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腳底長水泡的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都有過腳底長水泡,孕婦也遇到過腳底長水泡,但是孕婦腳底長水泡可是必須要謹慎。否則藥物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胎兒。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孕婦腳底長水泡的原因。

  孕婦腳底長水泡的原因

  很可能是手足癬。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黴菌性面板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面板乾燥溼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溼,利於黴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孕婦腳底長水泡可能是足癬表現

  1分水皰性: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佈,庖壁較厚,內容清徹,不易破裂。數日後乾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性:表現為區域性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面板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

  預防腳底長水泡的方法

  1、購買新鞋一定要自己親自試,不要湊合,新鞋最好是在平時穿一段時間磨合。輕裝的徒步登山要可以在後跟處插進一手指,中裝、重灌的鞋只要略有寬鬆就可以,注意鞋子的透氣性,良好的透氣性會保持鞋子內的乾燥。

  2、純棉的襪子吸水力強,但不宜乾燥,所以襪子要麼選擇加厚毛巾底的襪子,最好棉襪,可以快速把體表的汗液排出,從而使腳部乾燥。襪子大小要合適,在腳掌和足弓部位最好加萊卡,這樣可以儘量避免襪子和腳的摩擦。洗過太多次的襪子最好不要穿,因為襪子的棉纖維會因多次的使用洗滌劑而變硬。

  3、注意鞋帶的結紮。在鞋子的中前部一定要繫緊很多人忽視了,這樣可以減少腳底與腳的摩擦。腳踝和足面部的鞋帶也一定繫緊包括上山時,這樣可以保護腳不往前衝,減少腳底與鞋的摩擦。

  4、選運動鞋不能只看鞋的長短,還有看鞋的寬度,也就是鞋楦的維度。腳瘦的人選擇寬度窄點的鞋,腳胖的人選擇寬度大點的鞋。

  腳底長水泡的護理方法

  出水泡是因為腳上區域性的組織經過長期的強烈摩擦而引起的組織細胞破裂繼而產生的水泡,具體原因可能是鞋子太硬、襪子太粗糙起不到緩衝腳部摩擦的作用,運動量太大,所以會起水泡。

  長時間的行走如果鞋子不合適會對磨擦部位的表皮和真皮過分刺激使真皮下積水使皮層間分離形成水泡。還有因為長時間的行走使腳部熱量增加,腳部出汗,潮溼會造成腳底面板變軟加之過度摩擦也會使真皮下積水形成水泡。

  如果腳已經起了泡,不要置之不理,須及早治療,首先把創面清洗乾淨,泡用針或馬尾刺穿,使液體流出,注意如果水泡的皮沒有掉一定不要撕下。

  把創面用紅藥水擦拭消毒,用創可貼將創面包紮,如創面過大,應用紗布包紮,儘可能不使創面接觸水,休息時儘可能脫下鞋襪是創面通風,及時更換創可貼或紗布

  腳底水泡很癢的治療方法

  偏方一:紅花50克、艾葉500克這些藥店都有的很容易買到。分成12份熬成開水別加冷水。等稍微涼下,泡腳20-30分鐘,每泡兩次腳,麻煩的話就晚上睡覺前泡一次吧。記得泡完以後要用毛巾把腳擦乾淨。

  偏方二:鮮雞蛋一個,第二次淘米水1000毫升。掏米水洗換腳10分鐘,將蛋殼內薄膜取下,貼敷患處。保留1---2小時。日一次。腳上起水泡了怎麼辦,不用發愁,以上兩個小方法讓你輕輕鬆鬆去除腳上的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