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原文賞析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出自湯谷,次於濛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裡?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何闔而晦?何開而明?
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
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鴟龜曳銜,鯀何聽焉?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
纂就前緒,遂成考功。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
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河海應龍?何盡何歷?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康回馮怒,墬何故以東南傾?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崑崙懸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裡?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西北闢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焉有虯龍,負熊以遊?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長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華安居?
靈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鯪魚何所?鬿堆焉處?
羿焉彃日?烏焉解羽?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臺桑?
閔妃匹合,厥身是繼。
胡維嗜不同味,而快鼂飽?
啟代益作後,卒然離蠥。
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
皆歸射鞫,而無害厥躬。
何後益作革,而禹播降?
啟棘賓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窮西征,巖何越焉?
化而為黃熊,巫何活焉?
鹹播秬黍,莆雚是營。
何由並投,而鯀疾修盈?
白蜺嬰茀,胡為此堂?
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
天式從橫,陽離爰死。
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
蓱號起雨,何以興之?
撰體協脅,鹿何膺之?
鰲戴山抃,何以安之?
釋舟陵行,何之遷之?
惟澆在戶,何求於嫂?
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
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告,二女何親?
厥萌在初,何所億焉?
璜臺十成,誰所極焉?
登立為帝,孰道尚之?
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終然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敗?
吳獲迄古,南嶽是止。
孰期去斯,得兩男子?
緣鵠飾玉,后帝是饗。
何承謀夏桀,終以滅喪?
帝乃降觀,下逢伊摯。
何條放致罰,而黎服大說?
簡狄在臺,嚳何宜?
玄鳥致貽,女何喜?
該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終弊於有扈,牧夫牛羊?
幹協時舞,何以懷之?
平脅曼膚,何以肥之?
有扈牧豎,云何而逢?
擊床先出,其命何從?
恆秉季德,焉得夫樸牛?
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昏微循跡,有狄不寧。
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眩弟並淫,危害厥兄。
何變化以作詐,而後嗣逢長?
成湯東巡,有莘爰極。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濱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惡之,媵有莘之婦?
湯出重泉,夫何辠尤?
不勝心伐帝,夫誰使挑之?
會朝爭盟,何踐吾期?
蒼鳥群飛,孰使萃之?
列擊紂躬,叔旦不嘉。
何親揆發足,周之命以諮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爭遣伐器,何以行之?
並驅擊翼,何以將之?
昭後成遊,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為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於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側,何罰何佑?
齊桓九會,卒然身殺。
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
何惡輔弼,讒諂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
雷開阿順,而賜封之?
何聖人之一德,卒其異方?
梅伯受醢,箕子詳狂?
稷維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於冰上,鳥何燠之?
何馮弓挾矢,殊能將之?
既驚帝切激,何逢長之?
伯昌號衰,秉鞭作牧。
何令徹彼岐社,命有殷國?
遷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婦,何所譏?
受賜茲醢,西伯上告。
何親就上帝罰,殷之命以不救?
師望在肆,昌何識?
鼓刀揚聲,後何喜?
武發殺殷,何所悒?
載屍集戰,何所急?
伯林雉經,維其何故?
何感天抑墬,夫誰畏懼?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湯臣摯,後茲承輔。
何卒官湯,尊食宗緒?
勳闔夢生,少離散亡。
何壯武歷,能流厥嚴?
彭鏗斟雉,帝何饗?
受壽永多,夫何久長?
中央共牧,後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驚女采薇,鹿何佑?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兩,卒無祿?
薄暮雷電,歸何憂?
厥嚴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處,爰何雲?
荊勳作師,夫何長?
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吳光爭國,久餘是勝。
何環穿自閭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長。
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賞析二
《天問》是屈原的代表作,該作層層設問,用提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取向,情理交融,聲情並茂,宛若夢筆生花,令人讀來興趣盎然,絕無枯燥之感。因此,清代學者劉獻庭在《離騷經講錄》中贊其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盤花歌》,布依族民間歌曲,通常以四季、十二月為序,青年男女以花寓情,內容以花為核心,相互盤問種花的過程和經驗,涉及各種生產、生活知識,流行在貴州惠水一帶。苗族民間歌曲,借花盤問,或以花比喻對方,兩句為一段,三段成一首,流行在貴州望謨一帶。
那麼,楚國廟堂裡真的有壁畫嗎?答案是肯定的。人類開始繪畫的歷史目前已經追溯到數萬年前,我們有理由相信,凡是能夠畫上圖案的材質,當初人們都曾經嘗試過,並由此而形成了種類繁多的繪畫品種。例如人體畫、服飾畫、陶器畫、木器畫、石器畫、金屬器畫、皮畫、帛畫、紙畫(畫面尺寸相對較小),以及巖畫、地畫和壁畫(畫面尺寸相對比較大)。
一般來說,古代繪畫內容,一是為了宗教或巫術目的,二是為了記述歷史,三是為了傳播知識。例如,我國畲族有一種古老的歌舞,名叫功德舞,亦稱祭祖舞。每年農曆正月初八祭祖,每三年舉族大祭祖,以及喪葬儀式,都要由年長者主持,請師公(巫師)和祭祖者(喪葬儀式為八人),在祖先畫像前,唱祭祀歌,跳錶現祖先功德的舞蹈,眾人隨之共舞。祖先畫像又稱祖圖,通常為長卷式,繪畫內容為本民族起源與遷徙的傳說。
我國巖畫分佈地域非常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內蒙古的陰山岩畫,寧夏的桌子山岩畫和賀蘭山岩畫,江蘇連雲港的將軍崖巖畫,以及西北地區(新疆、甘肅、青海)巖畫、西南地區(西藏、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巖畫和福建臺灣巖畫,此外牡丹江亦發現有巖畫。多少令人有些奇怪的是,在文明發達甚早的中原地區(包括河北省、河南省、陝西省、山西省、山東省、安徽省、湖北省)的太行山、呂梁山、秦嶺、熊耳山、伏牛山、泰山、大巴山、荊山、大別山等山脈卻幾乎不見有過什麼樣的巖畫(吉林、遼寧、湖南、江西、浙江、廣東、海南亦未發現巖畫)。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這裡的人們很早就發展了地畫、壁畫等藝術形式,因此也就不需要在巖壁上繪畫了。
在我國,地畫和壁畫(包括牆壁、天花板)是兩種相當古老的繪畫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夏時期(通常所謂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地畫首次發現於1982年10月,當時考古工作者在甘肅省秦安王營大地灣文化遺址發掘中,在一處房屋居住面上方發現一幅用碳黑顏料繪製的地畫,畫面範圍東西長1·2米,南北寬1·1米,圖案為舞人和陳牲,現存畫面有兩個人物像,畫像人物高約33釐米、寬約14釐米,狀似一男一女翩翩起舞,繪畫時間距今已有5000多。陝西省綏德小官道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前),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後室的中央部位的地面上,也發現一幅黑紅色裝飾畫,現存的橢圓形圖飾,東西寬1·3米,南北長1·5米。此外,我國先民還創造有地面擺塑畫,用貝殼或石塊擺塑成動物、人物或星座等圖案,例如著名的河南省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距今6000多年前)的墓葬裡出土有貝殼擺塑成的龍虎圖案畫、虎背臥鹿畫、龍頭蜘蛛畫、人騎龍背畫,它們也可以歸入地面畫。
我國壁畫最早見於5000多年前的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在出土的牆壁殘塊表面繪有幾何形紋圖案畫,系赭紅間黃白色交錯三角形圖案。遺憾的是,由於我國古代建築絕大多數都是土木結構,難以持久存在;因此,隨著古代建築物的坍塌,建築物內的壁畫也隨之煙消雲散,了無蹤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古人不曾在廟堂裡、墓室內廣泛地繪製過壁畫。
丁晏在《天問箋·自序》中指出:“何以知其呵壁也?壁之有畫,漢世猶然。漢魯殿石壁,及文翁《禮殿圖》,皆有先賢畫像。武樑祠堂有伏戲、祝誦、夏桀諸人像。”事實上,許多典籍都記載有古代壁畫,《漢書·霍光傳》提到周公負成王圖,《漢書·成帝紀》記有:“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應劭注:“畫堂畫九子母。”《漢書·敘傳》稱:“時乘輿幄坐張畫屏風,畫紂醉踞妲己作長夜之樂。”《文選》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雲:“圖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寫載其狀,託之丹青。”
《太平廣記》卷210引《王子年拾遺記》:“秦有烈裔者,騫霄國人,秦皇帝時,本國進之。口含丹墨,噴壁以成龍獸。以指歷地,如繩界之。轉手方圓,皆成規度。方寸內有五嶽四讀,列國備焉。善畫龍鳳,軒軒然惟恐飛去。”這是目前能夠見到的,有關繪製壁畫的有名有姓的畫家的最早記錄。
有必要指出的是,《天問》的內容與《山海經》有許多相近相合的地方。《山海經》是由帝禹時代的《五藏山經》、夏代的《海外四經》、商代的《大荒四經》和周代的《海內五經》合輯而成的,相傳《山海經》原本有圖,如其不謬,那麼《山海經圖》也有可能曾經被繪製在上述歷史朝代的廟堂牆壁上(常見的說法是,山海經圖被鑄造在九鼎上)。屈原創作《天問》長詩的時間,沒有留下記載。從作品內容和作者流露的情感來看,當在創作《離騷》、《九歌》、《招魂》之後。這是因為,《天問》既沒有像《離騷》那樣娓娓道來,也沒有像《九歌》那樣全身心的敬天娛神,而是對天意對人事咄咄發問;顯然,當詩人有了《天問》所傳達的精神和認識之後,是不可能再寫出《離騷》和《九歌》那樣的作品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天問》為屈原所作。屈原被逐,心中憂愁憔悴。彷徨於川澤之間,遊蕩在平原丘陵之上。四下游覽之後,身體疲憊,於壁畫下修養精神,抬頭正看到所繪圖案,於是在牆壁上書寫了文字,以抒發心中的憤懣之情。
參考資料:
1、(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註;夏劍欽校點.《楚辭章句補註·楚辭集註》:嶽麓書社,2013.01:第83頁
藝術特色
《天問》藝術上的獨創,在中國詩歌史上絕無僅有,這首先表現為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熱烈的情感相結合。《天問》全詩都由問句組成,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歷史、社會的深思熟慮後的見解、質疑,極富哲理,但它同時是一篇滿含激情的文學作品,是一首激人情志、感人肺腑的長詩。其次,《天問》通過眾多疑問詞和虛詞的運用,不同句式的變化,使全詩錯落有致、疾徐相間,獨具風采。句式、問式的錯綜變化,加上豐富的感情色彩,構成了全詩雄肆活脫、窮極幽渺的風格,取得了奇氣襲人的效果。
《天問》是一篇充滿強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沉的文學情思的經典詩作。郭沫若先生稱:“其實《天問》這篇要算空前絕後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研究》)有學者講,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學術思想,可謂切中了屈原那蓬勃湧動的理性思想的脈搏。可以說《天問》一篇,是屈原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總體認識的總結與昇華的一種藝術再現,在那個時代,已不啻構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還有學者提出,《天問》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國巫史文獻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一部文學作品,這一點從它涉獵廣泛的170餘個問題上,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證的。
《楚辭》篇名。屈原作。關於“天問”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這是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是,即自夏殷以來,天被視作萬物之主,是統攝萬類群生的,一切高遠神異不可知之事,都可用“天”來統稱,所以有關萬事萬物的疑問,也可以統稱為“天問”。關於《天問》的寫作背景和緣由,王逸《楚辭章句》說是屈原被放逐後,憂心愁慘,彷徨山澤,他走進楚國的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畫有天地、山川、神靈、古代賢聖、怪物等故事,於是當場題辭,寫下此篇,用以排解憤懣、舒瀉愁思。此說不一定可靠。至於《天問》的寫作時間,也不一定如王逸所說在頃襄王之世屈原被放逐以後,也有可能作於懷王之時。
《天問》的內容異常豐富,問及天、地、人之事,表達了作者對宇宙、人生、歷史、乃至神話傳說的看法。全詩凡374句,提出了172個問題(統計標準不一,一說116問)。由於存在錯簡或脫漏等情況,其中有一些文理不順的現象。但總的看來,還是有序可循的。王夫之曾經指出:“篇內事雖雜舉,而自天地山川,次及人事,追述往古,終於以楚先,未嘗無次序存焉。”(《楚辭通釋》)自篇首至“曜靈安藏”,以天事為主,雜以與天事有關的神話;自“不任汨鴻”至“烏焉解羽”,以地事為主,包括鯀禹治水傳說;自“禹之力獻功”至篇末,都是史事,夏代事最詳,最後以楚國事為主,憂國情緒在這部分裡頗為明顯,但從文氣上看似乎未完,恐是脫漏所致。全詩表現了作者淵博的學識、深沉的思考和豐富的想象,反映了他大膽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其中述及天體及歷史傳說,多為先秦時期的齊、魯、三晉北方中原地區產生的諸書所不道,可能出於楚國所傳舊史,即《□杌》及左史倚相所傳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等典籍。《天問》圖明代蕭雲從作。
《天問》在語言運用上與《楚辭》的其他篇章不盡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沒有“些”、“只”之類的語尾助詞。句式以四言為主,間雜以三、五、六、七言,大致上四句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有一句一問、二句一問、三句一問、四句一問等多種形式,又用“何”、“胡”、“焉”、“幾”、“誰”、“孰”、“安”等疑問詞交替變化,因而儘管通篇發問,讀來卻圓轉活脫而不呆板,參差錯落而有風致。所以前人評論說:“或長言,或短言,或錯綜,或對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數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險,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諸法備盡,可謂極文章之變態。”(俞樾《評點楚辭》引孫語)這構成了《天問》獨特的藝術風格。
此外《天問》也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著作。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寫作特點
第一部分是對自然結構提出問題,自首句“曰遂古之初”,至“烏焉解羽”,共計112句,69個問題。首先對宇宙起源、天體結構和日月星辰執行發問(44句,27問),接下來對大地結構和鯀禹治水、羿射十日等事件發問(68句,42問)。
第二部分是對社會歷史提出問題,自“禹之力獻功”,至“卒無祿”,共計244句,96個問題。首先從禹的婚姻問起,對夏代的歷史發出一系列問題(64句,22問),接下來對商代歷史(涉及女媧、堯、舜和吳國的歷史故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76句,29問),然後對周代歷史直至春秋戰國若干事件提出一系列問題(104句,45問)。
第三部分是尾聲,自“薄暮雷電”,至“忠名彌彰”,共計17句,8個問題,內容主要是聯絡自己的遭遇,闡述屈原個人的感慨。
有必要說明的是,從目前的《天問》版本來看,同一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故事,往往分散出現在詩篇的不同段落裡,這就表明《天問》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可能發生過錯簡,也可能丟失了一些文字。為了方便有興趣的讀者深入瞭解這個問題,作者特意將調整後前後次序的《天問(修訂本)》附錄在後,以供對比查閱。
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屈原都在思考什麼樣的問題?而且還能夠了解到他思考問題的深度達到了什麼樣的層次?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困難,也更偉大,因此也就更需要智慧。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非常發達和先進,例如中國人最早開始使用火,最先發明養蠶繅絲技術,最先發現磁性現象,最早進行大規模的地理考察活動,等等。其中,被古代典籍記錄下來的周代以前(包括周代早期)的重大科學技術成果,主要有《尚書·堯典》的天文曆法物候學,《尚書·禹貢》的經濟地理學,《尚書·洪範》的物質結構五行學說,《山海經》的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物產地理學,以及《周易》的數理符號學,等等。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學術界的思想異常活躍,諸子百家紛紛提出了各自新的學說。其中有代表性的學說包括,《老子》提出的宇宙物質起源學(有生於無),《墨子》進行的光學(小孔成像原理)、機械學研究,《莊子·天下》記載的各派學說(涉及到物質的微觀結構和巨集觀結構等多方面的數理邏輯思辨課題,諸如原子論、相對論、運動論、多維空間論等等,可惜各學派學者的原著已經失傳),《計倪子》記載的氣候經濟學(根據木星12年繞太陽一週所引起的降雨量週期變化,提前準備開展相應的經濟貿易活動),以及《屍子》記述的平面幾何、測量學,《列子·湯問》等篇關於天地結構、宇宙萬物、遠方異國的種種思考和憂慮(杞人憂天),等等。
對比之下,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與春秋戰國其它學者相比,有著許多新的內容和特點;其中有些思考,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著現實的價值。
1 、提出了資訊傳輸問題:“遂古之初,誰傳道之”?沒有人類的時候,天地形成的資訊是如何傳輸的呢?這個問題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2 、提出了認識論的問題:“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人的思維是一種建立在符號體系上的思維,而符號只能描述具體的有形的事物,難以描述無形的事物,而這正是人類認識宇宙起源的一個重大障礙。
3 、關於九天,王逸在《楚辭章句》解釋為:“九天,東方昊天,東南方陽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東北方變天,中央鈞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疑似銀河落九天”中的“九天”就應取此解。《呂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不過,這種解釋並不符合屈原所說的天有九重。
事實上,我國古人很早就產生了天有九層的觀念,但是最早見諸於文字的是《天問》的“圓則九重,孰營度之”、“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這裡涉及到宇宙的空間深度和天上物體彼此之間的距離問題,從視覺直觀的角度來說,古人所說的九重天大體可以分為如下九個層次:距離大地最近的是雲霧雷電(我國古代經常把氣象歸入天文現象),然後是月亮,接下來是內行星(水星、金星,它們能夠出現在太陽之前,形成凌日現象,表明它們比太陽近)、太陽、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彗星、亮的恆星、暗的恆星,最遙遠的是模糊的星雲。
需要說明的是,我國古代天文學非常發達,七八千年前就能夠根據四顆恆星判斷四季(堯典四星),4000年前就已經測定出木星12年繞太陽運轉一週,最早的日食記錄、太陽黑子記錄、哈雷彗星記錄,以及最早的星表(戰國時代甘德、石申編制)都出現在中國。
《天問》涉及的地理知識和地理範圍,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內容。其一,“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這裡涉及到地球赤道直徑與兩極直徑的長短問題,以及大地的曲率問題,表明當時人們已經有了大地是球體的觀念。其二,“日安不到?燭龍何照?”這實際上描述的是極地(對我國來說是北極)地區每年有半年時間沒有陽光照射的現象。其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這可能是我國古代有關南半球情況的最早記錄。
有趣的是,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唯獨屈原的著作出現了許多與《山海經》相同的內容,例如燭龍的故事、巴蛇吞象的故事等;這或許可以表明,自從王子朝攜周室典籍奔楚之後,只有楚國的大臣才有機會讀到《山海經》。
《天問》涉及的歷史內容,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學者都贊成郭沫若的觀點,即凡是《天問》出現的內容,都可相信是先秦的真實資料。
姜亮夫在《屈原賦校注》、《楚辭今繹講錄》等書中認為,《天問》講夏代歷史二十多條,商代歷史十二三條,周代歷史八九條,尤詳於禹啟夏初;因為楚是夏的後代,夏起自西北,後分兩支,一支沿黃河東下,至今日西安、鄭州一帶,即周;另一支沿漢水南下,是為楚國;屈原心目的舊鄉,即老家是在崑崙;楚國典籍《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失傳後,北儒所記歷史便成了正統。
此言或不無道理,關於楚是夏的後代,可以補充的內容是,鯀死後化為熊,禹治水開山時亦曾化為熊,而楚的先祖則多以“熊”為名,表明他們都是以熊為圖騰的民族部落,並源自黃帝部落聯盟中的有熊氏。需要說明的是,所謂楚國典籍《三墳》等,原本屬於周王室收藏的歷代典籍,於公元前516年被王子朝攜帶到楚國後,北方學者便沒有機會讀到它們了。此外,姜亮夫對《天問》有關歷史朝代的統計數字,不知有何依據和標準。
當然,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屈原沒有提出的歷史問題意味著什麼?例如,《天問》裡沒有對炎帝、黃帝、太昊、少昊、顓頊的故事提出問題。顯然,這表明屈原對歷史問題是有所選擇和取捨的。其中,太昊是楚國祭祀歌舞《九歌》的主神東皇太一,顓頊是楚人的先祖,屈原不對它們提出疑問,應當是出於尊重的考慮。由於少昊是巴人的先祖,而屈原出身於巴人家庭,因此不對少昊提出疑問,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屈原為什麼沒有對炎帝、黃帝的事蹟置一詞發一問?這多少讓人有些不解。這是因為,屈原已經追問到人類的起源“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並談到了先夏時期的堯、舜、嚳、簡狄、后稷、彭祖的故事,也提到了崑崙山,然而就是不提炎帝、黃帝,而且在屈原的其它作品裡也沒有提到炎黃二帝(《遠遊》提到軒轅、太昊、炎神,但是《遠遊》並非屈原的作品,而是漢代人所作)。或許,屈原認可的歷史,取自《尚書》,而《尚書》就是以堯、舜時代為歷史的開篇。
我們知道,屈原對歷史問題的關注,其核心的疑問在於“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意思是,上天既然授命一個君王治理天下,為什麼又要用別人取代他?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楚國君王受命管理楚國這片土地,已經有許多年了,難道現在是皇天要讓別人(秦國)來取代楚王了嗎?
因此,屈原在《天問》的尾聲,盡乎絕望地說:“厥嚴不逢,帝何求?!”意思是,楚國的江河日下已經難以挽回了,我對上天還能再要求什麼呢?也就是說,屈原對祭祀巫術在保佑楚國的作用問題上,已經徹底地喪失了信心。
有鑑於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楚頃襄王兄弟在讀到《天問》後,會如此地震怒,一定要把屈原放逐江南而後快。這是因為,屈原作為楚國的主祭師(相當於西方的大主教),如果他的宗教信仰產生了動搖,顯然會嚴重威脅到楚頃襄王的統治權的,因此也就不能再繼續擔任三閭大夫之職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巫風甚濃的楚國,首先覺悟到巫術不能挽救楚國的不是別人,而正是巫師出身並長期擔任楚國主祭師的屈原。在這種情況下,屈原撰寫《天問》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發洩個人的疑問,而是為了教育楚國的君臣“悟過改更”,放棄單純依賴巫術的心理,改變任人唯親的現象,重新走上革新政治、變法圖強之路。
不幸的是,屈原的良苦用心,並沒有得到楚國君臣的理解,反而因言獲罪,受到了更殘酷的打擊,屈原被徹底剝奪了參與國政的權力和機會,並被迫長期離開了郢都,從此踏上流浪沅湘之間的悽風苦雨之途。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天問》是屈原楚辭中的一篇“奇”文:說它奇,不僅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同於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是從作品的構思到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的“奇”——奇絕的內容顯示出其驚人的藝術才華,表現出詩人非凡的學識和超卓的想像力!
《天問》是屈原思想學說的集粹,所問都是上古傳說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永珍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凶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說”,他似乎是要求得一個解答,找出一個因果。而這些問題也都是春秋戰國以來的許多學人所探究的問題,在諸子百家的文章裡,幾乎都已討論到。屈子的《天問》則以惝恍迷離的文句,用疑問的語氣說出來以成此鉅制,這就是屈子所以為詩人而不是“諸子”的緣由。《天問》的天,頗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與道家的“道”字,《易經》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這些“法象”的名詞,屈原為楚之宗室重臣,有豐富的學識和經歷,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頗有整齊百家、是正雜說之意,《天問》的光輝和價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現於讀者面前了!
從全詩的結構及內容來看,全詩373句1560字,是一首以四字句為基本格式的長詩,對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許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一說一百五十多個)問題,這些問題有許多是在他那個時代尚未解決而他又懷疑的,也有明知故問的,對許多歷史問題的提問,往往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見解和對歷史的總結、褒貶;對自然所提的問題,表現的是作者對宇宙的探索精神,對傳說的懷疑,從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時代人進步的宇宙觀、認識論。《天問》以新奇的藝術手法表現精深的內容,使之成為世界文庫中絕無僅有的奇作。
全詩總體看來大致可分兩大部分。每部分又可分為若干小節。
從篇首至“曜靈安藏”,這部分屈子問的是天,宇宙生成是萬事萬物的先決,這便成了屈原問難之始,其中從“遂古之初”至“何以識之”問的是天體的情況,“明明暗暗”四句講宇宙陰陽變化的現象。第二小節自“圜則九重”到“曜靈安藏”則是對日月星辰提問:它們何以不會墜落?太陽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陰晴圓缺?以及有關日月的一些傳說的疑問。從“不任汩鴻”起問的地事,從禹治水過渡到“何氣通焉”說的是古傳說中關於地球的一些情況,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則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現象發問。第三節從“焉有石林”到“烏焉解羽”一節多為二句一問,都是當時民間傳說中的怪事。
以上《天問》的第一大部分,大體是就自然界的事物發問,並聯想到與自然有關的一些神話與歷史傳說,文章富有變化,聯想豐富而有情致,除少數可能有錯簡外(如“河海應龍”二句或為錯簡,或有失誤),不能以後人習慣的文章結構之法去看它,而認為是“與上下文不屬”,雜亂而無章法。
從“禹之力獻功”起,對大量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與史實提出了問題,這些各種各樣的人事問題構成了《天問》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鯀、禹、共工、后羿、啟、浞、簡狄、后稷、伊尹……,屈子對這些傳說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許多問題,在對這些人與神的傳說的懷疑中,往往表現著詩人的情感、愛憎。尤其是關於鯀禹的傳說,表現了作者極大的不平之情,他對鯀治水有大功而遭極刑深表同情,在他看來,鯀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認為的是治水失敗之故,而是由於他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這種“問”,實際上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在政治鬥爭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憤懣,《天問》的思想光輝就應當是這樣來理解的。
自“天命反側”起則進一步涉及商周以後的歷史故事和人物諸如舜、桀、湯、紂、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師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齊桓公、吳王闔廬、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問題,充分表現了作者對歷史政治的正邪、善惡、成敗、興亡的看法,這些敘述可以看成是這位“博聞強志”的大詩人對歷史的總結,比《離騷》更進一步、更直截了當地闡明瞭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對楚國政治現實的抨擊,也是希望君主能舉賢任能,接受歷史教訓,重新治理好國家的一種變幻了的表現手法。
《天問》的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是以四字為句,以問的形式從一個問題聯想到另一個問題。細細讀去還是可以理清脈絡,弄明主腦的。《天問》在語言運用上與屈賦的其他篇章不盡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沒“些”、“只”之類的語尾助詞。句式以四言為主,間雜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為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有一句一問、二句一問、三句一問、四句一問等多種形式。又用“何”、“胡”、“焉”、“幾”、“誰”、“孰”、“安”等疑問詞交替使用,富於變化,因而儘管通篇發問,讀來卻圓轉活脫而不呆板,參差錯落而有風致,所以前人評淪說:“或長言,或短語,或錯綜,或對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數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險,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諸法備盡,可謂極文章之變態。”(俞樾《評點楚辭》引孫鑛語)這構成了《天問》獨特的藝術風格,當然它表現的是屈原的學術思想,問的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因此在修辭手法上,自然沒有像《離騷》、《九歌》、《九章》那樣綺麗而富於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賀裳《騷筏》所評“其詞與意,雖不如諸篇之曲折變化,自然是宇宙間一種奇文”。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楚辭名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04:第114~118頁 2、姜亮夫 郭維森等撰寫.《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807頁譯文及註釋二
《詠柳》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鞏。曾鞏少即見長於文章,他的文風,雍容平易,不露鋒芒,而曲盡事理。他的一些詠物詩寓意很深,如這首《詠柳》,就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藉以諷刺邪惡勢力。
詩的前兩句是說:當春天剛到來的時候,零亂的柳條還沒來得及轉變為淺淡的青黃色,它就倚仗著東風吹拂而飄忽搖擺,氣勢更加猖狂。詩剛開頭即語帶嘲諷、蔑視,它描寫“亂條”如何倚仗權勢,張牙舞爪,逞性妄為,實際上是在為全詩主旨作準備,亦即古人所謂“蓄勢”。
蓄足了氣勢,則必然有力地得出顛撲不破的結論,於是後兩句水到渠成,警語立出:那些柳條只會使柳絮飛上半天,企圖遮蔽日月的光輝,卻不知秋季來臨,天地間還將有一場又一場的嚴寒霜凍,到那時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為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它對那些得志一時的小人提出了嚴正的警告,振聾發聵,促人警醒。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參考資料:
1、姚學賢.讀兩首《詠柳》詩.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P10賞析二
《天問》是屈原的代表作,該作層層設問,用提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取向,情理交融,聲情並茂,宛若夢筆生花,令人讀來興趣盎然,絕無枯燥之感。因此,清代學者劉獻庭在《離騷經講錄》中贊其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盤花歌》,布依族民間歌曲,通常以四季、十二月為序,青年男女以花寓情,內容以花為核心,相互盤問種花的過程和經驗,涉及各種生產、生活知識,流行在貴州惠水一帶。苗族民間歌曲,借花盤問,或以花比喻對方,兩句為一段,三段成一首,流行在貴州望謨一帶。
那麼,楚國廟堂裡真的有壁畫嗎?答案是肯定的。人類開始繪畫的歷史目前已經追溯到數萬年前,我們有理由相信,凡是能夠畫上圖案的材質,當初人們都曾經嘗試過,並由此而形成了種類繁多的繪畫品種。例如人體畫、服飾畫、陶器畫、木器畫、石器畫、金屬器畫、皮畫、帛畫、紙畫(畫面尺寸相對較小),以及巖畫、地畫和壁畫(畫面尺寸相對比較大)。
一般來說,古代繪畫內容,一是為了宗教或巫術目的,二是為了記述歷史,三是為了傳播知識。例如,我國畲族有一種古老的歌舞,名叫功德舞,亦稱祭祖舞。每年農曆正月初八祭祖,每三年舉族大祭祖,以及喪葬儀式,都要由年長者主持,請師公(巫師)和祭祖者(喪葬儀式為八人),在祖先畫像前,唱祭祀歌,跳錶現祖先功德的舞蹈,眾人隨之共舞。祖先畫像又稱祖圖,通常為長卷式,繪畫內容為本民族起源與遷徙的傳說。
我國巖畫分佈地域非常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內蒙古的陰山岩畫,寧夏的桌子山岩畫和賀蘭山岩畫,江蘇連雲港的將軍崖巖畫,以及西北地區(新疆、甘肅、青海)巖畫、西南地區(西藏、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巖畫和福建臺灣巖畫,此外牡丹江亦發現有巖畫。多少令人有些奇怪的是,在文明發達甚早的中原地區(包括河北省、河南省、陝西省、山西省、山東省、安徽省、湖北省)的太行山、呂梁山、秦嶺、熊耳山、伏牛山、泰山、大巴山、荊山、大別山等山脈卻幾乎不見有過什麼樣的巖畫(吉林、遼寧、湖南、江西、浙江、廣東、海南亦未發現巖畫)。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這裡的人們很早就發展了地畫、壁畫等藝術形式,因此也就不需要在巖壁上繪畫了。
在我國,地畫和壁畫(包括牆壁、天花板)是兩種相當古老的繪畫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夏時期(通常所謂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地畫首次發現於1982年10月,當時考古工作者在甘肅省秦安王營大地灣文化遺址發掘中,在一處房屋居住面上方發現一幅用碳黑顏料繪製的地畫,畫面範圍東西長1·2米,南北寬1·1米,圖案為舞人和陳牲,現存畫面有兩個人物像,畫像人物高約33釐米、寬約14釐米,狀似一男一女翩翩起舞,繪畫時間距今已有5000多。陝西省綏德小官道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前),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後室的中央部位的地面上,也發現一幅黑紅色裝飾畫,現存的橢圓形圖飾,東西寬1·3米,南北長1·5米。此外,我國先民還創造有地面擺塑畫,用貝殼或石塊擺塑成動物、人物或星座等圖案,例如著名的河南省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距今6000多年前)的墓葬裡出土有貝殼擺塑成的龍虎圖案畫、虎背臥鹿畫、龍頭蜘蛛畫、人騎龍背畫,它們也可以歸入地面畫。
我國壁畫最早見於5000多年前的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在出土的牆壁殘塊表面繪有幾何形紋圖案畫,系赭紅間黃白色交錯三角形圖案。遺憾的是,由於我國古代建築絕大多數都是土木結構,難以持久存在;因此,隨著古代建築物的坍塌,建築物內的壁畫也隨之煙消雲散,了無蹤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古人不曾在廟堂裡、墓室內廣泛地繪製過壁畫。
丁晏在《天問箋·自序》中指出:“何以知其呵壁也?壁之有畫,漢世猶然。漢魯殿石壁,及文翁《禮殿圖》,皆有先賢畫像。武樑祠堂有伏戲、祝誦、夏桀諸人像。”事實上,許多典籍都記載有古代壁畫,《漢書·霍光傳》提到周公負成王圖,《漢書·成帝紀》記有:“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應劭注:“畫堂畫九子母。”《漢書·敘傳》稱:“時乘輿幄坐張畫屏風,畫紂醉踞妲己作長夜之樂。”《文選》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雲:“圖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寫載其狀,託之丹青。”
《太平廣記》卷210引《王子年拾遺記》:“秦有烈裔者,騫霄國人,秦皇帝時,本國進之。口含丹墨,噴壁以成龍獸。以指歷地,如繩界之。轉手方圓,皆成規度。方寸內有五嶽四讀,列國備焉。善畫龍鳳,軒軒然惟恐飛去。”這是目前能夠見到的,有關繪製壁畫的有名有姓的畫家的最早記錄。
有必要指出的是,《天問》的內容與《山海經》有許多相近相合的地方。《山海經》是由帝禹時代的《五藏山經》、夏代的《海外四經》、商代的《大荒四經》和周代的《海內五經》合輯而成的,相傳《山海經》原本有圖,如其不謬,那麼《山海經圖》也有可能曾經被繪製在上述歷史朝代的廟堂牆壁上(常見的說法是,山海經圖被鑄造在九鼎上)。屈原創作《天問》長詩的時間,沒有留下記載。從作品內容和作者流露的情感來看,當在創作《離騷》、《九歌》、《招魂》之後。這是因為,《天問》既沒有像《離騷》那樣娓娓道來,也沒有像《九歌》那樣全身心的敬天娛神,而是對天意對人事咄咄發問;顯然,當詩人有了《天問》所傳達的精神和認識之後,是不可能再寫出《離騷》和《九歌》那樣的作品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天問》為屈原所作。屈原被逐,心中憂愁憔悴。彷徨於川澤之間,遊蕩在平原丘陵之上。四下游覽之後,身體疲憊,於壁畫下修養精神,抬頭正看到所繪圖案,於是在牆壁上書寫了文字,以抒發心中的憤懣之情。
參考資料:
1、(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註;夏劍欽校點.《楚辭章句補註·楚辭集註》:嶽麓書社,2013.01:第83頁
藝術特色
《天問》藝術上的獨創,在中國詩歌史上絕無僅有,這首先表現為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熱烈的情感相結合。《天問》全詩都由問句組成,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歷史、社會的深思熟慮後的見解、質疑,極富哲理,但它同時是一篇滿含激情的文學作品,是一首激人情志、感人肺腑的長詩。其次,《天問》通過眾多疑問詞和虛詞的運用,不同句式的變化,使全詩錯落有致、疾徐相間,獨具風采。句式、問式的錯綜變化,加上豐富的感情色彩,構成了全詩雄肆活脫、窮極幽渺的風格,取得了奇氣襲人的效果。
《天問》是一篇充滿強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沉的文學情思的經典詩作。郭沫若先生稱:“其實《天問》這篇要算空前絕後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研究》)有學者講,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學術思想,可謂切中了屈原那蓬勃湧動的理性思想的脈搏。可以說《天問》一篇,是屈原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總體認識的總結與昇華的一種藝術再現,在那個時代,已不啻構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還有學者提出,《天問》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國巫史文獻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一部文學作品,這一點從它涉獵廣泛的170餘個問題上,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證的。
《楚辭》篇名。屈原作。關於“天問”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這是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是,即自夏殷以來,天被視作萬物之主,是統攝萬類群生的,一切高遠神異不可知之事,都可用“天”來統稱,所以有關萬事萬物的疑問,也可以統稱為“天問”。關於《天問》的寫作背景和緣由,王逸《楚辭章句》說是屈原被放逐後,憂心愁慘,彷徨山澤,他走進楚國的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畫有天地、山川、神靈、古代賢聖、怪物等故事,於是當場題辭,寫下此篇,用以排解憤懣、舒瀉愁思。此說不一定可靠。至於《天問》的寫作時間,也不一定如王逸所說在頃襄王之世屈原被放逐以後,也有可能作於懷王之時。
《天問》的內容異常豐富,問及天、地、人之事,表達了作者對宇宙、人生、歷史、乃至神話傳說的看法。全詩凡374句,提出了172個問題(統計標準不一,一說116問)。由於存在錯簡或脫漏等情況,其中有一些文理不順的現象。但總的看來,還是有序可循的。王夫之曾經指出:“篇內事雖雜舉,而自天地山川,次及人事,追述往古,終於以楚先,未嘗無次序存焉。”(《楚辭通釋》)自篇首至“曜靈安藏”,以天事為主,雜以與天事有關的神話;自“不任汨鴻”至“烏焉解羽”,以地事為主,包括鯀禹治水傳說;自“禹之力獻功”至篇末,都是史事,夏代事最詳,最後以楚國事為主,憂國情緒在這部分裡頗為明顯,但從文氣上看似乎未完,恐是脫漏所致。全詩表現了作者淵博的學識、深沉的思考和豐富的想象,反映了他大膽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其中述及天體及歷史傳說,多為先秦時期的齊、魯、三晉北方中原地區產生的諸書所不道,可能出於楚國所傳舊史,即《□杌》及左史倚相所傳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等典籍。《天問》圖明代蕭雲從作。
《天問》在語言運用上與《楚辭》的其他篇章不盡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沒有“些”、“只”之類的語尾助詞。句式以四言為主,間雜以三、五、六、七言,大致上四句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有一句一問、二句一問、三句一問、四句一問等多種形式,又用“何”、“胡”、“焉”、“幾”、“誰”、“孰”、“安”等疑問詞交替變化,因而儘管通篇發問,讀來卻圓轉活脫而不呆板,參差錯落而有風致。所以前人評論說:“或長言,或短言,或錯綜,或對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數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險,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諸法備盡,可謂極文章之變態。”(俞樾《評點楚辭》引孫語)這構成了《天問》獨特的藝術風格。
此外《天問》也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著作。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寫作特點
第一部分是對自然結構提出問題,自首句“曰遂古之初”,至“烏焉解羽”,共計112句,69個問題。首先對宇宙起源、天體結構和日月星辰執行發問(44句,27問),接下來對大地結構和鯀禹治水、羿射十日等事件發問(68句,42問)。
第二部分是對社會歷史提出問題,自“禹之力獻功”,至“卒無祿”,共計244句,96個問題。首先從禹的婚姻問起,對夏代的歷史發出一系列問題(64句,22問),接下來對商代歷史(涉及女媧、堯、舜和吳國的歷史故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76句,29問),然後對周代歷史直至春秋戰國若干事件提出一系列問題(104句,45問)。
第三部分是尾聲,自“薄暮雷電”,至“忠名彌彰”,共計17句,8個問題,內容主要是聯絡自己的遭遇,闡述屈原個人的感慨。
有必要說明的是,從目前的《天問》版本來看,同一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故事,往往分散出現在詩篇的不同段落裡,這就表明《天問》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可能發生過錯簡,也可能丟失了一些文字。為了方便有興趣的讀者深入瞭解這個問題,作者特意將調整後前後次序的《天問(修訂本)》附錄在後,以供對比查閱。
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屈原都在思考什麼樣的問題?而且還能夠了解到他思考問題的深度達到了什麼樣的層次?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困難,也更偉大,因此也就更需要智慧。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非常發達和先進,例如中國人最早開始使用火,最先發明養蠶繅絲技術,最先發現磁性現象,最早進行大規模的地理考察活動,等等。其中,被古代典籍記錄下來的周代以前(包括周代早期)的重大科學技術成果,主要有《尚書·堯典》的天文曆法物候學,《尚書·禹貢》的經濟地理學,《尚書·洪範》的物質結構五行學說,《山海經》的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物產地理學,以及《周易》的數理符號學,等等。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學術界的思想異常活躍,諸子百家紛紛提出了各自新的學說。其中有代表性的學說包括,《老子》提出的宇宙物質起源學(有生於無),《墨子》進行的光學(小孔成像原理)、機械學研究,《莊子·天下》記載的各派學說(涉及到物質的微觀結構和巨集觀結構等多方面的數理邏輯思辨課題,諸如原子論、相對論、運動論、多維空間論等等,可惜各學派學者的原著已經失傳),《計倪子》記載的氣候經濟學(根據木星12年繞太陽一週所引起的降雨量週期變化,提前準備開展相應的經濟貿易活動),以及《屍子》記述的平面幾何、測量學,《列子·湯問》等篇關於天地結構、宇宙萬物、遠方異國的種種思考和憂慮(杞人憂天),等等。
對比之下,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與春秋戰國其它學者相比,有著許多新的內容和特點;其中有些思考,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著現實的價值。
1 、提出了資訊傳輸問題:“遂古之初,誰傳道之”?沒有人類的時候,天地形成的資訊是如何傳輸的呢?這個問題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2 、提出了認識論的問題:“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人的思維是一種建立在符號體系上的思維,而符號只能描述具體的有形的事物,難以描述無形的事物,而這正是人類認識宇宙起源的一個重大障礙。
3 、關於九天,王逸在《楚辭章句》解釋為:“九天,東方昊天,東南方陽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東北方變天,中央鈞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疑似銀河落九天”中的“九天”就應取此解。《呂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不過,這種解釋並不符合屈原所說的天有九重。
事實上,我國古人很早就產生了天有九層的觀念,但是最早見諸於文字的是《天問》的“圓則九重,孰營度之”、“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這裡涉及到宇宙的空間深度和天上物體彼此之間的距離問題,從視覺直觀的角度來說,古人所說的九重天大體可以分為如下九個層次:距離大地最近的是雲霧雷電(我國古代經常把氣象歸入天文現象),然後是月亮,接下來是內行星(水星、金星,它們能夠出現在太陽之前,形成凌日現象,表明它們比太陽近)、太陽、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彗星、亮的恆星、暗的恆星,最遙遠的是模糊的星雲。
需要說明的是,我國古代天文學非常發達,七八千年前就能夠根據四顆恆星判斷四季(堯典四星),4000年前就已經測定出木星12年繞太陽運轉一週,最早的日食記錄、太陽黑子記錄、哈雷彗星記錄,以及最早的星表(戰國時代甘德、石申編制)都出現在中國。
《天問》涉及的地理知識和地理範圍,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內容。其一,“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這裡涉及到地球赤道直徑與兩極直徑的長短問題,以及大地的曲率問題,表明當時人們已經有了大地是球體的觀念。其二,“日安不到?燭龍何照?”這實際上描述的是極地(對我國來說是北極)地區每年有半年時間沒有陽光照射的現象。其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這可能是我國古代有關南半球情況的最早記錄。
有趣的是,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唯獨屈原的著作出現了許多與《山海經》相同的內容,例如燭龍的故事、巴蛇吞象的故事等;這或許可以表明,自從王子朝攜周室典籍奔楚之後,只有楚國的大臣才有機會讀到《山海經》。
《天問》涉及的歷史內容,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學者都贊成郭沫若的觀點,即凡是《天問》出現的內容,都可相信是先秦的真實資料。
姜亮夫在《屈原賦校注》、《楚辭今繹講錄》等書中認為,《天問》講夏代歷史二十多條,商代歷史十二三條,周代歷史八九條,尤詳於禹啟夏初;因為楚是夏的後代,夏起自西北,後分兩支,一支沿黃河東下,至今日西安、鄭州一帶,即周;另一支沿漢水南下,是為楚國;屈原心目的舊鄉,即老家是在崑崙;楚國典籍《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失傳後,北儒所記歷史便成了正統。
此言或不無道理,關於楚是夏的後代,可以補充的內容是,鯀死後化為熊,禹治水開山時亦曾化為熊,而楚的先祖則多以“熊”為名,表明他們都是以熊為圖騰的民族部落,並源自黃帝部落聯盟中的有熊氏。需要說明的是,所謂楚國典籍《三墳》等,原本屬於周王室收藏的歷代典籍,於公元前516年被王子朝攜帶到楚國後,北方學者便沒有機會讀到它們了。此外,姜亮夫對《天問》有關歷史朝代的統計數字,不知有何依據和標準。
當然,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屈原沒有提出的歷史問題意味著什麼?例如,《天問》裡沒有對炎帝、黃帝、太昊、少昊、顓頊的故事提出問題。顯然,這表明屈原對歷史問題是有所選擇和取捨的。其中,太昊是楚國祭祀歌舞《九歌》的主神東皇太一,顓頊是楚人的先祖,屈原不對它們提出疑問,應當是出於尊重的考慮。由於少昊是巴人的先祖,而屈原出身於巴人家庭,因此不對少昊提出疑問,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屈原為什麼沒有對炎帝、黃帝的事蹟置一詞發一問?這多少讓人有些不解。這是因為,屈原已經追問到人類的起源“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並談到了先夏時期的堯、舜、嚳、簡狄、后稷、彭祖的故事,也提到了崑崙山,然而就是不提炎帝、黃帝,而且在屈原的其它作品裡也沒有提到炎黃二帝(《遠遊》提到軒轅、太昊、炎神,但是《遠遊》並非屈原的作品,而是漢代人所作)。或許,屈原認可的歷史,取自《尚書》,而《尚書》就是以堯、舜時代為歷史的開篇。
我們知道,屈原對歷史問題的關注,其核心的疑問在於“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意思是,上天既然授命一個君王治理天下,為什麼又要用別人取代他?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楚國君王受命管理楚國這片土地,已經有許多年了,難道現在是皇天要讓別人(秦國)來取代楚王了嗎?
因此,屈原在《天問》的尾聲,盡乎絕望地說:“厥嚴不逢,帝何求?!”意思是,楚國的江河日下已經難以挽回了,我對上天還能再要求什麼呢?也就是說,屈原對祭祀巫術在保佑楚國的作用問題上,已經徹底地喪失了信心。
有鑑於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楚頃襄王兄弟在讀到《天問》後,會如此地震怒,一定要把屈原放逐江南而後快。這是因為,屈原作為楚國的主祭師(相當於西方的大主教),如果他的宗教信仰產生了動搖,顯然會嚴重威脅到楚頃襄王的統治權的,因此也就不能再繼續擔任三閭大夫之職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巫風甚濃的楚國,首先覺悟到巫術不能挽救楚國的不是別人,而正是巫師出身並長期擔任楚國主祭師的屈原。在這種情況下,屈原撰寫《天問》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發洩個人的疑問,而是為了教育楚國的君臣“悟過改更”,放棄單純依賴巫術的心理,改變任人唯親的現象,重新走上革新政治、變法圖強之路。
不幸的是,屈原的良苦用心,並沒有得到楚國君臣的理解,反而因言獲罪,受到了更殘酷的打擊,屈原被徹底剝奪了參與國政的權力和機會,並被迫長期離開了郢都,從此踏上流浪沅湘之間的悽風苦雨之途。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天問》是屈原楚辭中的一篇“奇”文:說它奇,不僅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同於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是從作品的構思到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的“奇”——奇絕的內容顯示出其驚人的藝術才華,表現出詩人非凡的學識和超卓的想像力!
《天問》是屈原思想學說的集粹,所問都是上古傳說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永珍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凶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說”,他似乎是要求得一個解答,找出一個因果。而這些問題也都是春秋戰國以來的許多學人所探究的問題,在諸子百家的文章裡,幾乎都已討論到。屈子的《天問》則以惝恍迷離的文句,用疑問的語氣說出來以成此鉅制,這就是屈子所以為詩人而不是“諸子”的緣由。《天問》的天,頗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與道家的“道”字,《易經》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這些“法象”的名詞,屈原為楚之宗室重臣,有豐富的學識和經歷,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頗有整齊百家、是正雜說之意,《天問》的光輝和價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現於讀者面前了!
從全詩的結構及內容來看,全詩373句1560字,是一首以四字句為基本格式的長詩,對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許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一說一百五十多個)問題,這些問題有許多是在他那個時代尚未解決而他又懷疑的,也有明知故問的,對許多歷史問題的提問,往往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見解和對歷史的總結、褒貶;對自然所提的問題,表現的是作者對宇宙的探索精神,對傳說的懷疑,從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時代人進步的宇宙觀、認識論。《天問》以新奇的藝術手法表現精深的內容,使之成為世界文庫中絕無僅有的奇作。
全詩總體看來大致可分兩大部分。每部分又可分為若干小節。
從篇首至“曜靈安藏”,這部分屈子問的是天,宇宙生成是萬事萬物的先決,這便成了屈原問難之始,其中從“遂古之初”至“何以識之”問的是天體的情況,“明明暗暗”四句講宇宙陰陽變化的現象。第二小節自“圜則九重”到“曜靈安藏”則是對日月星辰提問:它們何以不會墜落?太陽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陰晴圓缺?以及有關日月的一些傳說的疑問。從“不任汩鴻”起問的地事,從禹治水過渡到“何氣通焉”說的是古傳說中關於地球的一些情況,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則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現象發問。第三節從“焉有石林”到“烏焉解羽”一節多為二句一問,都是當時民間傳說中的怪事。
以上《天問》的第一大部分,大體是就自然界的事物發問,並聯想到與自然有關的一些神話與歷史傳說,文章富有變化,聯想豐富而有情致,除少數可能有錯簡外(如“河海應龍”二句或為錯簡,或有失誤),不能以後人習慣的文章結構之法去看它,而認為是“與上下文不屬”,雜亂而無章法。
從“禹之力獻功”起,對大量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與史實提出了問題,這些各種各樣的人事問題構成了《天問》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鯀、禹、共工、后羿、啟、浞、簡狄、后稷、伊尹……,屈子對這些傳說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許多問題,在對這些人與神的傳說的懷疑中,往往表現著詩人的情感、愛憎。尤其是關於鯀禹的傳說,表現了作者極大的不平之情,他對鯀治水有大功而遭極刑深表同情,在他看來,鯀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認為的是治水失敗之故,而是由於他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這種“問”,實際上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在政治鬥爭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憤懣,《天問》的思想光輝就應當是這樣來理解的。
自“天命反側”起則進一步涉及商周以後的歷史故事和人物諸如舜、桀、湯、紂、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師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齊桓公、吳王闔廬、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問題,充分表現了作者對歷史政治的正邪、善惡、成敗、興亡的看法,這些敘述可以看成是這位“博聞強志”的大詩人對歷史的總結,比《離騷》更進一步、更直截了當地闡明瞭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對楚國政治現實的抨擊,也是希望君主能舉賢任能,接受歷史教訓,重新治理好國家的一種變幻了的表現手法。
《天問》的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是以四字為句,以問的形式從一個問題聯想到另一個問題。細細讀去還是可以理清脈絡,弄明主腦的。《天問》在語言運用上與屈賦的其他篇章不盡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沒“些”、“只”之類的語尾助詞。句式以四言為主,間雜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為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有一句一問、二句一問、三句一問、四句一問等多種形式。又用“何”、“胡”、“焉”、“幾”、“誰”、“孰”、“安”等疑問詞交替使用,富於變化,因而儘管通篇發問,讀來卻圓轉活脫而不呆板,參差錯落而有風致,所以前人評淪說:“或長言,或短語,或錯綜,或對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數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險,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諸法備盡,可謂極文章之變態。”(俞樾《評點楚辭》引孫鑛語)這構成了《天問》獨特的藝術風格,當然它表現的是屈原的學術思想,問的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因此在修辭手法上,自然沒有像《離騷》、《九歌》、《九章》那樣綺麗而富於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賀裳《騷筏》所評“其詞與意,雖不如諸篇之曲折變化,自然是宇宙間一種奇文”。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楚辭名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04:第114~118頁 2、姜亮夫 郭維森等撰寫.《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807頁譯文及註釋二
《詠柳》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鞏。曾鞏少即見長於文章,他的文風,雍容平易,不露鋒芒,而曲盡事理。他的一些詠物詩寓意很深,如這首《詠柳》,就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藉以諷刺邪惡勢力。
詩的前兩句是說:當春天剛到來的時候,零亂的柳條還沒來得及轉變為淺淡的青黃色,它就倚仗著東風吹拂而飄忽搖擺,氣勢更加猖狂。詩剛開頭即語帶嘲諷、蔑視,它描寫“亂條”如何倚仗權勢,張牙舞爪,逞性妄為,實際上是在為全詩主旨作準備,亦即古人所謂“蓄勢”。
蓄足了氣勢,則必然有力地得出顛撲不破的結論,於是後兩句水到渠成,警語立出:那些柳條只會使柳絮飛上半天,企圖遮蔽日月的光輝,卻不知秋季來臨,天地間還將有一場又一場的嚴寒霜凍,到那時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為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它對那些得志一時的小人提出了嚴正的警告,振聾發聵,促人警醒。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參考資料:
1、姚學賢.讀兩首《詠柳》詩.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P10-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