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龕龍集並序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蓮宇最高處,青蘿隱丹梯。鐘鳴海色動,四壁聞天雞。

簝竹蒼梧野翠分,石林陰洞未歸雲。香爐峰小開窗見,水樂聲寒隔坐聞。

迴風颯颯吹鬆栝,落日澄潭見毫髮。龍眠水底呼不醒,千歲寒漦雨苔滑。

而我發遐想,興來隨所之。緣雲踏鳥道,披荒上天池。

天池色映黃姑水,手接飛藤洗雙耳,鬼谷仙源杳靄間,雁蕩天台只如此。

望海亭中載酒來,石楠花氣拂金盃。葛衣醉倒翻經榻,紗帽狂歌施食臺。

龍龕法似心無垢,宴坐禪扉說空有。玄度難酬支遁詞,鑿齒曾於道安厚。

浮樑少尹欲朝天,群從相看惜別筵。遙想五雲雙闕下。

時時飛夢繞林泉。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