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做人名言

  小人雖不過,當力遏而絕之。君子不幸詿誤,當保全愛惜,以成就其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歡迎閱讀收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精選

  1. 慎言謹行,是修己第一事。 ——曾國藩

  2. 好為誑語者,不止所言不信,人並其事事皆疑之。 ——曾國藩

  3. 人皆狎我,必我無骨。人皆畏我,必我無養。 ——曾國藩

  4. 為人所狎與為人所恨,皆己過也。 ——曾國藩

  5. 義利辯以小心,須嚴一介。是非起於多口,務謹三緘。 ——曾國藩

  6. 人有毀我誚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其量。 ——曾國藩

  7. 善所當為,羞談福報。 ——曾國藩

  8. 存一念愛異時便是愛己,有一步進德處勝於進官。 ——曾國藩

  9. 人亦不可閒慣,閒慣則些小事便不可耐。——曾國藩

  10. 學者不可不通世務。 ——曾國藩

  

  1.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曾國藩

  2.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曾國藩

  3. 善惡之習,朝夕漸染,易以移人。 ——曾國藩

  4. 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曾國藩

  5. 責人者必自恕。 ——曾國藩

  6. 疾惡太嚴,當計其所窮。或曰:太嚴便是一惡。 ——曾國藩

  7. 一個忍字,消了無窮禍患,一個足字,省了無限營求。 ——曾國藩

  8. 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錯亂。 ——曾國藩

  9. 事前加慎,事後不悔。 ——曾國藩

  10. 止罵所以助罵,助罵所以止罵也。 ——曾國藩

  11. 薦賢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曾國藩

  12. 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喜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嫉惡心不可不明;嫉惡語不 可不忌。 ——曾國藩

  13.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曾國藩

  14. 憎我者禍,仇我者死,皆當生悲憫心。有一毫慶幸之心,便與心術有傷。 ——曾 國藩

  15. 人須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貴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墜墮。 ——曾國藩

  16. 縱與人有相爭,只可就事論事。 斷不可揭其祖父之短, 揚其閨門之惡, 此禍關殺身。 ——曾國藩

  17. 恐懼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懼,則畏,畏可以免禍。事後而恐懼,則悔,悔則可 以改過。夫知者以畏消悔, 愚者無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殺身。 大哉所謂恐懼也! ——曾國藩

  18. 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氣,我貪必至啟人之爭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曾國藩

  19. 人有一事不妥,後來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試留心觀之,知他人則 知自己矣。 ——曾國藩

  20. 欲為君子,非積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見小人。故曰: “終身為善不足, 一日為惡有餘。 ——曾國藩 ”

  21. 嗜慾正濃時,能斬斷,怒氣正盛時,能按納,此皆學問得力處。 ——曾國藩

  22. 凡有橫逆來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 即思所以處之之法, 不可便動氣, 兩個人動氣, 就成了一對小人,一般受禍。 ——曾國藩

  23. 人若少知自愛,豈有營營逐利,甘為商賈之行?只心有所繫便是欲,便當極力克治。 不然,恐流弊無窮。 ——曾國藩

  24. 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須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後日之能今日也。 ——曾國藩

  25. 縱是道成德立,小人終不可近。若自謂他柄在我,不妨兼舉竝包,必暗受其損而不 覺。 ——曾國藩

  26. 小人雖不過,當力遏而絕之。君子不幸詿誤,當保全愛惜,以成就其德。 ——曾 國藩

  27. 處利則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處名則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聖賢 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故澹然恬然,不與世作。——曾國藩

  28. 稱人之善,雖有過情,不傷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實據,終屬澆風。 ——曾國藩

  29. 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過,天下豈有薄於待自而能厚於待人者乎?——曾國藩

  30. 人言果屬有因,深自悔責。返躬無愧,聽之而已。古人云: “何以止謗” ,曰: “無 辨” 。辨愈力,則謗者愈巧。 ” ——曾國藩

  31.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損終身之福,切須檢點。 ——曾國藩

  32. 做人念頭重,做官念頭輕,則禍福不足動心。做官念頭重,做人念頭輕,則譭譽常 足墮志。 ——曾國藩

  33. 老來益當奮志,志為氣之帥,有志則氣不衰,故不覺其老。 ——曾國藩

  34. 德不怕難積,只怕易累。千日之積,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 曾國藩

  35.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曾國藩

  36. 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傷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於大。 ——曾國 藩

  37. 人有差錯,他怕你惱,便當含容,若責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來, 有何趣味? ——曾國藩

  38.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仁不可勝用矣。以惡人之心惡己,則義不可勝用矣。 ——曾 國藩

  39. 人處財,一分定要十釐,便是刻。與人一事一語,定要相報,便是刻。治罪應十杖,定一杖不饒,便是刻。處親屬,道理上定要論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餘之謂,過此則 惡矣。或問親屬如何不論曲直?曰: “若論曲直,便與路人等耳。 ——曾國藩 ”

  40.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汙;避嫌無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濟務;殫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 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