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原文賞析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譯文
譯文
我在絲綸閣值班,沒什麼文章可寫,周圍一片寂靜只聽到鐘鼓樓上刻漏的滴水聲,時間過得太慢了。
在這黃昏的寂寞中,我一個人孤獨地坐著,誰來和我作伴呢?惟獨紫薇花和我這個紫微郎寂然相對。
註釋
紫薇花:落葉亞喬木,夏季開紅紫色的花,秋天花謝。
絲綸閣:指替皇帝撰擬詔書的閣樓。
刻漏:古時用來滴水計時的器物。
紫微郎:唐代官名,指中書舍人,因中書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為義,故稱。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40
2、喬萬民.千家詩·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63
3、李希南.白居易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202-203
賞析
這首詩中所寫的絲綸閣、鐘鼓樓,既表現了宮廷的特色,也指出了詩人“獨坐”的原因是正在宮中值班。黃昏的皇宮是一個寂靜的世界,令人感到沉悶而百無聊賴,彷彿時間的流逝也變得緩慢。但是按照規矩,值班的官員不能四下走動,這更將詩人困在了一個相對侷促的環境裡。在詩中所描繪的這一天,詩人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公務,只有看看鮮花,聽聽刻漏聲,打發著這空虛無聊的時光,等待著“下班”時間的到來。在這首詩中,詩人隱約地表達出了對自己所從事的枯燥工作的失望,並通過對宮廷環境的描寫,影射了當時沉悶的政治氣氛,進而表達了對此的不滿。
“獨坐黃昏誰為伴,紫薇花對紫微郎”的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詩人通過這樣不乏幽默的語言,對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諷了宮廷生活的空虛無聊。一個“對”字,描繪出了詩人與花“相看兩不厭”的情景,將詩人獨自一人、無人相伴的情景烘托得更加生動,也將詩人閒坐無所事事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傳神,使詩句更有情趣,充分地展現了詩人遣詞造句的功力。
全詩描寫詩人當值絲綸閣,因無事閒坐而覺得刻漏聲長,因寂寞無伴而端詳紫薇花,又因端詳紫薇花而感到更加寂寞,字句淺白、敘事清晰、說理明白,這正是白詩最大的特點。
如果將這首詩與周必大的《入直召對選德殿賜茶而退》、洪諮夔的《直玉堂作》加以比較就會發現,都寫了宮禁的靜穆以襯托皇宮的莊嚴,都寫了紫薇花以突出翰林院、中書省的工作性質,都表達了幾分得意之情,以顯示受到皇帝的恩寵是很榮耀的事。則此類詩的寫作缺乏創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40 2、李希南.白居易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202-203創作背景
這首詩一題《直中書省》。“中書省”是朝廷處理政務,代皇帝擬訂詔令的機構。因為省中多植紫薇,曾改名為紫薇省。白居易於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十月任中書舍人,長慶二年(822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此詩當作於長慶二年中白居易在中書舍人任上紫薇花開的日子。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40
2、李希南.白居易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202-203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