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說課

  一次好的“說課”,真的是教師功力的集中展示。古人云:功夫在詩外,今常說:臺上十分鐘,臺下三年功。下面小編來告訴你如何說課吧。

  說課訣竅一跳出廬山識面目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學那點事,有時還真需要“跳出教材外,不在課堂中”,否則,難識廬山真面目。

  就拿教材來說,它的前後都有“轉化”,先是教材編者依據國家教育大綱進行了一次轉化,即由“大綱”到“教材”,教師在瞭解了教材編者的意圖,弄清楚整個學段教材的邏輯線索後,為學生編寫“導學案”,這又是一次轉化。當然,最重要的轉化,接受方必須是學生。教師如果能夠不僅承上啟下,還能站在教材編者之上與學習者之下,刪繁就簡,因地制宜,選擇最佳路徑來實施教學,顯然從根本上掌握了優勢。

  說課訣竅二紙上談兵圖圓滿

  從字面上看,“說”和“講”同義,而“說課”和“講課”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講課是務實,看的是課堂上的真功夫;說課是務虛,看的是“紙上談兵”。從這從這個意義上講,說課稿就是一幅課堂暢想圖,只要你能自圓其說,不露破綻,只要你能創意迭出,展示精彩,就可以沙盤推演,盡顯高妙,就可以生唱師和,旋律優美。

  說課訣竅三環環相扣解連環

  把握教材不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更是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夠把前後相關的知識整合起來。“說課”如果死板地按照“八說”的要求逐一陳述,自然單調乏味。如果採取步步為營、環環相扣的手法,並提分承與互文現義靈活運用,這環講理論,那環擺實踐,互相支撐,相互印證,整篇說課稿像小說般,甚至有了跌宕起伏的情節,那該多好!

  說課訣竅四理念先行重寓道

  說課的內容必須客觀真實,科學合理,不能故弄玄虛,故作艱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學理論的專業術語。要真實地反映自己是怎樣做的,為什麼這樣做。說課是為課堂教學實踐服務的,說課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環節不僅要具有可操作性,還要儘量把“做法”背後的“道理”說出來。

  說課訣竅五突出學情淡教痕

  學生是教師的同僚而不是單純的執行者,是課堂的主宰而不是作業的奴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發揮自身的能動性,藉助與同學合作的力量,應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獲取新知鍛鍊能力,並在不斷進取中感受學習的快樂。所以,說課時一定要突出學情,淡化教痕,關注學生是否自主,有沒有互動,有沒有因人而異體現個性化教學,有沒有優勢互補倡導合作學習,有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從學的角度去設計問題,有沒有關注學生的發展差異並提供階梯式套餐……如果仍是教師大顯神通,將教材講得淋漓盡致,而學生只是聽眾觀眾,這樣的說課一定失敗——大方向就錯了!

  說課訣竅六陳言務去耳目新

  準、明、會、好、清——好的說課,離不開這五條準。即——說“準”教材,說“明”教法,說“會”學法,說“好”教學意圖,說“清”練習層次。說課切忌平鋪直敘,要突出亮點,重要細節不可忽略,以給聽者深切的感受。說課語言力求清晰流暢,說課稿文字力求簡潔生動,書寫格式、圖片表格力求明快醒目,富有感染力。顯示出教者的語言素養和文字功底。

  說課訣竅七間架結構如美文

  說課稿應該是一篇結構完整的美文:中心明確,詳略得當;有頭有尾,首尾圓合;過渡銜接,順暢自然。

  說課訣竅八圖文並茂講激昂

  說課時,不但要精神飽滿,而且要充滿激情。要使聽課者首先從表象上感到說課者對說好課的決心與自信心,從而感染聽者,引發共鳴。所以,說課一般要求脫稿,演講似的慷慨激昂,讓聽眾從抑揚頓挫、高低升降中體會說課內容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