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詞以及多變句式,只要紮紮實實的打好基礎,熟讀深思,勤學多練,下一番功夫,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1

  1.課內文言文

  首先把課內的課文弄清弄懂,在學習課內文言文中最基本的是課下的註釋還有通篇解釋時不懂的字詞意思或者語法,做到最起碼能夠把整篇文章完整的翻譯成現代語言,即大家能懂得意思。

  其次,在初學文言文階段,文言文對我們而言如同一門外語,我們不瞭解的很多,這時需要我們要有一種較真的精神,具體到每一個字都弄明白它的意思或者作用。

  另外,多讀課文。“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起初不明白的,多讀幾遍意思慢慢就明白了,在讀的時候注意怎麼斷句,培養自己的語感。在判斷如何斷句的時候,它的意思大概就浮現眼前了。

  課內文言文要做到熟練,對文中的字、詞、語法、作用做到印象深刻,自己課下做好總結,即同一個詞它的作用遇到過多少個,分別是什麼,根據課文記住例子。

  2.課外文言文

  課外文言文起一個拓展的作用。在起初接觸文言文時,由於缺乏對字、詞意思、詞類活用等作用以及語法的瞭解,起初學生讀不懂很正常,這需要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就像學生開始學習英語一樣,從開始的不懂到後來的熟練,都需要經歷一段知識積累的過程。課外文言文的擴充,是在課內文言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同一字、詞更多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擴充學生的知識庫。

  3.準備好詞典

  在學習文言文,或者自己看文言文的時候,希望學生養成一個習慣:古漢語詞典不離身。在看文言文時,遇到不懂的就去翻詞典,在看詞典的時候,養成一個習慣,把它的每一個意思看一個遍。同時有例句的,試著自己根據它給出的詞義,能不能看懂例句的意思。

  4.好習慣的養成

  古漢語詞典不離身—養成查詞典的習慣

  多動腦—思考它在文中屬於詞典解釋中哪個意思,可以一一套入嘗試翻譯對不對。

  多動嘴—不明白的句子,不知道怎麼斷句的句子,發聲讀出來,看看怎樣斷句合理。

  多動手—查詞典以及注意看懂後把詞典上遇到的幾個比較基本的,比較常見的意思記在這篇文章旁邊,最好配有例句。儲存好這份資料。

  資料的收集—把文言文做過的資料都放在一起,為複習做好準備。

  5.文言文學習方向

  字、詞詞義或作用

  詞類的活用

  常見句式:判斷、疑問、省略等

  文言文翻譯的常見方法:增、調、留、換

  起初對古文不瞭解,會覺古文是很枯燥,容易讓人感到厭煩的東西,等到我們的文言文知識庫基本建立,大家會喜歡上文言文,很多要說的話,簡短的話語就可以表達出來,語氣詞的使用雖然看著沒什麼實際意思,但是讀起來很有意境。

  2

  一、朗讀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多讀,形成語感。讀要做到三點:

  1、讀準字音。一般地說,讀音應以現代普通話為標準,對於一些異讀字一個字有兩個以上讀法,要根據具體語境處理。

  2、讀準句讀dòu。句讀,是指文詞停頓的地方。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停頓的規律,沒有接觸過的句式可參照現代漢語的停頓。

  3、讀準語氣。依據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朗讀課文,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調,正確處理誦讀的語氣鍵。脫離了朗讀的環節,獨立地學習文言文的詞語和句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解決不了應當解決的問題。

  二、翻譯

  提高文言文的翻譯水平,不能乞求於一次的努力,要細水長流,持之以恆,以多練為主,靠平時的日積月累,才能有成效。“信、達、雅”是翻譯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規章。

  “信”,就是譯文要忠於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意地添油加醋;“達”,就是通順、流暢,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要求;“雅”,就是翻譯文言文的語句,要生動、優美,富含情感。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體地講,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力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直譯就是按照原文詞性、詞序和句式,逐詞逐句翻譯,以意譯為輔。

  2、凡屬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制、書名等專有名詞,可以照錄,不用翻譯。

  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現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翻譯。

  4、文言文中省略的現象也很普遍,為使翻譯的語句清楚流暢,翻譯時,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出來,不能缺失。

  5、有些詞特別是文言虛詞,在句子中只起語法作用,無實在的意義,可以不譯。例如:曹劌曰:“夫戰,勇氣也”中的“夫”字,是發語詞,可不譯。譯文為曹劌回答說:“打仗是要憑勇氣的”。

  三、背誦

  學生要能背誦一定數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碼語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練地背誦。背誦能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種語言能力的訓練。中學生應當重視古代詩文的背誦能力,在學習中積極訓練,切實提高背誦能力的水平。

  背誦時,可以採用抄寫背誦法。就是把所要背誦的課文,抄寫幾遍。在抄寫的過程中,加強記憶,達到背誦的目的。好處是既背誦了課文,又掌握了比較難辨認的字形,背默寫同時完成。也可以採用聽讀背誦法,即聽他人反覆朗讀,加強記憶達到背誦的一種方法。還可以採用分層理解背誦法,即針對課文一層一層的理解,逐層逐層地背誦,最後連起來,完成全篇的背誦任務。課文會背後,要及時地鞏固,強化背誦的效果。背誦的方法很多,適合你的就是好方法。

  四、理解

  學習文言文實詞,不必去記一些術語,應該側重掌握實詞的含義。引起學生產生異義的主要是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的現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識記。最忌望文生義。通假字也應注意,應當記住教材中出現的通假字,否則就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文言虛詞中,對個別可能導致句子誤解、誤譯的虛詞,應當有所歸納,分清用法,明確意義。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判斷句式、倒裝句式、省略句式,應當認識這些現象,正確的理解。瞭解了文言文語法的一些基本知識,就不妨礙理解課文內容了。瞭解課文的內容,

  首先,要知道文中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作者選用了什麼材料,又怎樣安排材料的順序和層次的;

  第二,要知道課文選取材料,和安排順序,有什麼好處。可以同其他的文章進行對比,談談它的特點。

  第三,要知道作者採用了什麼措施,包括修辭、倒敘等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文章生動,有文采;作者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第四,要知道在學習中應當借鑑哪些內容和技巧,來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能力。理解文言文千萬不要只注重形式,停留在文章表面和字義上,只有探尋本質性的東西,才能學好文言文,提高學習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

  3

  一、學習文言文,首先要多讀。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蘇軾也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反覆閱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二、學習文言文,要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詞。古漢語中的文言詞分為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兩大類,學習文言文,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對學好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 首先,談談文言實詞的學習和掌握。所謂文言實詞,傳統的說法是指名詞、動詞、形容詞。為了學習上的方便,通常把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都看成實詞。主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

  一要學習掌握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習慣使某類詞臨時改變原來的詞性和語法功能,具有了另一類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文言文中常見的詞類活用的現象很多,如: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數詞活用作動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名詞作狀語等都是學習文言文中常見到的詞類活用現象。除此之外還有實詞的特殊活用現象,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等。

  二要學習和掌握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同音代替字,即用一個同音的字來表示另一個同音的字的義。掌握好通假字的學習對學生學好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

  三要學習和掌握一詞多義。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有幾個意思。一詞多義在古漢語裡是很普遍的現象。同一個詞的意義之間,關係有很密切的;也有不密切的;甚至有很疏遠的。因此,一個詞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裡才能確定。

  四要學習和掌握古今異義。亦即古今同形異義詞語。 其次,要學習與掌握文言虛詞。人們常說:“之、乎、也、者、矣、焉、哉,用得妙了是秀才”。掌握的具體方法是:⑴結合語境就句學習,學習文言虛詞如學習實詞一樣應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離開了句子就無從理解其義。⑵分析歸納,注重積累。⑶牢記複音虛詞,把握固定格式。

  三、要學習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㈠判斷句;㈡被動句式;㈢句子成分的位置。這類句式常見的有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等;㈣句子成分的省略。即所謂的省略句;㈤固定句式。

  四、掌握文言文一般的翻譯方法。文言文的翻譯就是用規範的現代普通話來翻譯文言文,真正做到“信”、“達”、“雅”。文言文翻譯的具體方法除了直譯和意譯兩種形式配合外,還有對譯、增補、替換、保留、刪削、調序這六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