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演講稿

   身為中國人,就沒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爭做社會文明人,就是對中國的最好回報。下面小編整理了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篇1

  遙遠的東方有***,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著同樣的血,學習著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著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著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衛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說:"’中國’在哪裡?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說:"只要說’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 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篇2

  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我中隊在本學期開展了“文明伴我行,禮儀伴我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週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 “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週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後進。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學生的禮儀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應該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絡,和他們多交流,爭取他們的支援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學生。鼓勵學生爭當文明小標兵,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要最大限度地落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學校的禮儀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過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學生勤學、知禮,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會進一步養成,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篇3

  各位老師,各位學長,各位前輩,各位小朋友們:

  大家好!向與會人員鞠躬感恩這次大典的舉辦者和主持人,給了我這次彙報、學習、歷練的機會!向籌辦者鞠躬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位傳統文化學習傳播、經典誦讀力行的受益者。去年在這裡,我向大家彙報了《現代人傳承儒學的意義和方法》,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這幾年來學習、推廣傳統文化、誦讀力行聖哲經典教誨的點滴心得。

  自07年以來我和孩子們一起,在王老師的讀經教育理念支援下誦讀以儒家《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家《老子》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按照經典的教誨“克己”、“克念”的要求,一路走來,可謂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辣!總起來說,可謂受益匪淺。

  首先,和老師講得一樣,通過和孩子們誦讀經典,我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

  聖人教導我們:“克己復禮為仁”、“克唸作聖”、“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這些理念讓我改變了以前做事的心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脾氣不再暴躁,開始反躬自省等等。正是這些改變,讓我的家庭戰火漸漸熄滅,挽救了我瀕臨破碎的家庭,給孩子的成長營造了比較和諧的家庭環境;也正是這些改變,讓我對自己的命運不再有抱怨、嗔恨,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只有從自己的內心真正改變開始,從自己的點滴行動無怨無悔的改變開始,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真的,傳統文化所承載的聖德智慧,學了以後,相信;體解聖人心願放下個人利益、顏面,發願和聖人一樣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大同不至,誓不停息,死而後已!;《論語》中曾子教導我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立大志向,知難而進,永不停息,是行,信、願、行三者具矣,在聖人聖德聖慧的庇廕護佑下,我想我們的生命一定會大放光明,價值倍增!感恩老師的引導,感恩聖人留給我們的聖德智慧之作!

  再有,以前我是一個心理素質極差,信心極為不足的人,三個人一起都不會不敢大聲致詞,看到別人激昂慷慨的演說羨慕的不得了,當快輪到自己的時候,心裡就怦怦跳,上臺後,本來準備充足的內容卻什麼也說不出來,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我有了信心和內容,我竟然能夠當著這麼多人引經據典,這大概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吧!再一次感恩老師的引導,感恩聖人留給我們的聖德智慧之作!

  其次,是通過讀經典孩子們的變化。

  別人的孩子看電視、玩玩具、打遊戲、看動畫的時候,我要求我的孩子和我的學生是要讀書的,時間久了,我的孩子和家長聽話的學生讀書的時候和別的孩子看電視、玩玩具、打遊戲一樣愉悅,一樣投入。只要有文字、有書的地方。孩子們很快就會靜下來,沉浸其中。這大概就是“志於道”的樂趣,大膽的比對一下,這大概就是復聖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狀態和境界吧!這種狀態,學習和成才還用擔憂嗎?智慧的家長們,有緣到場的朋友們,讓我們的孩子遠離毒品——電視、遊戲、肆無忌憚的玩耍、看動畫,就像毒品一樣侵蝕著我們孩子的心靈,我們的孩子欲罷不能,就像有煙癮酒癮一樣,很痛苦——不要再讓孩子一時表面愉悅,一生空空碌碌無為了!今天讀聖賢書,好像苦了一點,可苦一陣子,幸福一輩子,雖苦亦樂,雖嚴,是真愛呀!

  另有今年暑假,我們全日讀誦論語,力行弟子規的經典共學班吸引了大中小學生20餘人,一個月下來,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甚至逆反,由於寄宿,最終適應下來,浮躁的貪慾,自我意識大大減少,繼之而來的是彬彬有禮的儒雅風度和靜下心來專心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們所說的讀書,是口誦心惟,是熟讀玩味,念茲在茲,浸入心靈,見諸言行。所以,朋友們,及早為之,及早受益,事半功倍!

  還有,就是在推廣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北京讀經教育推廣中心、北京華藏圖書館、以及安徽廬江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種子老師、孔夫子後人孔先生、聖城曲阜儒者聯合會段會長等等各界人士的無私幫助,讓我體會到了“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鄰”的聖言真實不虛!當然,我們也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不支援,甚至嘲諷,老子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們明白:這是很正常的,這也正印證了曾子講得“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的聖言量!天下實現仁愛、德治、禮制,是孔夫子的理想,也是每一個有血性的人應該有的理想,可以講,這個理想是無限量的大願,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有人講:“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說:“人心不古古亦然,古代不也有大舜的繼母、父親和弟弟、也有閔子騫的母親、也有盜跖嘛?”而且我敢說,未來,只要有人類,就一定會這樣,這也正是一代代志士死而後已的不竭動力所在,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義無反顧的為之努力。學習推行聖賢經典教育永無止境,有智慧的人們,想讓自己和後代生命潛力發揮極致的人們,義無反顧的加入進來吧!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問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朋友們,現在您怎麼想的,孔夫子所願看到的他的血脈傳人、和志向傳人應該都是上士!子曰: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說:聽到了正義的道理,卻不能馬上實行,身上的缺點也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孔子還說:見義不為,無勇也!

  謹以此言與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猜你還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