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哲學王思想範文
“哲人王”思想是柏拉圖關於政治哲學的核心學說,是柏拉圖在城邦失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改造城邦、建立理想國家的一次偉大嘗試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哲人王”思想是其理論最為核心的學說之一。直至今日,它依舊是哲學家們討論的重要話題。“哲人王”的思想表達了柏拉圖對現實社會政治體制的反思和對未來國家理想模型的預設,理想國正是基於哲人王對至善理念的把握和傳播而構建的。柏拉圖從預設的方式入手,進行論證,並且以比喻和舉例方式向來解釋抽象的理論。因此,從預設入手,可以很快的理解柏拉圖的思想。
一、哲人王思想的基本預設
一對靈魂的假設
基於從畢達哥拉斯學派所承襲而來的“宗教觀”,柏拉圖談“人”的基礎便圍繞著“靈魂”、“肉體”二元論展開。柏拉圖認為,畢氏學派的學說是最能解釋人的“靈魂”與“肉體”衝突的原因。他認為“靈魂”屬“觀念世界”之中,而“肉體”僅存在於“現象世界”之中;靈魂在人的“現世”與肉體結合,從而靈魂便受限於肉體,失去自由追求“真”與“善”的能力,直至人死去。靈魂最終迴歸到觀念世界之中,恢復其本屬於“觀念”之一的原貌與本質。畢氏學派所追求的,便是以苦修的方式,使靈魂與肉身的衝突降到最低,使靈魂儘可能地超脫肉體的束縛,達到超然境界。
柏拉圖明確地指出“靈魂高於肉體”的觀念,然而“人”畢竟不是純理性的動物,肉體有其必需存在的價值。故此,柏拉圖在“人”的“靈魂觀”中延展出他對靈魂特質的假設:靈魂的三個質為:理性、意志或衝動及慾望,此三部份是不可或缺的。當這三個部份“和諧發展”,達到“善”便是一個有完善靈魂的人,這三個特質完善配合便能達到“正義”。簡言之,一個完整的生命,必須是“理性”位於統馭地位,使“意志”或“衝動”的特質表現出正確的“勇氣”,使“慾望”得到“節制”。
二人天生屬性的假設
柏拉圖認為執政者必須為城邦的公眾利益盡最大努力,並且需要公民對城邦有足夠的向心力,所以執政者散佈神話寓言使人相信每個公民皆有“與生俱來”的“神賜”的屬性,他們都是這片大地的兒女,彼此就應該如兄弟姊妹般相親相愛,而且應該同心捍衛自己的母親不受外人侵略和欺侮。
雖然城邦的公民都是神的兒女,但是神明在鑄造他們的時候,卻使用 了不同的材料。神明用黃金鑄造執政者,用白銀鑄造執政者的輔弼,用銅和鐵鑄造農夫和工匠等生產階級。但是由於他們本為同一母親所生,屬金的父母可能會生下屬銀或屬銅屬鐵的小孩,屬銅鐵的父母也可能生下屬金或屬銀的子女。
在這個“神喻”中,人被賦予了不同的“屬性”,有金、銀、銅鐵質的區別,相對的在城邦中也會被賦予不同的階層,扮演不同的角色。柏拉圖將“靈魂三特質”運用到城邦階層的解釋上,國家也如放大的個人,也有靈魂三部份:
1.生產階層銅鐵質之人相當於“慾望”部份,由農、工、商諸類從事生產或供應物資者組成,由於他們缺乏知識,所以必須接受妥善的領導並予以節制。
2.輔助階層銀質之人相當於“意志”或“衝動”部份,由士兵、軍人所組成,以保衛城邦之內外安全。柏拉圖認為除了必要的“勇氣”之外,也必須具備能夠 判斷是非的“知識力”和體能訓練。
3.統治階層金質之人相當於“理性”部份,是治國、領導城邦的角色,基於“理性”和“智慧”,能表現出純粹的知識力與判斷力。其有制定與執行法律的責任與權力,以保證各階層人“各守其份、各司其職”,用其最高的智慧及判斷力,來保衛城邦整體的利益。
柏拉圖認為,唯有“理性”部份作為統治、領導的地位,城邦國家才能免於政治上的不正義。只有“理性”者才能指引城邦國家的發展方向。能夠在各種智慧、體能的教育訓練中,歷經篩選與淘汰之後的人選,必定是瞭解“善”的觀念及生命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家了。這便是柏拉圖從人的“靈魂”與“屬性”觀點出發邏輯推演的必然結果。
二、“哲人王”思想的必然性
一政治成敗決定於統治者的哲學知識
一個完善理想的城邦,是應由“智慧”所領導,即是能夠治理國家、為公民謀取最大利益的“知識”。根據柏拉圖理想國藍圖,“哲人王”自然具備應有哲學知識。哲學家本身追求真理的“愛智”天性是使城邦達到“國泰民安”的必要條件;除此,還要具備誠實、節制、勇敢、正義、強記、氣度恢巨集、公平等特質。在眾多應該具備的特質當中,“哲學知識”是屬最難得的,是使城邦永遠遠離邪惡的關鍵。“哲人王”的“專業技藝”是指當他們經過足夠的訓練,對好的生活有敏銳的知覺,能夠辨別真的“善”和假的“善”,以及達到“至善”的手段。
故此,哲人王的“哲學知識”便也具備了絕對的標準。一個具備真知的人,必能“分辨觀念本身與含有觀念的各種實物,既不把物體看成觀念,也不把觀念看成物體。”所以,哲學家的知識,是其能掌握永久而不變的道理,在多與變的領域中保持清醒的智慧。
柏拉圖根據知識物件的恆久性與現象世界的變動性,提出了著名的“理型論”。他將所有變動事物的原始概念稱為理型,理型是超越時空、恆久不變的,是一切事物存在之“根本”,也是真知的源頭,無法用人的肉體感官去認識,僅能用理性的思想去認知、把握。 二城邦生活的必要
城邦的規模,公民的組成,乃至於公民的城邦生活是建構柏拉圖政治理想藍圖的基本觀念。在城邦思想中,城邦與公民團體二者是平衡的,這也是城邦思想與其他古代國家思想最重要的一點。柏拉圖所謂的城邦是圍繞著公民權概念建立起來的等級社會,所有的公民都有分享城邦的權利,也可理解為“城市國”。所以,“城市國”中的人民自然有著密切的公共生活。柏拉圖談及“國家的起源”時,強調人類相互需要及社會互助的動機,然而人是無法僅靠一己之力來滿足個人的供需,就經濟利益的角度考量,彼此互助,互通有無,以“合作”的方式使所有人或多數人受益,由此聚集形成“團體”便是“國家”,“國家”的概念因此得來。
三、 柏拉圖“哲人王”思想的主要內涵
一正義的個人與社會
“正義”是柏拉圖用來討論個人的理想人格如善、智慧、勇氣、節制等德性和國家理論的基本原則。在《理想國》從蘇格拉底討論“個人的正義”出發,進而探討“國家社會整體的正義”。“正義”對於個人與國家社會,分別指個人的良善品德和公共的良善品德;此兩者“正義”的層次是相同的。對“個人”而言,正義就是每個人都能根據其先天資質與所受的知識或技藝的訓練,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最大“功能”。對國家社會“整體”來說,正義是內部的和諧分工,能夠發揮整體“最高的善”。柏拉圖在哲學上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以最合宜的 “安排”與“調節”,使公民與國家社會都能夠最大利益。柏拉圖如何看待“人”共同的天性與個人的差異以及各階層社會如何分工與專業化能夠達到何種“最大效益”是探究“正義的個人”與“正義的社會”根源的主要脈絡。
二哲學知識的本質與重要性
在蘇格拉底之前的希臘哲學家大多認為“知識”是以“自然哲學”為源頭,探究自然宇宙間的因果關聯及秩序。柏拉圖以著名的“洞穴寓言”作比喻,呈現親眼所見現象世界的“虛幻”與概念世界的“真實”、“永恆” 的差距。“洞穴寓言”推論出多數人對於真實世界的理解,其實是“虛幻”而殘缺的,並且還探討出“什麼是知識” “什麼是真實的知識”。柏拉圖以真理與幻象間的差距為基礎,引述出哲學知識是形而上的“理型”或“理念”,並且知識、真理都必須經由哲學論證的過程;“理念”是有別於具體事物的相對性大小、高矮、冷 熱、善變性,它是固定而普遍的,也正是“知識”的本質。所以人們不應將現象世界的感覺與理念世界的真理混為一談。對於“理念”只能思想無法看見的特質,柏拉圖則解釋“理念”是因邏輯上自圓其說而形成,並非要有事實根據。也就是“知識的可靠性、確定性不是來自世界的規律性,相反,世界的規律性是來自知識本身的邏輯性。
三“哲人王”的訓練
柏拉圖認為正義的國家也同正義的個人一樣具有四種特質,即智慧、意志、節制及正義,國家的領導階層,扮演“智慧”的角色,決定並主宰衛士階層及農工商階層要適當發揮“意志”和“節制”的功能從而使國家“整體”達到和諧,實現“正義”。“正義的性質”與“如何實現正義的途徑”是柏拉圖政治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柏拉圖的國家藍圖中,他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的政體,統治者有智慧、衛士有勇氣、群眾應當節制,使國家及城邦社會達到至善的狀態。帶領國家走向至善,其中“執政者”是柏拉圖最為看重的,柏拉圖認為能掌握純知識即理念世界的真理的哲學家才是執政者的人選。為了呈現掌握知識的重要性,柏拉圖以大量篇幅舉出太陽與善之喻、洞穴寓言、線段比喻、詩人模仿論來論證理念世界與現象世界的差距。唯有認識理念知識的哲學家,才能藉助哲學辯證法領悟真知,而免於陷入虛幻不實的感官世界的 “意見”洪流當中。所以柏拉圖在 《理想國》中提出其“教育”的理念,並提供了一個人從兒童至成人階段的教育模式,來作為使國家三階層發揮應當的“特質”,各安其份, 各司其職的重要的訓練,並從中挑選出作為統治者的人才。
柏拉圖的“教育”理想是針對“培養統治者”而設計的,“教育”的目的,則是產生“哲人王”。在理想國的三個階層群眾、衛士、統治者中,統治者擁有政治權力,衛士則是輔助者,此二者的能力與素養深受柏拉圖重視,除了基本的體能、智力要達到應當的標準外,其性情、道德素養、知識力、判斷力等也必須符合作為一名統治者或衛士的“特質”。為達到目的,柏拉圖提出各項的理想方案,有社會制度面的、有宗教面的、有經濟面、教育面等。依據柏拉圖所提倡的教育原理,教育是啟蒙和引導人靈魂中原有的“潛能教育”,對於統治階層及輔助階層的培養及訓練,分別施以普通教育及高等教育。通過層層訓練、篩選、及考驗最後成為所謂“哲學家國王”的人選者是少之又少。
四共產、共妻之主張
柏拉圖認為人性中的自私必然有害於國家公共利益的追求,倘若統治階層與輔助階層在生活上有私人的財富觀、家庭觀,這些價值觀必然會影響他們對國家社會的付出。柏拉圖認為統治階層的人必須要去除私人財富與家庭的觀念,才可以去私為公。所以柏拉圖提出了共產、共妻制度的主張。
柏拉圖為了嚴防人性的自私心與公共道義的衝突,他認為統治者只有在無私產的情況之下才能做到一心為公,品格也能恆久保持。柏拉圖在討論到各種不正義國家的例子時,強調“財富”是致使國家充滿富人或窮人而致國家危機的原因。寡頭政體的形成,是由於愛好財富的城邦公民惡性競爭財富累積的結果。城邦越是看重錢財與富人,便越會邀請富人擔任執政者,並且用“公共權力”損害或侵犯其他人的公民資格。所以,寡頭政體中一定會存在富人與窮人之間的派系鬥爭和對立。柏拉圖主張共產制度的用意,還是為了將三個階層的人安排“固定的定位”的工作,使三階層人永恆地“各守其份、各司其職”。因此柏拉圖的共產制度,也是“哲人王”思想中“分工原則”是必要的論點提供理論支援。
四、對柏拉圖哲王思想的一般評析
一純哲學知識與實體世界的問題
柏拉圖否定實體世界的價值與意義,對於“何謂知識”始終未有詳細的定義,但他透過許多的辯證和討論,理清了公民對於“知識”的謬誤理解,也建構了著名的“知識論”。依照柏拉圖所描述的真知、真理,“知識”應是具有確實、可靠、不容矛盾,並且是永恆不變的性質。若不具有以上的特質,就稱不上真正的知識。所以,“知識”的物件必定不是我們感官所能接觸到的一切,柏拉圖已將一切“感知”、“感官”、排除在知識之外,並將其視為“意見”。 二“哲人王思想”是哲學上的“冥想”
柏拉圖依據可靠的純理性“知識”建構了一套個人對政治理想的藍圖,“哲人王”思想的層次屬於依理性而建立的“形而上”的思想。由從人性的假設出發,對人的分類、國家階層的安排,連帶地規劃出生育計劃、社會制度、教育計劃來“補充”和“維持”這套思想的可落實性與完美性。柏拉圖基於“重建社會”的正義感,為了掃除社會上一切的罪惡,他以純唯心的哲學知識,辯證出一套在思想上堪稱完美的制度,但是,實際政治與城邦生活大多涉及實體世界與人類現實生活問題,柏拉圖對哲學概念與實體世界之間如何聯絡,未做交代,所以被指為烏托邦思想。柏拉圖在哲學上或純知識上,或許有其價值與貢獻,但對人類實際的政治、社會、或倫理生活,都是無法落實的,因此也就欠缺實踐意義。但他要解決的,卻是政治與哲學知識的相關問題。所以有人批評他的思想,只是“冥想”而已。
三現實生活與完美社會的落差
理想政治或理想社會,是所有思想家關注與討論的共同課題。如果只作為追求的目標是無可厚非的;但如作為實踐方向上的指導,則有待商榷,柏拉圖哲人王思想便有此傾向。不像中國孔孟思想,雖然也追求聖賢人生的理想,其境界也高到幾乎不可能實現,但若實行低標準要求,卻很容易實現,甚至還有鼓勵的作用。柏拉圖在哲人王思想中,將絕對理想與人類實際可行生活沒有區分開來,完全沒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的可行性,這是他的思想上致命的錯誤。
五、結論
柏拉圖從探討理想政治的內涵開始,引發出諸多論題。其中以人性道德面入手探討社會墮落與政治退化的現象是獨闢蹊徑的。他為了人類最高的幸福而建立“正義國度”的目標,是柏拉圖在政治哲學上的最大貢獻。柏拉圖所提供的一系列的“改革計劃”,教育計劃與共產思想不僅充份地將“哲人王”思想完整的論述出來,並且以“正義”與“整體”為線索貫穿整套改革計劃為西方國家改革乃至和諧社會都提供了借鑑。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