向宋朝的兵制,激烈地反對統治者所進行的戰爭。“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二句,頗值得人們深思。郡吏為何那樣凶暴?縣官為何不敢違抗?簡言之,是因為來頭很大。這不是在暗示上有朝廷撐腰麼?宋朝以詩歌譏切時政,往往是要受到處分的,蘇軾的“烏臺詩案”便是一例。比蘇軾略早的梅堯臣用比蘇軾激烈得多的詩篇,的確是十分難得的。

參考資料:

1、趙祖堃等選注.宋詩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9頁 2、聶石樵選注.宋代詩文選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08:第27頁 3、蕭滌非 劉乃昌主編.中國文學名篇鑑賞·詩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97頁

賞析

  詩裡通過汝河邊上一位貧家女子的悲愴控訴,描敘了一個由於徵集鄉乒,致使貧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時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難。和另一首《田家語》是作於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筆兩句入題:“汝墳貧家女,行哭聲悽愴。”這個詩題《汝墳貧女》定得很有意義,《詩經·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墳》詩,“汝墳”,指汝河堤岸邊上。那首詩,用一位婦女的口氣描寫亂世,說丈夫雖然供役在外,但父母離得很近,仍然有個依靠。這一篇取《汝墳》舊題,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來描敘,但這位婦女的遭遇卻更加悲慘。作者從她走著哭著的悽愴聲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訴說。詩從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將奈向”,全是貧女控訴的話語。這段話可分為三小段。第一小段由“自言有老父”,至“幸願相依傍”八句,訴說老父被迫應徵的情況。前四句訴說家中孤苦,沒有丁壯,老父年邁無依。郡吏徵集弓手,強迫老父應徵,縣官雖知實情,卻不敢違抗。後四句訴說老父被督遣上路,符令緊迫,不許稽留,老人只得拄著柺杖應役。在老父上路之時,貧女殷殷地囑託同行的鄉鄰,懇求他們照顧年邁的父親。按照當時詔書“三丁籍一”的規定,這家本不在徵集之內,但是官吏們取媚上司,多方蒐集丁口,以致超過兵役年齡的老人,也被搜尋入役。《田家語》詩中所寫的“搜素稚與艾,唯存跛無目”,與這裡所說的情況相同。

  第二小段由“適聞閭里歸”至“僵死壤河上”四句,訴說老父出征之後,隔了一段時日,閭里有人從戍所回來。貧女前來問訊,懷疑她父親還在勉強撐持,但回答的是她父親已在寒雨中僵凍而死,露屍在壤河邊上。

  第三小段由“弱質無以託”至結尾句“生死將奈向”六句,敘說老父死後,貧女弱質,孤苦無依,老父的屍體運到村裡,也無力安葬。只好捶胸痛哭,呼天搶地,悲痛自己是個女兒,不如男子,雖然活在世上,卻沒有什麼用,就連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如何了結。

  全詩語言質樸,字字悲辛,純用自訴口氣,真摯感人。詩裡寫的,僅僅是在兵役中被折磨而死的一個例項,但這個事例,是成千成百事例中的一個,很有代表性。它道出了當年兵役過濫,使人民遭受苦難的悲慘實況。詩的小序說:“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餘人,自壤河至昆陽老牛陂,殭屍相繼。”可見當時無辜的人民,未遭外患,先受內殃,所造成的社會悲劇是十分慘痛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譯文及註釋二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追憶洛中朋友和舊遊而作的。上片寫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曠達的襟懷。此詞直抒胸臆,表情達意真切感人,通過上下兩片的今昔對比,萌生對家國和人生的驚歎與感慨,韻味深遠綿長。

  上片憶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傑。用“憶”字開篇,直接了當把往事展開來。“午橋”是唐代白居易、劉禹錫、裴度吟詩唱和、舉杯相歡的地方。作者青年時期,追尋遺韻,仰慕前賢,在故鄉洛陽,與當時“豪英”一起,也在午橋宴飲聚會,把酒臨風。

  “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們在午橋暢飲,晚上圍坐在杏樹底下盡情地吹著悠揚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隨著流水靜悄悄地消失了。橋上歡歌笑語,橋下一片寧靜,以靜襯動。這三句寫景敘事,優美自然,它如同明淨澄澈的清水一樣。特別是“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兩句, “杏花”則點明在春天的夜晚,豪傑們撫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聲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樹林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輝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來的稀疏花影,與花影下吹奏出來的悠揚笛聲,組成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將作者那種充滿閒情雅興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出來。

  下片感懷。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後,曾遭謫貶;特別是靖康之變,北宋淪亡,他逃到南方,飽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痛苦。殘酷的現實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鮮明的對照,很自然會有一場惡夢的感觸。這兩旬概括了這段時間裡國家和個人的激劇變化的情況。這裡,作者以飽蘸著久歷艱難和劫後餘生的血淚的筆觸,寫下這感慨深沉的詩句,發人深思,啟人遐想。經歷了國破家亡,戰事連連之後,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傑們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

  接著寫道:“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閒登”句是說:我閒散無聊地登上小閣,觀看這雨後新晴的月色。這旬點題,寫明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心境。“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絡起來,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狀況從中得以再現。“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把國家興亡和人生的感慨都託之於漁唱,進一步表達作者內心寂寞悲涼的心情。古往今來的大事已經轉瞬即逝了,只有把它們編成歌兒的漁夫,還在那半夜三更裡低聲歌唱。這是低沉的感嘆,軟弱的呻吟,無能為力的自我表白。這種看破世情、迴避現實的消極態度,從側面顯示詩人對現實的極度不滿,這是亂世懷古傷今的主題。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遊樂來抒發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通過對舊遊生活的回憶,抒發了北宋亡國後深沉的感慨。寥寥幾筆,勾畫出來的自我形象相當豐滿。

參考資料:

1、藍光中 .歷代詩歌選讀下卷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 :108-109 .

詩人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