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國學經典有感

  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內容豐富全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炎黃子孫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家園。國學經典則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中國人的文化根基,是中華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誦讀國學經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涵養民族修為,承繼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現代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這是儒家最經典的一句話,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人,只有不斷地學習,自己才會完善。在社會不斷進步、競爭一天比一天激烈的今天,你不好好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必然會被社會淘汰。 “學”要學的精,“學”要學老,學到底。只有堅持到底才會得到勝利;只有學以致用,為我所用,才算是真正的學。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告誡人們: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荒廢在於貪玩嬉戲。成功在於多思而慎行,毀滅於隨心所欲。古今中外,古往今來,多少成就事業的人來自於“業精於勤”——美國作家海明威成名了,但他還是給自己規定了每天的寫作字數。這種寫作上的“勤”,使他寫出了《老人與海》等不朽著作;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勤”,造就了《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那樣的偉大文學家,造就了鐳元素髮現者居里夫人那樣的偉大科學家,造就了油畫《蒙娜麗莎》的作者達·芬奇那樣的偉大畫家……又有多少成就事業的人來自於“業荒於嬉”,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思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師德是師業之魂——教師一定要修好社會公德,堅守職業道德,科學嚴謹、認真求實;為人坦蕩、光明正大、誠實守信,先人後己;廉潔奉公,端莊穩重,平易近人;知識豐富、語言生動、儀表整齊、舉止文明,以實際行動感召、帶動和影響廣大學生,要以大愛之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迫別人幹;不能把學生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更不能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出氣筒。因而,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樹立師表形象。師德是師才之本——“師德養人,師才育人;德才兼備方為社會棟樑。”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怎樣處事,怎樣做人。師德是師風之根——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笑一顰、一喜一怒都無聲無息地影響著學生。良好的師德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一種良好的習慣,是保證我們教育百年樹人最重要的根。

  總之,通過學習,我收穫頗豐。我由衷地、感慨地說真不愧為是“國學經典”。它教人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遵循客觀規律、如何獲得快樂、如何構建和諧……今後,要把“國學經典”中精髓理念融入於工作和學習中,深刻牢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能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篇二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但是,孔子本人並沒有提出這一名稱,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學經驗時,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於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稱。實施因材施教原則的關鍵在於對學生要有深刻、全面的瞭解,正確把握學生的特點。孔子十分留意觀察、瞭解學生,對學生的個性、特長、優缺點了如指掌。然後,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和教學,對於學生所問的同一題目,常因發問者的個性、需要而給予不同的問答。如《論語先進》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孔子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 季氏》孔子還答應或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專長。在他的學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 先進》但孔子在培養學生個性方面,還是傾向於培養"恭敬","溫順"的個性。

  二、啟發誘導

  孔子教學的基本方法是啟發誘導,他以為把握知識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索領會的過程,因此他在教學實踐中特別重視學生的主動性題目。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啟發一詞也由此而來。宋代朱熹對這句話做了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進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開其意","達其辭"。"憤"、"悱"站在教師的角度講是啟發的契機條件,"舉一反三"是啟發的結果。站在學生角度看"憤"、"悱"是能"思","舉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啟之待時,因勢而利導,"引而不發,躍如也。"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孔子以為,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須瞭解學生的熟悉規律,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他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教師要做不失言的智者,這樣才能使學生聞一知二,聞一知十,既能主動獲取知識,又能發展思維能力。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講究教育教學方法,這是教師必備的一種品質。正如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遂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 子罕》。善於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上有"欲罷不能"之勢,說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強。

  三、學思結合

  孔子一向誇大學思結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為政》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泛而不實。這種見解符合人的熟悉規律,已初步揭示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孔子誇大學的重要性,反對思而不學。他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這說明學習是思考的基礎,離開學習往思考,其結果必然徒勞無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調思考的重要性,反對學而不思。他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 季氏》,主張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 極力反對"饜飫終日,無所專心"《論語 陽貨》。孔子的學有方向,先是學德,次是學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與行結合,思與社會生活結合。學,不是漫無邊際的學;思,不是漫無邊際的思。學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領悟孔子學思結合的真諦。

  四、學以致用

  孔子很誇大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 子路》。也就是說,儘管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但叫他往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往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據《雍也》載,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又問:"賜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再問:"求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意思是說他的學生有的果斷,有的通達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藝,這對於治理政事會有什麼困難呢?孔子培養學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練習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留意學用結合、言行相符。

  五、學而時習

  孔子在《論語》的第一句話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 學而》意思是說,學習了,然後再經常溫習、練習、實習,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技能,獲得了成果,內心感到快樂與滿足,不也令人喜悅麼?孔子還說:"溫故而知新"。意思是說,溫習舊的知識而從中獲得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涉及到新舊知識關係的看法,是符合教學規律的。孔子以為學習靠多聞多見,往偽存真。他說:"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論語 述而》,多聽多看,廣於見聞,即認真學習,對於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往做,只是謹慎地說已經明白的道理,做已經明白的事情,就可以減少怨尤和造成遺憾。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覆地學習實踐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融會貫通了,便可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從已知探未知。故,學而時習之。

  讓我們一起為弘揚國學而努力吧。

  篇三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

  “長襲宿收,風神凝遠,制行峻潔,望而知其為貴介公子”。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線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中國的國學就具備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國學經典中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曆史智慧的精髓,構成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維繫著中華文化之根。

  “國學”一詞,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國故論衡》及《國學概論》的演講,它以先秦經典和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以及歷代史學等內容,形成了恢巨集的“經”、“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內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國學智慧涵蓋了“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偈語、禪機、二十四史、唐詩、宋詞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萬億卷帙的古代文獻,體現了中國人對於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國學體系以“儒”、“釋”、“道”三家學問為主幹,又分為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餚、民俗、婚喪和禮儀等支脈,為青少年汲取知識,瞭解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渠道。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曆朝歷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影響頗深。對於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復興也起著重大的作用。作為炎黃子孫。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瞭解和熟悉國學,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時常充盈在心田,通過學習國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積極向上世界觀。

  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瞭解和熟悉國學,根據國學所倡導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齊家”,成為一個品質高尚、行為規矩的人,對國家和社會都能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推廣國學關係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係到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學的精髓是“天人合一”,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這又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