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名言座右銘

  在眾多文體中,座右銘屬銘文中的一種,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喜歡用古語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下面小編給你帶來的是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經典版

  1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2 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3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4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5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6 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7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8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9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0 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11 仁者壽。——《論語?雍也》

  12 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1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4 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15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16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17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18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19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20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最新版

  1 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2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3 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4 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5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6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7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

  8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9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10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1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12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13 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1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6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7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1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莊子?山木》

  19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20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熱門版

  1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

  2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4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5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6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7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司馬光

  8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王建

  9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

  10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

  11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12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

  13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14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

  15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16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

  17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

  18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19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20 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