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治療便祕的小方法

  便祕是生活中常遇到的疾病,有時候不治療也會慢慢變好,有時候則不然。那麼治療便祕的小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便祕的治療方法,歡迎閱讀。

  治療便祕的小方法

  1、早上空腹喝水法:每日起床後空腹喝下加鹽1-2公克的500C.C.冷開水。

  建議:冷水對腸胃空腹時都有刺激腸胃蠕動的效果,而且越冰刺激效果越好,但冰水對小孩、孕婦、老人家非常不好,且胃腸不好也不能喝冰水。建議高血壓患者不需加鹽,以免因鹽分中的金屬離子造成腎的負擔。

  2、蘋果牛蒡汁:一顆蘋果加上一根牛蒡打成汁,空腹喝。

  建議:蘋果含豐富果膠,是促進排便的好方法,牛蒡中的粗纖維質則可增加便量,建議製作時不要把果渣濾掉,連著果渣一起喝效果才會好。若買不到牛蒡,可用以其他有高纖維的食材替代。

  3、優酪乳加綠茶粉:大罐優酪乳加上2茶匙綠茶粉,空腹時喝下。

  建議:優酪乳可以改變腸內細菌生態,幫助益菌生長,對便祕及脹氣者都有效。但要注意的是優酪乳要原味不加糖的或是自己以乳酸菌發酵的含乳糖液體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綠茶粉含大量纖維,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兩者相加效果更好,不過腸胃不好的人建議不要空腹喝,以免拉肚子。

  4、蘆薈汁:空腹時喝下一大杯現打蘆薈汁。

  建議:蘆薈中的單醣的確有幫助腸胃蠕動作用,維持腸道內益菌叢生長,不過在蘆薈汁的製作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把皮去掉,因為蘆薈皮中的大黃素會傷害腸胃,產生腹瀉現象。而且在沒弄清楚適合食用品種的蘆薈就貿然飲用,可能會導致其他病變。

  5、辣椒:在菜餚中加入大量的辣椒或辣椒醬,可以讓肚子痛,並有“一瀉千里”的效果。

  建議: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以刺激腸胃,產生腹痛及腹瀉的效果,許多人吃麻辣鍋會拉肚子就是這個道理,不過腹瀉是一種不正常的排宿便方式,腸胃被刺激久了會麻痺,長期而言反而造成便祕,此外過於刺激的食物容易讓腸胃受傷,導致腸胃炎。

  6、有機醋:市面販售的有機醋、水果醋,加水稀釋後空腹喝。

  建議:有機醋對於排宿便的機轉目前並不清楚,不過有機醋可以改變腸道中的PH值,或許因此可以改變腸道菌叢生長,這個原理與乳酸菌相同。但是國內對有機醋的定義還不明,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是得睜大眼睛選購。

  7、減肥茶:市面上的減肥茶只要一個茶包,泡上一杯減肥茶就可以拉個好幾回。

  建議:在購買減肥茶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成分標示,市售合格減肥茶主要以大量的纖維幫助體內環保,對身體較無傷害,有些不肖業者會加入大量的瀉藥,雖然很刺激腸道,可以立即把所有宿便排出,但是久了會讓腸道麻痺,造成便祕。而且減肥茶的成份來源並不確定,任意飲用或許會造成身體不適,嚴重還可能死亡。

  8、斷食療法:7天斷食,只喝水及楓葉糖漿,第5天就會開始大量排便。

  建議:7天斷食只是坊間謠傳,其實斷食期間糞便來源不足,反而會造成便祕,斷食療法之所以會排便,是楓葉糖漿含有瀉藥成分,而且長時間不攝取食物可能造成血糖過低昏迷甚至休克,所以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減肥法,對排便也無幫助。

  預防便祕的小常識

  1、早上起床空腹喝酸奶。

  2、晚上睡前打一杯400ML的開水把一勺鹽放進去攪拌,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喝完再喝一杯涼開水。

  3、早上起床後打杯開水。洗臉刷牙後放兩三勺蜂蜜水攪拌後喝完再喝一杯涼開水。

  4、晚上睡前吃四片幹玫瑰花10朵+蜜棗泡開水喝、枸杞+菊花+決明子泡開水喝、空腹吃香蕉。

  經常便祕的治療方

  專家們一致認為,便祕者的當務之急是檢查飲食狀況。對付便祕最重要的飲食專案是纖維及水分。大量攝取這兩者,是軟化並促其通過結腸所必要的。到底要多少水分及纖維才算夠?成人至少每天需6杯水分,8杯更好。雖然各種液體都有效,但最好的選擇還是水。至於纖維量。

  1.放鬆心情

  當你受到驚嚇或緊張時,你會嘴巴乾澀,心跳加速。你的腸子也會停止蠕動。勞德醫師說,這是一種對抗或逃生的機制。如果你感到便祕的壓力,不妨試著放鬆自己,或者聽些節奏輕快的音樂。

  2.盡情開懷地大笑

  大笑時,震動肚皮,有利於防止一、二天內的便祕。這對腸子有按摩作用,能幫助消化,且能緩解壓力與緊張,坎侖說。

  3.謹慎使用通便劑

  市面上的通便劑通常能發揮效果,但它們容易讓使用者上癮。如果服用過多這類化學產品,你的腸子將依賴它們,結果使便祕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