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成功故事推薦

  李嘉誠是當今世界富甲一方的風雲人物.他擁有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副董事長等一系列顯赫頭街。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李嘉誠成就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李嘉誠成就故事

  2008年10月5日,李嘉誠接受香港媒體採訪。

  這位80歲高齡的老人認真地聆聽著每一位記者的提問,生怕沒有回答清楚。約好了用普通話採訪,他就一直用普通話,雖然潮州話對他來說更自如。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李嘉誠從懷裡掏出一沓名片,發給在場的每人一張。很快,厚厚的一沓就發完了。

  這時,李嘉誠突然對遠處的助手說:“你過來。”助手·不知遭李嘉誠要幹什麼。李嘉誠說:“你再拿一張名片。”助手低聲說:“先生,不是每個人都發過了嗎?”李嘉誠指著遠處的攝影師說:“他沒有,他比記者還辛苦,你補一張給他。”在場的記者紛紛舉起攝像機,記錄下了這感人的一幕。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為什麼要跟著你?你給我很多錢,但需要犧牲我的尊嚴,我不會跟著你;但如果你因為我有能力,尊重我,給我空間和舞臺,我一定會跟著你。”李嘉誠就是這樣一位尊重每一個人的領導者。在李嘉誠身邊的高管們看來,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誠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這麼多年來他能夠成功馳騁商界的祕訣所在。

  李嘉誠的成功故事

  李嘉誠三歲時,家道中落,後來父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剛上了幾個月中學的李嘉誠就此失學。在兵荒馬亂的年月,李家孤兒寡母生活艱難。李嘉誠是家中長子,不能不幫母親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一位茶樓老闆看他們可憐,收留16歲的小嘉誠在茶館裡當燙茶的跑堂。茶樓天不亮就要開門,到午夜還不能休息,小嘉誠也抱怨過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槍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發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為太疲倦,他當班時一不小心把開水灑在地上,濺溼了客人的衣褲。李嘉誠很緊張,他等待著客人的巴掌、老闆的訓斥。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那位客人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反而為他開脫,一再為他說情,讓老闆不要開除他。

  沒關係的,我看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後要記住,做什麼事都必須謹慎,不集中精力怎麼行呢?

  李嘉誠把這些話記在了心間,之後,他把謹慎當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條。久而久之,竟使他練出了一種眼光,一個人是什麼職業,性格特徵、生活習慣、為人處事,一見面就能猜個不離十。這一切對他後來的事業起到了很大作用。

  隨後,李嘉誠辭掉跑堂的工作,從塑膠廠推銷員開始,一直幹到了業務經理。三年後,20歲的他做好了準備,要大幹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一條小溪旁,租了一間灰暗的小廠房,買了一臺老掉牙的壓塑機,辦起了長江塑膠廠。隨後,經過反覆考察,他認為塑膠花市場需求很大,於是大量生產,這為他帶來了可觀收入。30歲的李嘉誠,已成了千萬富翁。正在塑膠花暢銷全球時,李嘉誠卻敏銳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人擁入這個行業,好日子很快會過去,如果再不調整,引起的後果不只是濺溼衣褲了。有人認為他太保守了,但他認為這是經商中必須具備的素質,那就是謹慎和預見性。

  隨後他找到的是房地產。60年中期,內地的局勢令香港社會人心惶惶,富翁們紛紛逃離,爭著廉價拋售產業。李嘉誠正在建築中的樓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當時的地產價格來算,他簡直可說是全軍覆沒了。但他沉著應變,仔細分析局勢。認為內地肯定會恢復安定,香港將進一步繁榮發展。在別人大量拋售房地產時,李嘉誠卻反其道行之,將所有資金都來收購房地產。朋友們紛紛勸他不要做傻事,他說:我看準了不會虧本才敢買,男子漢大丈夫還怕風險?

  李嘉誠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產價格開始回升,他從中獲得了雙倍的利潤。到1976年,李嘉誠公司的淨產值達到5個多億,成為香港最大的華資房地產實業。此後,李嘉誠節節高升,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

  李嘉誠成功過程的故事

  12歲開始做學徒,不到15歲就挑起一家人生活的擔子,再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當時自己非常清楚,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識,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點錢都去買書,記在腦子裡面,才去再換另外一本,到我今天來講,每一個晚上,在我睡覺之前,我還是一定的看書,知識並不決定你一生財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機會更加多了,你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2、無論我晚上幾點睡覺,我都在早晨固定的時間醒來5點59分,因為要聽早晨的新聞。

  3、別人是求學問,我是搶學問。

  4、勤奮是一切事業的基礎。要勤力努力,對企業負責、對股東負責。

  5、我17歲就開始做批發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了。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

  6、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對你的事業有興趣,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好。

  7、我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係。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8、我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瞭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

  9、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個信譽。特別推薦精彩文章:看完這六個問題,你還敢迷茫嗎?

  10、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其中並沒有什麼祕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業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學習,把握時機。

  11、年輕時我表面謙虛,其實我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呢?因為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去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日漸提高。

  12、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事業已有些小基礎,那10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在,運氣已差不多要佔三至四成了。

  13、知識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