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如何做人

  做一個好人,尤其是做一個世情通達的人,未必就要練拳,但是練一手好拳,尤其是練好太極拳,則必須過好人這一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練太極,練出一種好心態--- 練拳與做人同理,首忌輕浮,重一個“穩”字,立場要穩定,言行要穩重;又忌歪邪,要行正道,挺直脊樑,剛正不阿;再忌目光短小,宜心胸開闊,眼光遠大;更忌心態失衡,當求一顆善良、平和的心。

  這“四忌”把練拳的要領與做人的準則結合得天衣無縫。

  若把拳理拳法之要求運用於日常的人格品性修養,修煉出“四心”,即:一顆不圖名利的平常心、豁達大度的寬容心、無煩無憂的輕鬆心和積極健康的樂觀心,有了這樣一種好心態,就會笑對人生……

  練拳與做人

  做一個好人,尤其是做一個世情通達的人,未必就要練拳,但是練一手好拳,尤其是練好太極拳,則必須過好人這一關。頭一句話人人都明白,後一句話對多數練拳者來說未必都深明其意。

  憑心而論,社會上練太極拳的人不少,而真有工夫的卻不多,要說以功力給人以感染、啟發和帶動的那就是更少了。究其原因,並不複雜,在太極拳運動中,有些是對太極拳認識不足,練中不得要領或缺乏熱心和信心。使功夫都落在了時間上,可也有些人卻是受了武術界舊傳統勢力的影響,滋生了一些社會不認可、與現實不合拍而又有自我約束的江湖習氣。

  一種表現是拉幫結派,自我封閉。這種習氣有史以來就得不到贊成,既限制了拳藝,又障礙了人氣,可當前卻仍被某些練拳者奉為練拳命脈。再一種表現是自我吹噓,看不起他人,一言一行霸氣十足,孰不知,不管練拳還是做人,這都是致命的弱點,有些人卻樂此不疲。

  還有一種表現,是談拳必動手,動手必爭高低,以成敗論英雄。拳腳功夫在做人做事方面本是雕蟲小技,也是武學之末,然而不少人誤判本末,認小為大,跳不出去。從發展趨勢上看,這三種習氣根深蒂固,困擾了相當一部分人,練來練去,功夫沒上身,習氣卻到了手,除去練場擺形式,人場講拳道之外,對怎樣做人,如何處事不予理會。既然練太極拳不研究做人,人也就很難見到太極拳的真面目了。

  從太極拳理練法、用法,我們可以推論:太極拳的創造者絕非一介武夫,必是對社會和自然界都有切身感悟、對駕馭自我有極深造詣的人。練太極拳光在手腳上認勁,下的功夫在大,也是手腳功夫,對於博大精深的太極拳而言,皮毛而已。

  人嘛,首先是如何做人的問題。當然,你不想在某一方面有什麼成就的話,你隨便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都行,做到什麼品位那是你自己的事,干擾了自己,由你自己品味,干擾了別人會有法律追究,可你要想練好太極拳,如何做人就是一個必定的條件,練拳的成就和你做人的品位直接有關。

  中華武術講武德,這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武學的滲透,任何拳種都對練習者有如何做人的要求。而太極拳在這方面與其他攻擊性拳種尤其不同。試看在其它拳種中,確實不乏武德高尚之人,但也有不少心懷殺機、以武欺人者練的武藝高強。

  而在練太極拳習練者中是絕對出不了這種情況,因為假若心態不正,練來練去,除得些技巧外,路都上不了,根本就成不了氣候,太極拳前輩都有這樣的感嘆:越練越覺得高深,幾十年下來仍覺得學不透。

  這是實言,太極拳如拳中“周易”,其裡蘊藏著精華,你感悟越深,則發現越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入其表,只見其形;入其內,可覺其質;入其髓,方顯其神。從拳類的功能來看,太極拳可以說是武學的傑出代表。

  我敢肯定說,太極拳不但使人健身,還使人健心,不但能改善人的生理,還能改善人的心理。就做人而言,不練此拳也罷,練此拳肯定有利無弊;就練拳而言,不講功夫也罷,要想練出真功夫來,還非的講究如何做人不可。

  如兩者兼而顧之,不但是練拳不誤做人,做人不誤練拳,還將拳促人生,人助拳功,可謂兩全其美。你只要朝著這一方向前進,那麼,有一份努力就會有一份收穫,即使成不了大師,至少能做到瀟灑人生,言談舉止有方寸,應人處事放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