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業家故事經歷分享
企業家是指在企業中能獨立自主地作出經營決策並承擔經營風險的人。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成功的企業家故事,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成功的企業家故事篇1:餘進
人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最初想的和最後做的總有不同,做好才是最主要的。我最初的夢想是做老師,但是19歲從新鄉稅校畢業後,迫於現實的壓力,就去打工了。三年下來,除了結識我這輩子的人生伴侶和收穫自信外,並沒有多大收穫,最終決定回來創業。
上天眷顧,拋了個餡餅砸中我的腦袋——跟朋友買彩票中得大獎。也正是分得的兩萬多元獎金,成了我事業的啟動資金。三臺電腦一買二借,租來20多平米的小辦公室,“青峰”誕生了。
把奮鬥留在骨子裡
說實話,這個時候我的人生閱歷、生活經驗都極其缺乏,惟一有的是大膽,無知者無畏,只能奮鬥拼搏,甚至說是拼命,讓別人看到我的勤奮和“強”。就這樣堅持了4年多,溫飽問題基本上解決了。
青峰不算很大的企業,但發展平穩,前景也不錯。我們做的主要是網際網路這一領域,毫無疑問,行業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具有極強的競爭性,每個員工壓力特別大,都希望把這份事業做大。
然而創業第二年,我就遭遇了第一次寒流。早上來公司上班的時候,所有員工當時有十幾個人都離職了,只剩下我自己。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離職,但意識到自己的管理出問題了。有壓力不一定全是壞事,可是他們開心嗎?跟著我有什麼前途嗎?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經過很長時間思考,我明白了:管理一個企業,歸根到底是管理企業員工。一個人能力再強,如果沒有員工,什麼事也做不成。員工應該受到尊重,因為他們同樣是有身份、尊嚴和地位不是職位的人。
想明白了這點,我沒有怪那些離職的員工,反而發自內心地感謝他們。正是從這件事以後,我才開始科學地管理公司。
每天都有新員工加入,為了多和他們溝通,我堅持天天按時來公司上班。一次,無意間發現,公司將近500名員工,我只認識70多人。這個數字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同時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我力求多認識一些員工,讓他們更有歸屬感。競爭雖然殘酷,但彼此間的溫暖會使整個工作流程良性迴圈。
就像我自己一樣,沒有家人的支援和分享,創業一點意義也沒有。家庭在我心中排第一,事業第二。所以,我試著慢慢收心,承擔家庭責任。同時對公司的發展方向也有了清晰的認識。最初巨集偉的目標落實到公司的每一件事上,把這些事情解決好成了我切實的追求。怎麼把他們管理好,讓他們工作得舒心快樂、提高效率,讓公司取得更豐厚的利潤,成了我工作的重心。把奮鬥留在骨子裡,內心的“強”比外表的“強”要好。
然而,寒流再次席捲而來,我被幾個部門主管聯合起來將了一軍。吃飯的時候,他們集體要求漲工資。但這次我不像第一次那麼慌亂。一番思考後,我決定各個擊破,這樣一來,局面迅速穩定了。後來,他們都辭職了。現在想想,工資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應該全面看待:工資到了,員工水平不到,員工危險了;員工水平到了,工資不到,企業危險了。
讓員工有幸福感
後來,我更注意協調工資與員工自身的關係,比如招聘的面試環節,我會告訴他們公司的缺點。當然,也告訴他們我的要求。人才對於企業是至關重要的。如何留住他們,不是簡單地漲工資就行了,還要讓他們感到快樂。公司每週都休息,大小輪休,法定節假日也照常過。給他們留足時間去放鬆,也鼓勵他們去購物旅遊。他們只有開心了,才會安心工作。高效、高壓、高興,應該是員工的常態。幸福感很重要。
現在公司發展越來越順,將近500個員工了。這些員工從年齡閱歷各方面來說都有明顯的分層。80前這些人身上有更多的吃苦耐勞精神,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對於這類員工,我給他們信任。而80後,具體是1980—1986年之間的,進入而立之年,他們已經漸漸成熟,開始承擔一定的責任。對他們,我給空間。他們有什麼建議、活動安排,我基本上都支援。雖然我知道,我去做結果可能會更好,但是得留空間讓他們去做。1987年以後出生的人基本上可以歸到90後,雖然很多人都批判他們,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特別聰明,思維活躍無定式,對他們更多的是表揚。分層管理的直接好處是結構的優化。
任何一個老闆可能都做過假設:我的員工很優秀怎麼樣,或我的員工很糟糕怎麼樣。這就涉及到管理技能的問題。兩種不同的假設,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現在,我更多的是“無為而治”。我相信我的員工是優秀的,不需要制度約束的。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由當初的100頁削減到現在的30頁,每一方面儘量不超過10條,而員工並未因此放棄自我約束。新鄉營銷部經理是個年輕的女孩子,從一開始管3個人到後來的30個人,再到整個安陽地區,我相信她能做好。即使現在待產在家,我還鼓勵她按照之前的方法來管理。
同時,我要求人人都有目標,“人人頭上有把刀”,一週總結一次。這樣,每年公司業績的完成與目標的誤差只有5%,再好不會超過105%,再差也不會低於95%。
創業當如喬布斯
我們和百度合作,百度賣的是產品,我們賣的是服務。其實,不管做網頁網站還是開發程式和軟體,賣的都是“服務”產品,是為了廣告的推廣與發行。
一個企業做好了,就加大廣告投入力度,做得不好也不可能不做宣傳,畢竟這是一個全媒體時代,只是多少的問題。我們和百度的關係就是飛機場和飛機的關係,我們的目標是負責好飛機的安全降落。
我力求讓自己“辛苦一點”,這辛苦不在身體,更不在精神,而是說作為一個老闆,也像其他行業一樣,最起碼經常上班。中國很多企業最後都倒閉了,差不多都是企業做大之後老闆鬆懈了,開始遊山玩水。如果真能玩出一個好企業,那這個人絕對是天才,而且人人都可以做企業了。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是。凡是偉大的企業家都不是遊山玩水消遣而來的,是像比爾?蓋茨、喬布斯那樣辛苦工作贏來的。
做企業一定要專一。從2002年創業開始,我做的就是現在的產品,一直做,做得越來越順,越來越好。網際網路是個很寬廣的東西,蘊藏著無限的機會,人人都可能成功,但誰也不能一個人就把所有的錢賺完。把一個行業做好,做精細,做得與眾不同,就是成功。
公司發展到今天,不僅解決了我的生存問題,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生存問題,而且生活得相對不錯。有能力去幫助一些人了,我開始帶領大家做公益。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學會了感恩。不管怎麼樣,至少你比受捐人得到的多,暫時有這個能力,就應該去做。我們把方向主要集中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每個月我拿出500元,員工則從1元起,數額不等,自願加入。我告訴他們,一旦加入就必須堅持10年。
帶領大家做好事,就意味著不去做壞事;不做壞事就是為社會做貢獻。
創業之初,目標高遠,巍然如山,偉大存在於未來;匆匆十年,目標僅僅是做好當下,偉大存乎步履之間。或許有人認為我已小有成就,會自感志酬意滿,不願闊步前行。其實不是的。相反,我早已把心目中的理想揉碎,鋪陳在今天和明天,更加務實,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如果非讓我對未來有個描述的話,我希望我的企業是最快樂、最溫暖、最和諧、最具青春脈動的企業。
成功的企業家故事篇2:陳游標
窮小子白手創業
今年45歲的陳游標,出生於江蘇泗洪縣天崗湖鄉農村。靠種地為生的父母生育了5個孩子,陳游標2歲時,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因為家庭極度貧困,先後餓死。
陳游標13歲時,每天騎著自行車跑十幾里路去賣冰棒。後來,陳游標又做起販糧的買賣,一開始一天賺五六元錢,後來一天能掙到300多元錢。17歲那年暑假結束時,陳游標掙了2萬元錢,成了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戶”。
陳游標並沒有荒廢學業,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課餘或是節假日。1985年,陳游標考入南京中醫藥學院,畢業後,他選擇繼續創業。
他認為上市不久的耳穴疾病探測儀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卻沒有直觀性,患者不能直觀地看到探測結果,就出資請專家提供指導,給耳穴疾病探測儀做了簡單的改進,裝上顯示器外殼,輸入生理影象,這樣患者只要手握儀器的兩個電極就能在顯示器上直觀地看到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有疾病。這個被陳游標命名為“跨世紀家庭CT”的新儀器,獲得了國家專利,一上市就廣受好評。這樣一臺成本不足幹元的儀器,當年的批發價格約5000元。陳游標先後打開了江蘇和安徽市場,半年時間就賣出了5000多臺產品。
1996年,28歲的陳游標創立了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把電子疾病探測儀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區。至2000年,他賺了幾千萬元。
這年,陳游標到山東泰安考察,當時的泰安盛產靈芝,且價格較低,200元一公斤。陳游標發現其中有大商機。“靈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製成膠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帶著這個令自己都興奮的想法,他敲開了南京大學和省各大醫院專家的大門,請南京大學專家做廣告策劃,再請醫院做臨床報告。拿到生產許可證後,他又籌款到上海訂購生產線,再赴山東泰安大量收購靈芝粉,回來進行深加工和技術處理,製成靈芝膠囊。這樣一來,200元一公斤收購的靈芝製成膠囊後,售價達2000元一公斤,使陳游標收益頗豐。
到2001年,靠賣耳穴測病治療儀和靈芝膠囊,陳游標淨賺1。2億元。“我32歲就通過白手創業成為億萬富翁,可以算是年輕人創業的榜樣了。”陳游標說。
更令陳游標高興的是,“靈芝膠囊”專案促進了山東泰安的“靈芝經濟”,帶富了一方百姓。
從建築垃圾中發掘“寶藏”
2002年初,陳游標通過朋友的介紹,對迴圈經濟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
“按照有關部門規定,城市舊區改造中,每拆除1平方米建築面積的舊房,開發商要貼補拆房公司幾十元。但事實上,大多數拆房公司只要能攬到活,哪怕開發商不給錢,白乾都樂意。你可別以為這些公司是在學雷鋒,拆房這個看似灰頭土臉的行當,其實獲利豐厚。每拆1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樓房,平均可賺30元左右,高的可賺60元。”原來,老建築裡拆出的鋼材、木材、塑料等,都能賣好價錢,因為它們可以回爐再造。聽了朋友的介紹,正四處找專案的陳游標眼前一亮,他決定涉足拆樓業。
這年春天,他召集人馬成立了黃埔拆遷公司。雖然初涉此行的第一年,陳游標沒有賺到太多錢,卻積累下了寶貴的行業經驗。第二年,他的公司通過競標拿到一個大工程——拆除南京市一個老展覽館——這幢看起來破舊不堪的老建築,簡直就是一“隱形金礦”,僅拆下來的廢鋼材、木材、電線電欖、塑料等就值400多萬元,刨去工人工資等成本,這單生意讓陳游標淨賺285萬元。
從建築廢墟中剔出的鋼材最為搶手,一項工程剛開始,鋼鐵回收公司就會派車派人來“恭候”。因為它有著100%的回收利用率,全部都可以在鋼鐵企業的車間裡“浴火重生”,變成嶄新的緊俏貨;從建築中拆出的木材,廠家回收後可以用來做地板、傢俱。即使小零小碎的木料,也不會賤到當柴燒,而是做機制板、夾板、企口板等。江蘇吳江是這類小木料的吞吐地,當地的木材廠有種裝置,“吃”進去的是廢舊小木料,“吐”出來的是一張張規格齊整的機制板。陳游標從建築廢墟中拆出的木材,全部賣向那裡。
能回收的都回收了,工地上最後只剩下了真正的建築垃圾,如何處理這些巨量的廢棄物,才是最令拆遷公司乃至政府部門頭痛的問題。它們主要由混凝土碎塊、磚石、渣土、砂漿、裝修廢料等組成,在拆遷公司眼中,這些全都是沒用的“賠錢貨”——因為清理這些垃圾,每一噸需要付20元的運費。一個10萬平方米的拆房工程,將產生8萬噸建築垃圾,僅清運費就要耗資160萬元。
陳游標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如果我能把建築垃圾轉化為生態建材,既解決了“垃圾圍城”的難題,又能變廢為寶,豈不是一舉兩得!他做過多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2004年去德國考察時,陳游標發現了久尋不遇的“神奇武器”。那是一臺停放在拆遷工地上的“龐然大物”——建築垃圾處理裝置,眨眼工夫,堆積如山的磚頭、混凝土塊等建築垃圾,就被它“嚼”成了細小的顆粒。技術人員介紹說,這種顆粒可以用來鋪路。陳游標當即以300萬元一臺的高價,從柏林引進了10臺建築垃圾粉碎裝置。
陳游標稱這種流水線裝置為“變形金鋼”,因為無論是殘缺的方塊磚、圓石子、不成型的混凝土渣,這傢伙來者不拒,只要投入它的大“口”,全部都能變成小顆粒。
接下來,陳游標開始向修路單位推銷他手中的建築垃圾顆粒,起初人家還半信半疑,讓他先放些貨試試。當了解到這種環保建材的妙處後,客戶們不僅當場付清貨款,還急不可耐地向他下了大訂單。原來,他們以前鋪設路基時用的都是碎石子,每噸的價格為130——140元,而用陳游標提供的新型材料,每噸才30元。此外,碎石子都是通過開山炸石產生的,取材的同時就在破壞生態環境,採用陳游標的產品做路基,不僅質量過硬,而且很環保。
廢墟變金礦。身價上百億
2004年7月1日,為保護土地資源,國家頒發了不許使用實心粘土磚的禁令。這讓許多磚廠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要麼關門大吉,要麼改用替代原料——採用石粉、沙子、石灰、粉煤灰等制磚,但這些原料不易找到且成本過高。這時,陳游標放出了一條喜訊:用建築垃圾也能生產出經久耐用的磚塊,並且是環保型的。
原來,禁止挖土燒磚的條規剛一出來,陳游標就開始動腦筋改進他的機械裝置,一番努力後,他如願以償,讓“變形金鋼”除了會生產小顆粒外,還能吐出細碎的粉末。他把這些深加工出來的粉末狀建築垃圾,以不菲的價格賣給了制磚企業。
陳游標提供的建築垃圾粉末在價格上遠遠低於混凝土、白灰等,很快便取代了別的制磚原料,成為制磚企業的新寵。從此,陳游標賣出去的一車車粉沫變成了一車車環保磚、空心磚、馬路花磚、人行道磚、綠化帶磚……經相關部門檢測,這些新型環保磚不僅質量完全達標,使用壽命甚至比傳統的紅磚還要長,卻比前者減輕了20%。
此後,許多環保磚廠追著陳游標要生產原料,公路施工單位的催貨電話也令他應接不暇。
2005年2月,陳游標創辦了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綠色經濟。隨後,他又將拆遷房屋這一迴圈經濟模式,移植到廢舊汽車、家電、生產裝置等方面,比如,報廢車胎可以在清洗,切塊,成粉後,做成農用車胎或塑膠跑道等。從此,在陳游標眼裡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
因“黃埔”是國內第一家高科技環保拆除公司,他接到的拆除工程也越來越大:北京長安街擴寬專案中的拆除工程、曾發生火災的央視大樓拆除工程,都是陳游標的公司做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長跑橡膠賽道,也是由他用“廢品”加工而成。
不斷擴充套件的市場,為陳游標帶來了巨大收益,他的個人財富滾雪球般不斷鼓脹。躋身富人階層後,陳游標沒有忘記回報社會,在捐款和救災方面屢現“大手筆”。汶川大地震,他以1。81億元人民幣的捐贈額將“中國首善”頭銜納入囊中。2010年9月5日,陳游標在其公司官網掛出致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宣佈自己去世後將向慈善機構捐出全部財產。有人估算,當時在全國十多個城市陳游標有600多臺大型裝置,在北京、上海、香港、南京等地購置有辦公樓,再加上其它固定資產和現金一起,大約有50多億元。
陳游標的善舉,也為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因“黃埔”名氣很大,加上陳游標與人為善的品格贏得了無數人的敬重,尤其2012年以來,他接到的拆除工程越來越多。
2014年,他正在做的拆除專案是上海寶鋼、南京鋼鐵廠,還有河南的水泥廠,天津的化工廠,重慶的水力發電廠,都在做拆除。
專家預測,在未來30年間,將出現“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垃圾處理”位居第二。如今,儘管陳游標的公司已成為擁有4000多名員工、業務做遍全國的大企業,其個人資產超過90億元,但他仍不滿足,最近又不惜重金從國外聘請專家團進駐“黃埔”,力圖通過技術攻關,把建築垃圾的再生利用率提高到100%,從廢墟中提煉出更多的“金子”,讓城市變得更美好!
成功的企業家故事篇3:吳蘊初
1923年的春天,上海聚豐園裡,環境雅緻,空氣清新。而立之年的吳蘊初揣著他精心研製的晶瑩小顆粒靜靜等著一個人。這個人叫王東園,是張崇新醬園的推銷員。而張崇新醬園的老闆張逸雲,則是吳蘊初最想結識的那個人,也正是他,為後來“天廚”的誕生,助了一臂之力。
1906年的黃浦江、外白渡橋邊,時常蹲坐著一個衣衫單薄的少年。少年發現有人力車輛或者驢馬車通過時,都會奔上去幫人拉推,以得幾文錢回謝。這位少年就是還在上海兵工學堂化學專業讀書的吳蘊初,他同時還兼任兵工學堂附屬小學的算術老師。如此刻苦努力,只為兌現自己當初對父親的承諾,“自立並補貼一些家用”。這樣的生活,他堅持了六年。這種奮發向上、吃苦耐勞而又恪守信用的品格,他堅守了一生。而兵工學堂化學專業的學習,則為他一生的事業開啟了最初的源泉。
化學專業的高材生,漢陽鐵廠小試牛刀
從兵工學堂畢業之後,吳蘊初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被恩師杜博推薦到漢陽鐵廠做化驗師。這份工作收入穩定,清閒易操作,在別人的眼裡算得上是一份很好的門路。然而,二十歲的吳蘊初,此時想要的並不是安穩的生活,即便是錦衣玉食也填充不了自己內心一腔的報國夢。於是,1915年的冬天,他在“實業夢”的驅使下,離開漢陽鐵廠,前往天津,準備參與籌辦硝鹼公司。可惜,事與願違,等他不遠千里趕到天津時,得到的卻是“股東們不幹了”的訊息。這時的吳蘊初已身無分文,苦不堪言。
此時的漢陽鐵廠決定試製在國際上用於築爐的效能很好的矽磚與錳磚。可這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廠內的技術人員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理出頭緒。無奈,他們向剛從天津回來的吳蘊初發出了邀請。
吳蘊初是躊躇滿志的,雖然他並未研製過此類化學物質。可憑藉化學知識與素養,以及自己執著的性格特點和強國之夢,他接下了這個擔子。吳蘊初的選擇是對的,那個黃浦江邊賣苦力的少年的倔強勁兒在這個二十五歲青年的體內再度重現。他查閱資料、分析資料、總結技術條件……。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刻苦鑽研,終於親手試製了矽磚與錳磚,這在中國人之中,還是首例。
頓時,吳蘊初聲名鵲起。開始有一些廠家邀請他入夥或者與之合夥做生意。漢陽兵工廠聘他為製藥課的課長,還授予少校軍銜。同時,他接受了漢口燮昌火柴廠的老闆宋偉臣的邀請,與之合辦一個硝鹼公司,由宋偉臣出資,他出技術並任總工程師兼廠長,利用兵工廠的廢液生產氯酸鉀。
二十五歲的吳蘊初身兼三職,開始在自己希望的道路上跨越有力的步伐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悄悄誕生了。
微小顆粒引發創業靈感,巧妙“邂逅”資深投資者
在外貨中找出創業點,在當時的中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21年的中國和世界都是那樣的動盪不安。吳蘊初和劉鴻生共同創辦的新熾昌牛皮膠廠面臨著山窮水盡的境地。劉鴻生另創新業,吳蘊初一人難以抵擋企業衰勢。他開始在外貨中尋找機會。
研究之後,他選中了日本的原包裝產品“味の素”。這種產品最容易得利,因為它是人們一日三餐中很理想的調料。有錢人的山珍海味需要它,吃不起山珍海味的廣大貧苦百姓也需要它,一碗素湯,一碟兒青菜,只需放上那麼幾粒,就似魔幻般產生了奇效。然而,想要做這個微小顆粒的生意,首先必須知道它是怎麼做成的。這個時候吳蘊初的化學素養又派上了用場。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鑽研這小小顆粒的研究方法了。
沒有實驗室,就在自己的家裡研製;缺少助手,自己的妻子來擔任。三十歲的吳蘊初在創造和鑽研方面絲毫不減當年的激情。他要把“味の素”中最關鍵的哥羅登酸鈉提取出來,再加工製作,做成優質的“國產”化學調味品。這個化學專業的高材生,終究是值得驕傲的,經歷過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他終於把晶瑩剔透的小顆粒捧在了手心裡。
有了成功試製的小顆粒,如何才能使其轉化為生產力呢?資金、廠房還有裝置開始困擾他。吳蘊初明白單憑自己的力量,要把這個產品生產出來,投放到市場中,實在是太難了,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可靠的合夥人。
張崇新醬園的推銷員王東園成為了他在尋找合夥人的道路上的一個合適的人選。如何使他注意到自己的這顆微小的小顆粒?聰明的吳蘊初選擇了“欲擒故縱”。他坐在“聚豐園”裡,細細品味著自己的小顆粒帶來的美味,還頻頻咋舌,惹得王東園忍不住上前探問。“你嚐嚐”,吳蘊初微笑著將東西推薦給這個精明的推銷員。果不其然,王東園品後讚不絕口,連聲叫好,知道吳蘊初乃是熾昌的廠長後,更是驚奇不已。兩人相談甚歡,在聽到吳蘊初嘆息缺乏資金時,王東園主動提出介紹他的老闆張逸雲與之合作。
張逸雲是一位寬厚熱誠的實業家,他爽快正派、有膽有識。兩人一見如故,一拍即合,決定共辦一個生產如同“味の素”一般的調味品廠。於是,調味之精華“味精”、佛手為圖示的“天廚”誕生了。
好風憑藉力,天原天盛齊誕生
天廚廠從幾顆微粒變成了大廠,為他的股東們特別是為吳蘊初創造了可貴的財富。這些財富在吳蘊初的支配下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佛手味精大量生產,自然所需原料也隨之猛增,這也就越發顯出原料的重要性了。吳蘊初製造味精的原料,主要是麵筋,其次是鹽酸。麵筋的來源,除紡織廠供應外,還有自己的澱粉廠,都是就地取材,數量上也能得到保證,是不成問題的了。主要的不成問題,次要的有了問題,也就上升為主要了。當時國內根本沒有生產鹽酸的廠家,國內用鹽酸基本上靠從日本進口,價格自然十分昂貴,日商也往往用此鉗制中國的民族企業。正因為這樣,早在1926年吳蘊初就很想辦個電解食鹽廠生產鹽酸,為國家增添個化學工業專案,擺脫日商的鉗制,甚至將日貨擠出中國。但當時因制酸耗費的資金太多,他那時只是想想罷了,要去做卻絲毫沒有經濟能力。如今,有“天廚”做後盾,辦廠的條件已具備了。
有了自己的鹽酸,不但自己用起來方便保險,節省資金不說,還可以掙脫國內一些廠家所受的日貨控制與盤剝。有此種種,吳蘊初便決心將電解廠辦起來。可是做起來也不容易,儘管理論上已經掌握,可是理論到實際還有段距離,但是吳蘊初決心辦起來,金錢他毫不吝惜,投到科學實驗裡,失敗了也值得,精力也是如此。於是他便開始收集材料研究了起來。或是痴心感動了上天,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出現了:越南有個法國人辦的鹽酸廠,由於經營不好,剛剛倒閉。一聞此信吳蘊初抓住良機不放,當即上路,千里迢迢地趕到了越南的海防,親自仔細地考察了那個廠的裝置狀況,對那些機器的效能、使用期等要點一一做了確認:電解槽是美國產的,機器是法國造的,在當時稱得上一流,且使用時間也不長,產品的質量也基本上與日本的相當。自是更加喜出望外。經與那法國人磋商,以九萬銀元的價格購下了這全套裝置。機器尚未到達時,吳蘊初便先期趕回,迅即集資二十萬,在上海周家橋購置了地皮,建起了廠房。還是廠名先行,因其是為天廚味精廠提供原料的,故吳蘊初為它取名為“天原電化廠”。且“天原”還有天府樂原之解,響亮而吉祥。
然而,天原盛裝鹽酸的“鹽酸甏”是日產。價格昂貴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抵制日貨不徹底,如味精,必須全部原料都能自產自給才行。可生產耐酸陶,也不是很容易的,不像一般改變一下工藝就可的新式陶製品,那要有科學研究的引數在內的。吳蘊初硬是憑他的化學基礎與曾制過矽磚、錳磚的經驗很快地“啃”下了這塊“骨頭”。于歸國的當年,即1934年即著手實施;在龍華濟公灘購了地皮,親自帶人由廠房到裝置全部自行設計製造出來;聘請了曾多年從事製陶業的李思敬擔任廠長。幾個月後,1935年初,便正式投產了。窯爐是新式的,機器是攪拌擠壓機,原料是取自天然的著名的宜興陶土,整體生產方式為半機械半人力的組合。初始時月產量為二十至二十四噸,產品除滿足天原的需用外,還銷往國內的化工廠與軍工廠。廠名仍是吳蘊初的巧思,以產天原產品盛器為因,取做“天盛”。當諸多遊商打快拳似地逐利於淺層經營時,吳蘊初立足長遠,出發點高出一籌,踏踏實實地構築著基礎化學工業。不斷向深層探求,以“天盛”又為國家填補了一項化學陶器的空白。天廚——天原——天盛,如同化學的連鎖反應方程式一般,互為動因與補充,形成一個完善的天字號系列。
達者兼濟天下,盡心效家邦的味精大王
天原天盛成立之後,吳蘊初又相繼創辦了另外兩個天字號的化工廠“天利和天山”。此時的吳蘊初已經不再是那個受祖父格外憐愛的孩童,也不再是黃浦江邊那個賣苦力的少年,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實業家和化學家。他的堅持和勤奮,成就了他一生的夢想,抵制外貨,提倡國貨,實業救國。
1928年,天廚廠為他和他的同伴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足夠”的標準,這個清貧出身的實業家毫不猶豫地拿出資金組建了“中華工業化學研究所”,自任董事長,研究化工產品與接受化學研究的專案委託,兼培育化工人才。隨後,研究所又與“中華化學工業會”合併,吳蘊初為副理事長。
1931年.他又積極成立了“清寒教育基金委員會”,由他拿出五萬元作為基金,聘請幾位化學界人士為委員。同時又在滬江大學化學系設立化學獎金,獎勵學習優秀的學生;為中華職業教育社投資捐辦了理化教室。由基金會主持每年對大學化學系一年級學生與高中一年級學生分別考試,從中選出十餘名優秀者發給獎學金,發給相當於一個大學生每年平均費用,標準三百元。獲得這種獎金的多為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有的因一直保持在校的優異成績,這種獎金只於一年級時獲准資格便可一直領到畢業。為了鼓勵寒門學子,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專利所得,並以此為樂。
1933年,張逸雲病故。可惜這位智達見明又寬厚的企業家不壽,而子女又因紈絝而驕奢,墮入了“富不及三代”的悲慘邏輯之中,恣意揮霍了起來。天廚幾乎被其掏空一半,吳蘊初為顧全大局,於1935年將天廚改為有限公司,清產作價,資本已由1928年的十萬增至二百萬利潤分紅在外。在吳蘊初的主張下,由這兩百萬之中,提取出二十萬元,即總資本的十分之一,一律以新公司股票的形式依照進廠先後與所得薪水累計數按比例發給每一個職員與工人。早在1928年,吳蘊初就主張“放棄專利”,此舉更是將那可觀的一大發明權報酬獻給了社會。
內戰爆發後,吳蘊初謝絕了蔣委員長的“經濟部部長”的承諾,在上清寺的和桂園受到了毛澤東的親切接見。1950年,吳蘊初由香港乘船抵達重慶,幾天後在錢昌煦的引薦下在中南海拜見了周恩來。
吳蘊初回上海不久,就被任命為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工商聯副主任以及化學工業同業工會主任委員;不久,又增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總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這個出生於1894年的江蘇嘉定的“細娃貴崽”,成了口中以及人民心中名副其實的“味精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