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品國學的心得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以下小編整理的讀經典品國學,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讀經典品國學範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已傳承了千年!

  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在浩瀚的國學寶庫中,《弟子規》無疑是一朵奇葩。《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它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弟子規》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教以應該怎樣待人處世。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之根白;貪嗔痴慢,人心墮落之原因,皆在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弟子規》這本書,正是從根本出發,明倫教孝,務其根本。

  《弟子規》沒做到,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智慧!類似《弟子規》這樣的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更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還記得精忠報國的岳飛,力抗金兵,保家衛國,即使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卻依然誦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民族氣概。還記得一代梟雄曹操,東臨碣石,釃酒臨江,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鬚髮,仍舊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懷好歌。還記得亂世漂泊的李清照,將國家之恨紡成染柳煙濃,吹梅笛怨的哀愁,縱然席捲西風,瘦比黃花,仍舊吟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東江。”的豪言壯語!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裡,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的經典,華美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華夏文化,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讀經典品國學範文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蒙學著作。它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琅琅上口,家喻戶曉。這裡面蘊含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被歷代人們奉為經典流傳至今。

  《三字經》通過大量典故、故事,闡述了豐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最近,我又找來這本書,細細的讀了起來。收穫很大,受益匪淺,終於明白了古人為什麼說讀了三字經,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了。它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並極具教育意義。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講得是孫敬和蘇秦刻苦學習的故事。孫敬年少好學,讀書時,時間長了,不免偶爾打起瞌睡。於是,他每次讀書時都會找根繩子,上邊拴在房粱上,下邊就跟自己的辮子拴在一起。這樣,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髮,一疼就會趕走睡意。這樣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終於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學問家。蘇秦是洛陽人。他自小發憤讀書,鑽研兵法,每次讀書都讀到半夜,又累又困,於是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有時候都刺出血了,雖然很疼,但是這樣卻有了精神,就能接著讀下去。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淵博多了。孫敬和蘇秦他們都不用別人的督促,自己堅持學習。十年寒窗無人識,一舉成名天下知。“頭懸樑,錐刺骨。”這是《三字經》中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我們的國學經典故事來教育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為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其中講的小黃香,是漢代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少年,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現在的許多學生家境優越,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卻不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經常對父母大吵大鬧,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好逸惡勞,學習不努力,喜歡趕時髦,比吃穿。我們要對學生進行愛與感恩教育。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教育學生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感恩社會,愛祖國。教育學生在家要幫助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時時刻刻都牢記在心,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它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我們至聖先祖的教誨。

  讀經典品國學範文3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論和語,論就是議論,語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覺悟。《論語》輯錄了孔子的主要觀點如政治觀點、教育觀點、經濟思想等等。還輯錄了孔子對一些人和事的評價。 《論語》總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三章。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後所作的記錄,有一部分沒有問,就是記下孔子的言論,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是孔子的弟子們回答別人的言論。宋代的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孔子公元前552 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建立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原屬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國的大臣,後遷於魯。孔子出生時家境已經衰落,但他在早年還是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對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十分熟悉。孔子天資聰穎,又極為謙虛好學,故而學識日進。到30 歲左右,已經以博學知名於世,開始招收門徒,傳授《詩》、《書》、《禮》、《樂》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對以前的文化、思想資料進行系統總結,同時也結合春秋後期動盪不安的社會形勢,對一系列倫理道德和社會政治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建立了儒家學派。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簡單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想達到“仁”的標準,就必須“克己復禮”,通過對自己的剋制和約束以提高道德水平,從而符合禮的要求。他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自己要在社會上取得自立,在事業上順暢通過,也要幫助別人做到這樣。孔子的學生概括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體現出一種關懷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義精神。總的來說,孔子將“仁”看作道德的最高準則,也是道德的總體,孔子還提到很多其它道德名目:如忠、孝、義、信、廉、儉等等。但在他看來,這些名目屬於區域性性的東西,能做到某項或幾項,值得肯定,但還不能算是達到“仁”。“仁”的概念在《論語》中出現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關鍵所在。

  孔子把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思想貫徹到政治領域,提出“仁政”的學說。他希望統治者“節用以愛人,使民以時”,反對對人民過份剝削、壓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張。他又希望統治者“為政以德”,反對一味使用嚴刑峻法,而要先用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通過道德感化搞好政治。春秋後期,禮崩樂壞,社會處於大變革的時代。孔子對當時的社會變動感到不滿,希望恢復西周時的禮樂政治。但同時他敢承認:社會政治制度應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損益,進行區域性的修正或改良。

  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相對於天命而言,孔子更加註重人事、強調人的主觀努力,把探討和解決人世問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地位。從總體上說,孔子是尊重理性、否定迷信的,這一特點對數千年以來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產生了重大影響。

  與從政事業相比較,孔子一生在教育領域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春秋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被貴族壟斷。孔子首創私人講學,面向社會廣泛招收學生,通過傳授文化知識來培養從政人才,對隨後的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72 人。這批人在孔子死後繼續遊歷各諸侯國,推動了各國政治體制由貴族制向官僚制的過渡。同時,他們從不同側面發揮孔子思想、傳播古典文獻,為戰國時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孔子通過四五十年的教學實踐,一方面教出許多優秀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另一方面也總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經驗。在教育物件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指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在教學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視啟發式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知識的來源,求知的態度和手段,孔子都作過許多精闢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