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大全集

  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琴

  琴棋書畫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色彩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琴棋書畫均起源於文獻所稱的“三皇五帝”時期

  琴瑟,據文獻記載,伏羲發明琴瑟。琴瑟均由梧桐木製成,帶有空腔,絲繩為弦。琴初為五絃,後改為七絃;瑟二十五絃。由弦數可知瑟的體積比琴大。琴瑟的主要區別在於演奏的場合不同。琴用於在貴賓面前彈撥,客人不說話,全神貫注地看彈琴和聽琴聲。這是正式的音樂會場合。瑟用於背景音樂的彈奏。瑟被置於屏風後面,客人圍著桌案坐,在音樂聲中邊閒談、邊吃喝。這是社交性場合。

  當然,琴與瑟可以聯合起來演奏,琴在臺前,面對賓客;瑟在臺後;琴離客人近;瑟離客人遠;琴師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師則可以是老年男子。琴瑟開彈前,先有鼓點聲,以示引導。古人發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順暢陰陽之氣和純潔人心。所以琴瑟的發明地點在伏羲之都,今河南省淮陽市。

  -棋

  圍棋,據文獻記載,堯舜發明圍棋。圍棋古稱“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而名稱“圍棋”的含義是“一種以包圍和反包圍戰術決出勝負的棋戲”。圍棋反映的是中原龍山文化時代開發魯西豫東地區的歷史。今日富饒廣闊、人口密集的黃淮海平原,在以前,是一片大沼澤區,即《山海經》所稱的“大荒”,基本上無人居住。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欣賞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1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2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3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4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5

  從2600 BC開始,大汶口文化居民從東邊進入此區,原紅山文化居民從北邊進入此區,仰韶文化居民從西邊進入此區,良渚文化居民從南邊進入此區。各地移民湧入無人區之初,因為空地很多,基本上都在埋頭圈地,相互之間沒有衝突。這就像圍棋開局之初,雙方各自搶佔實地。隨著移民的增加,無主的空地越來越少,各族群的居地也開始相互接壤,甚至交錯,造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複雜局面,為了鞏固地盤和擴大生存空間,各族群之間展開了包圍與反包圍、吞併與反吞併的實力對實力、智力對智力的長期較量,較量的基本原則是以多勝勝少,靠區域性的人數優勢,靠圍毆來決定人地的歸屬現代農村兩個村莊間的土地糾紛,也是靠械鬥解決,人數多的大村有較多勝算。這正是圍棋的基本博弈方法。圍棋有別於象棋的一大特色是它的棋子沒有身份、地位的差別,這正是移民世界的特徵。在當今的移民國家美國,每年有數以千、萬計的各國移民湧入,這些移民原來的身份各不相同,到了美國以後就都一樣了,將軍會和小販在一個餐館洗盤子,因為他們都是移民。所以,圍棋是對魯西豫東地區初期歷史的模擬,是中原文化中的歷史記憶,是用娛樂形式重溫當年的智力、實力的激烈較量過程。古文獻稱堯舜發明圍棋的目的是要安撫他們各自的嫡長子丹朱和商均,因為實行禪讓制度的緣故,他們不能登上帝位、親演國家歷史,故用圍棋來模擬演化國家歷史,以滿足他們心中的慾望。若以堯舜居住的地點作為圍棋誕生的地點,那麼這個地點就是今山西省臨汾市。

  -書

  書法是漢字文化圈裡獨有的藝術形態。書法產生於漢字發明之後。據文獻記載,漢字是由黃帝2337 BC-2307 BC的史官倉頡發明的。漢字發明的可能地點有三個:山東日照兩城鎮、曲阜、新鄭,最有可能是曲阜。因此,漢字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必然出現在2300 BC以後,地點是在中原地區。

  -畫

  繪畫產生於文字發明之前,也可能和書法同時出現古人說“書畫同源”。文獻最早提到的專業畫家是帝舜2162 BC-2110 BC的妹妹“夥首”。如果以“夥首”作為繪畫藝術產生的標誌,那麼她生活的時代可能晚了一些,晚於漢字的發明200年。且其生活的地點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