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
很多人都頭痛教育不好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其實是大家的教育時機沒有把握好,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1、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新的一年、新的學期開始或孩子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時,會有一種新的意識、新的能力,此時家長因勢利導,當會"旗開得勝。"
2、孩子享受成功喜悅的時候。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3、孩子感受委屈的時候。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和同情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也就易於接受家長的告誡了。
4、老師來訪的時候。家長應把孩子的長處告訴老師,同時以希望的口氣指出孩子的缺點,不宜單純地"告狀"。
5、孩子有困難或遭遇失敗的時候。家長不應訓斥,而應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於點撥,幫其走出"困境"。
6、孩子有較大過失的時候。這時家長的理解、同情、體諒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時候,循循善誘能收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7、孩子對某些事物懷有濃厚興趣的時候。家長應積極支援、鼓勵,用興趣推動孩子去尋求知識,激勵孩子深入鑽研。
8、有較大集體活動的時候。這是教育孩子遵守紀律,為集體爭光,培養集體觀念的極好時機。
9、他人取得成績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我也要做出成績",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目標要求,使其一時熱情變為持久的行動。
10、外出作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歡聽好話,不願在別人面前現醜,所以這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談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恰當提出希望。
篇二
1.受挫時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建議,孩子遭受挫折時,家長要用“成長型理論家學習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騙走一塊糖,要告訴他:這也是件好事,因為你學會了識別謊言,以後不會再被騙。這樣,壞事變好事就逐漸成為孩子的慣性思維。今後面對挫折時,就不那麼愁眉苦臉了。
2.困惑時
當孩子感到困惑,家長就可抓住他渴望解決問題的心理,及時幫著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唸叨“什麼叫理解萬歲”,媽媽可以自然地給孩子講自己與同事發生誤會的事,並告訴她,被人誤會在所難免,如果自己沒錯,要及時與對方溝通;有錯就找機會道歉。
3.待客時
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課,外出做客或家中來客人,孩子的言行都會不自覺地“規矩”起來,家長可適時點撥,效果很好。比如,客人帶了禮物,爸爸可適當提醒:“是不是忘記說什麼了?”如果孩子還沒意識到,可對客人說:“謝謝您送的禮物,我代孩子謝謝您!”這時,孩子會自然的學會說“謝謝”。
4.家長會時
不論表現好壞,家長會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時候。父母不妨藉此機會,與老師充分溝通。尤其當指出孩子在校問題時,要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先將孩子在家的優良表現向老師彙報,並充分交換意見。溝通結束後,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孩子一般樂於接受,並會在日後積極改正。
5.感興趣時
發現孩子用物品探電源插座等舉動,家長會立刻制止,但此時還要看到孩子對家用電器的濃厚興趣。不妨從此入手培養其學習能力,再給予必要的安全教育,鼓勵和支援安全的探索行為,因材施教。
6.不良行為剛露頭時
孩子養成壞習慣,往往與初次發生不良行為未能及時糾正有關。幼兒沒有是非觀,如把食物扔地上、無緣無故打小朋友、不給吃就大哭等,家長應抓住這“第一次”,幫孩子打下好基礎。
7.孩子取得成績時
孩子取得成績時,自信心也比平時強,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加以肯定和鼓勵,幫他把一時的熱情轉化為持久的動力。同時,也別忽視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情緒。
8.小夥伴取得成績時
心智發育比較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後的共性。小夥伴取得成績時,孩子可能表面上滿不在乎,但往往暗下決心,要迎頭趕上。父母應抓住時機進行指導,提出適當的目標。切不可過分攀比,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篇三
第一,生日時。 對孩子來說,生日是最難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為孩子準備生日禮物和美味飯菜的同時,不要忘了生日贈言。生日贈言,既可是書面的,也可是口頭的。贈言應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第二,就餐時。 就餐時,就從小教育孩子珍惜糧食、菜餚,使他她明白飯菜來之不易的道理。讓孩子在餐桌上學會禮貌和謙讓。
第三,交際時。 應利用家庭交際的機會,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熱情、大方的交際素質。
第四,旅遊時。 給孩子講解名勝古蹟來歷或故事的同時,有意識地教育孩子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亂塗亂寫、用食物或髒物投擲動物、亂丟瓜皮果殼。
第五,家務勞動時。 培養孩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可從他她三四歲時教其幹諸如洗手帕、鋪床、疊被、掃地等入手,然後隨年齡增長而“加碼”。
第六,有成績或過錯時。 孩子有了成績,在鼓勵的同時要讓其看到不足,從而激勵其更進一步;有過錯,應幫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並“約法三章”,使孩子養成知錯即改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