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求職密碼

  求職,是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向企事業單位尋求為其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的一種過程。

  噓!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祕密嗎?實際上,我可以與你分享從一位谷歌GOOGLE招聘人員聽到的八種求職祕密嗎?你可以從一位見過幾千份簡歷,負責這家網際網路巨頭的招聘人員那裡,挖到內部資料。

  2012年的就業前景將更明亮,但高失業率仍然是個問題。一個職位上收到幾千份申請,這對公司來說並不鮮見。如果你是這幾千位求職者之一,你如何能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如何能讓期望中的僱主注意到你?在2012年,怎樣才能得到工作?

  如果你的申請失敗了,那還有希望。你可以去排名前25位的公司工作至少是媒體的排名,它們提供56,000多個職位。今年位居榜首的谷歌提供701個公開職位。如果你準備申請這些誘人的職位,你如何確保你的簡歷不被刪除、不被髮送到垃圾箱,或者被廢棄?

  Bryan Power是一位招聘專家,他曾在各種領域中工作,在谷歌負責招聘工作已有六年。在我最近對Bryan的採訪中,他談到大公司在申請者中尋找什麼,以及如何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

  無論你失業,還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你目前的工作不開心,通過這個求職祕訣,你可以學到怎樣能被聘用,接下來可以聽完整的“谷歌求職祕訣訪談”。

  祕訣1:如何脫穎而出

  Robert:你見過的求職者如何突破噪音的干擾?請與我們分享一點。你常常聽到公司招聘一個職位,得到成千上萬份簡歷。那麼,是什麼讓那個勝利者脫穎而出?根據你過去的經驗,是什麼在起作用?

  Bryan:這是個很好的問題。與因特網有關的很多事都改變了,其中之一就是,關於工作,你會感到與大量資訊更接近了。如果你只是看到與公司有關的事情在如何變化,這些公司現在能在網上釋出所有職位空缺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在10到15年之前很難得到。而且,現在你可以在一天之內向幾千家公司遞交求職簡歷,而這在15到 20年前,大概需要你寄送一千個信 。

  在今天,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感覺–今天只要輕鬆點選“傳送”,就能寄出你的簡歷。人們可以花很多時間一遍又一遍這樣做,向網際網路釋出的每個職位寄出他們的簡歷。但我認為,這個策略很難奏效。

  我所見過的“脫穎而出”的人,就像你說的,他們縮小選擇範圍,針對更少的機會,專注地投入更多精力。考慮事情的要點是,肯定有一些公司或特定的職位是我真的很擅長的。你應當圍繞這一小群公司和職位,投入更多精力,而不是試圖讓自己吸引更廣泛的人群。

  離線後回到現實世界,我住在曼哈頓中心區。如果我是一個求職者,已經敲過一千扇門,我不知道,讓我的腳再踏進這些門中的任何一個,是不是一個正確的策略。但是如果我選定10到20家我願意進入的公司–我強烈感覺我會很適合這些職位–然後花更多的時間,努力進入這些公司。比起努力嘗試儘可能多的公司,這將會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利用我的時間。

  祕訣2:如何建立人際關係

  Robert:一間像谷歌或其他大型企業一樣的公司,都有完整的招聘部門。但要讓我說的話,我更有興趣在小一點的公司工作。通過研究,我知道它們目前還沒有招聘計劃,甚至缺乏招聘部門。即使他們現在還沒有招聘計劃,向公司裡的某個人伸出手–比如,請他吃午飯–建立某種人際關係,對我來說,這不是很有價值嗎?

  Bryan:你想深思熟慮地使用人的時間和注意力。在一家不招聘的公司裡工作的人,很可能都忙著做事。如果你能通過你的人際關係請他吃午飯,或者聯絡到他,那將會更好。但挑戰是,如果在那裡你一個熟人都沒有,你該怎樣建立人際關係?這是個普遍問題。

  謝天謝地,現在的網際網路有很多資訊。今天很少有哪個公司不打算參與某種型別的行業活動。你可以去那裡,在不同的背景中遇到他們,跟他們建立初次接觸,從那裡入手,逐漸深入。

  一般來說,你也想把儘量多的精力盡可能投注到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當人們開始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常見的錯誤是說:“我不知道誰能給我一份工作。”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煩呢?這種想法的問題是,一般不是你認識的那個人會幫你找到工作–而是他們的熟人以某種你無法預料的方式幫了你一把。

  舉例來說,假如你的鄰居是位教授,你說:“實際上我不想在大學裡找工作,那麼為什麼我還要告訴他,我正在找哪種型別的機會?”儘管如此,事實上教授的配偶或他們的鄰居可能恰好是你正在尋找的關係。你無法知道這樣的關係從哪裡來。所以,作為求職者,實際上你要確定,具體談論你要找的是哪種機會,並且讓你所有的關係都知道。因為他們會抓住你要找的東西的片斷資訊,告訴他們的關係網,那才是你要找的機會到來的地方。

  祕訣3:質量vs。數量

  Robert:許多人已經失業很久了。這很容易讓求職者沮喪。他們發出幾百份、甚至上千份簡歷,卻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正是在這一時刻,他們可能被迫去嘗試一些不同的途徑。這樣明智嗎?

  Bryan:好吧,我們稍稍談談這件事。你知道,如果你打算把簡歷投給廣泛的潛在僱主,那麼你的簡歷必須很寬泛。你陳述事情的方式必須旨讓很多不同的人感興趣。這就返回到前面提到的問題,我看到那些努力想要脫穎而出的人,他們專注地讓他們的簡歷使一小群人產生興趣。但如果你想同時取悅幾千個觀眾,這根本辦不到。

  想想你在郵件夾中收到的信件,那些寫給幾千人的信件,還有那些寫給你、標著你的名字而且有一段個人資訊的來信,實際上你會讀後面這者。所以說,如果你把簡歷一起寄給一個機會或五個機會,這會成功,因為你將關注這些少量公司的細節問題。但如果你要一次再一次地使用同樣的求職信,希望它能吸引更廣泛的人群,你的希望將變得越來越渺茫。這種方法的問題是,你的簡歷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夠有趣,無法起效。

  如果你打算花三個或四個小時準備簡歷,尋找工作機會,那麼最好縮窄目標範圍。如果你花五六個小時準備簡歷,只花5到10秒的時間來發送電子郵件,那或許會有效。但如果你用兩三個小時,儘可能多瞭解在這個公司你能做什麼,而且實際上努力找到某個可以幫助介紹你的熟人,這將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然而從根本上講,它會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祕訣4:如何用簡歷有效推銷自己

  Robert:在看過幾千份簡歷之後,你想跟求職者分享哪些可以改進簡歷的辦法?

  Bryan:無論公司規模的大小,或者申請人的多少,你需要看著你的簡歷,問問自己,它是否包含正確的資訊。這就回到前面的問題上:簡歷的具體明確為什麼那麼重要。如果你的簡歷非常寬泛,它讀起來就像一個工作描述,跟那些能夠清楚明白說明他們的成績的人相比,你的簡歷的說服力不會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