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入學心理狀態指南
由於不熟悉大學生活,很多大一新生在入學之初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時間長了就會發現這些只是小問題。小編在這裡整理了大學新生入學指南,希望能幫到您。
做好心理調適 迎接大學生活
儘快走出學業迷茫
據北師大心理學學院院長許燕介紹,準備進入大學的新生一般不瞭解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學習方式有著質的區別,入校後有可能出現諸多的不適應。首先是對大學學習方式不瞭解。形象地說,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是被“老師抱著走”,教學是滿堂灌,更多的是記、背、考的學習。而大學強調學習動機和主動性,老師只是對難點、重點、國際前沿和實踐應用等進行引導,不再照本宣科,課堂教學中有60%的是課本之外的知識。其次,大學教育不是等待老師提供答案,更多的是對思維能力的培養,包括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創新的思維去汲取知識,去發現尚需求解的未知。這才是大學培養人才的真諦。其三,在許多重點高校,由於“尖子碰尖子”,過去的一些優秀學生的成績排位會產生巨大落差,並隨之產生心理失衡,引發對自信心的挑戰。部分新生因學習成績下降而引發自卑、悲觀,甚至出現逃課、退學等現象。這是大學新生進校普遍需要接受的心理考驗。
大學新生常見四種困難及應對方式
難題一、去食堂
走進大學食堂,很多新同學看著一樣樣的飯菜,不知如何選擇:西紅柿還是黃瓜?麵條還是米飯?饅頭要買幾個……不少同學都會被這些“難”住,還有的同學倒是方便,看著喜歡的就買,一頓晚飯要買三、四種菜,吃不完都浪費掉。
還有的同學習慣了在家中安靜地吃飯,坐在學校大餐廳裡,怎麼也吃不下去,惟恐別人看到自己的“吃相”,這種難題在女生中比較普遍。
難題二、開啟水
大學裡每人發一個暖水瓶,每天定時供應熱水,大一新生打水,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摔了暖水瓶燙傷人。有的新同學看到打水要做出如此大“犧牲”,提到打水就緊張,其實打水之前先檢查一下暖水瓶底部是否牢固,打水時先將陳水倒出,再接開水,基本可以避開危險。
難題三、穿衣服
從來沒有為穿衣發愁的學生,剛入學也遇到了難題:有的同學發現天氣沒個準兒,不知道該穿些啥,不是冷了、就是熱了。這樣的同學可以從報紙或電視上提前瞭解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服。
難題四、買東西
雖然很多大一新生都是花錢高手,可是到了學校卻遇到了問題:手裡有錢,可不知該去哪裡買?結果經常有新同學被上門推銷的狠騙一把,這主要是因為初來乍到,不熟悉環境。同學們可以跟高年級的師兄師姐諮詢,他們會告訴你哪裡東西便宜,哪個小店東西全。
調整心態融進大學生活
新生產生心理困擾,甚至影響到同學關係—這是新生從憧憬到成熟的一個必經階段。
許多新生缺乏學習原動力:有的中學時代為高考而學目標很明確,一旦進入大學,就不知道為何要學習;有的因迫於家長壓力選擇熱門專業,或是服從調劑等原因,對所選專業不感興趣;有的覺得畢業後的出路主要靠關係,在校成績的好壞不能決定未來;有的在高中階段成績優異,可到了大學優秀者更多,不免自暴自棄……考上大學只是人生馬拉松的一個階段性起點,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對大學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合理的規劃。大學更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學與不學完全在於學生自己,不能再像高中那樣等、靠、要,學生應該加強自我監督和自我管理,主動向老師請教,同時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看待比自己優秀的同學,把心態放平和。
讀大學是很多人獨立生活的起點,建立健康的群體意識和和諧的人際關係很重要。“太自私了”、“太難相處了”……一味地抱怨別人和慨嘆世態並不能幫助找到建立人際關係的捷徑,大學生應該把時間花在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上面。在宿舍、班級、社團……等人際環境中,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寬容、忍讓、關心,學會求同存異,不以個人的好惡為評價標準,更不能把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人,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在生活方面,應努力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從小事做起,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合理開支,勤儉節約,在生活中避免互相攀比。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認識幾名學長學姐,多向他們請教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問題,也能對更快更好融入新的生活起到催化劑作用。
似曾相識,卻又全然不同,大學新生需要適應和麵對的,遠遠超過曾經的預想。機遇和挑戰並存,壓力與希望同在,只有提高自身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大學新生才能儘快為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準備,在大學階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