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養殖常見的面板病

  肉牛在養殖的過程中出了體內的疾病,還有的就是面板病了,肉牛的面板病怎樣治療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肉牛養殖的面板病

  1 線蟲病

  寄生於牛消化道的線蟲種類很多,是影響牛生長的重要因素。成蟲寄生在成年牛體內,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一定條件下發育成幼蟲。犢牛很容易被感染,約2個月在體內發育成熟。不同線蟲的感染方式不同,牛消化道線蟲一般為混合感染。患牛食慾較好,但日益消瘦,精神不振,口渴、貧血,便祕和下痢交替發生,有時便中帶血,下頜、頸下、前胸、腹下水腫,糞便內可見到成蟲,最後因發育不良而死亡。

  治療用鹽酸左旋咪唑,口服,每千克體重7~8毫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4~5毫克。伊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2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阿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2毫克,皮下注射,配合灌服瀉藥,可加速蟲體排出。驅蟲後一星期內要將犢牛與母牛分開飼養,及時清掃糞便並堆積發酵。

  2 皮蠅蚴病

  皮蠅蚴病是由於牛皮蠅和蚊皮蠅的幼蟲寄生於牛皮下組織而引起的慢性疾病。雌蠅在牛體表產卵後就死去。所產的卵孵出幼蟲從毛根鑽入面板,並向牛背部移行,在第二年的春季到達背部皮下,形成區域性隆起,並將面板咬一個小孔作為呼吸孔,既影響牛的生長又降低了皮革的利用價值。

  治療時可在脊椎兩側看到或摸到硬腫塊,切開可擠出幼蟲。用倍硫磷,每千克體重6毫克,深部肌肉注射。“敵百蟲”主要成分為鄰氨基苯甲酸每千克體重0.1克灌服,或配成2%溶液擦洗或噴灑體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2毫克,皮下注射。注意如牛出現中毒現象可用解磷定或硫酸阿托品解毒。

  3 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是由襲地弓形蟲原蟲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此病主要侵害犢牛,病牛發病突然,體溫達40~41℃以上,呼吸困難,流淚,結膜充血,鼻內流出分泌物,不能站立,嚴重者後肢癱瘓。急性致死型表現神經症狀並有虛脫。大多數母牛症狀不明顯,但發生流產,初乳和組織中可發現蟲體。

  治療用磺胺- 6 -甲氧嘧啶每千克體重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五天,首次劑量加倍。或用同劑量藥物內服,每天兩次,連用三天。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升,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五天。氯苯胍,每千克體重20毫克,內服。注意在連續使用磺胺類藥物時要同時服用碳酸氫鈉,防止損壞腎功能。

  4 球蟲病

  球蟲病是由寄生在直腸的艾美耳球蟲引起的原蟲性疾病

  治療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每千克體重0.1克,每天一次,口服,連用一星期。氯丙啉每千克體重2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連用七天。魚石脂20克,乳酸2毫升加水80毫升混勻,每天兩次,每次10毫升口服。

  在發病地區,成年牛為帶蟲者,應與犢牛分開飼養。擠奶或哺乳前,洗擦乾淨母牛乳房。發現病牛要立即隔離治療,隨時清理舍內糞便和墊草,保持地面乾燥,並用3%苛性鈉溶液消毒地面和料槽,將糞便堆積發酵。

  5 毛滴蟲病

  毛滴蟲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內的牛胎毛滴蟲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過配種而傳染,可導致母牛早期流產和不孕,給生產帶來一定危害。牛胎毛滴蟲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陰道和子宮內,公牛的包皮、陰莖黏膜及輸精管內。母牛妊娠後在胎兒體內、胎盤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蟲體。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嚴也是傳播途徑。公牛常為帶蟲者,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但嚴重時公牛包皮有腫脹,流出膿性分泌物,陰莖黏膜上出現蟲性結節,不願交配。母牛陰道紅腫,黏膜上有紅色結節,發生子宮內膜炎時,屢配不孕,從陰道流出膿性分泌物。妊娠母牛可發生早期流產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療時用0.3%碘溶液碘3克,碘化鉀6克、蒸餾水1 000毫升沖洗子宮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1%利凡諾沖洗,隔天一次。“滅滴靈”主要成分為甲硝唑每千克體重6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連服三次,或按每千克體重10毫克配成5%的溶液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次。

  肉牛養殖需要的六淨

  1料淨:精料要選優質的,並破壞好,不含有沙、土、石等異物,不黴不腐。

  2草淨:每次上草前,乾草要過篩,篩去泥土,揀出異物。夏秋飼餵麥糠、青草,要先用清水淘洗,淘草水要每天換一次。

  3圈淨:欄圈要清洗,做到勤消毒,勤墊土,勤除糞,堅持圈內清洗,空氣新鮮。

  4槽淨:飼槽每天喂後應清掃潔淨,除掉殘留草料,夏秋每天要用清水沖刷一次。

  5水淨:要飲清水或淡鹽水。

  6畜體淨:每天早上和黃昏用掃帚刷拭牛體,這樣,可推進其血液迴圈,消除疲憊,使牛健康少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