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吃飯時的禮儀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這個是地方特色的所在,同時,也意味著某些禁忌。即使在國宴的招待上,我們也要懂得這些禁忌。而在餐飲業平常經營中,我們都會遇到有不同背景的客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俗話說“入鄉隨俗”,如果當著別人的面做一些不符合他們價值觀、世界觀的東西,不管是不是無意的這都很不禮貌。所以,作為餐飲業的工作人員應該要儘可能地多瞭解一下那些當地的習俗,那樣,顧客一定會給你加分。

  【葡萄牙】

  Do:小費的額度大約是結賬金額的10%。

  Don't:餐廳用餐或者到別人家作客,如餐桌上沒有的調味料就別特別去跟人家要了,因為以料理為傲的性情中人可能會因此而覺得你看不起他們的料理。

  【泰國】

  Do:餐桌上的料理大多是眾人共享的,概念有點像自助式,不是一套裝好才上桌的,而是自己把想吃的食物放進盤中用餐。

  Don't:別以叉子就口,當地習慣用湯匙就口,叉子的作用是輔助將食物推近湯匙中。

  Don't:眾人傳遞分享的食物,如果只剩最後一口的話,就別去動它。

  【義大利】

  Do:用完餐後別喝乳製品了,它們會影響消化,來杯義式濃縮才是義式王道。

  Do:由於當地餐廳會把服務費自動算進賬單中,所以小費的部分在5%--10%左右。

  Don't:在臺灣吃義大利麵如果你很愛多加吉士的話,那麼在義大利用餐時可別這樣做了!不管是披薩還是海鮮料理,就算你再愛吉士的濃郁香味,義大利人也不會喜歡你用吉士蓋掉料理的原始風味!

  【日本】

  Do:喝湯時不用湯匙,直接以碗就口,對日本人來說這是一種讚美食物的表現。

  Don't:日本人很重視筷子的用法,交迭筷子、舔舐或者直接插進碗裡都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

  Don't:也不能用筷子夾東西給別人,在日本只有葬禮場合才會這樣做。

  Don't:不需要另付小費,有些店家甚至覺得付小費這個動作是汙辱了他們的敬業精神。

  【中國】

  Do:吃飽後打大嗝,這對掌廚者來說是一種恭維。

  Do:如果能穿著得體並準時出席,代表你相當重視尊重同桌者。

  Don't:不需付小費,應該說是不能付小費,聽說是因為政令不準。

  Don't:不要翻攪盤子裡的食物,這樣超沒禮貌。

  Don't:不要把碗裡的食物都吃光,記得留一小口,代表主人待客慷慨。

  【法國】

  Do:餐桌上的麵包不只是食物,也可輔助將食物固定在叉子上,要吃的時候記得不要整塊拿起來嗑,每次撕一小片吃就好。

  Do:用餐時雙手輕靠在桌上,不要放腿上。

  Don't:不要各自付,法國人視埋單為一種個人涵養,所以通常會由單一人來付費。

  【印度】

  Do:飯前飯後都要把手指洗乾淨,另外,也要注意指甲乾淨。

  Do:食物對印度人來說是一種恩賜,所以一定要吃完,印度人對於浪費食物的人非常反感。

  Don't:吃飯的速度要保持中等,太快或太慢都不恰當。

  Don't:印度人視左手為不潔,所以要用右手手指拿東西吃連手掌也不碰食物;另外,餐廳很少會附刀具,所以即使是餅類料理也不會切開,通常都整塊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