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治療中風

  治療中風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療中風??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中醫治療中風的方法。

  中醫治療中風的方法

  水蛭蜈蚣治中風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補益肝腎。主治腦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水蛭15克,蜈蚣3條,殭蠶12克,全蠍6克,丹蔘24克,川芎10克,山藥1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10劑為1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26例,平均治療45天,痊癒16例,顯效5例,進步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2%。

  地龍葛根治中風

  【功能主治】祛風化痰,行瘀通絡。主治腦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地龍25~40克,葛根30~50克,紅花***後入***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空腹溫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加減共治86例,治癒44例,佔51.2%,顯效26例,佔30.2%,好轉10例,佔11.7%,無效6例,佔6.9%,總有效率為93.1%。治癒時間20~80天,平均54天。服藥劑數10~40劑,平均28劑。

  石菖蒲遠志治中風

  【功能主治】開竅導痰。主治中風急症***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石菖蒲、炙遠志各6~10克,鬱金、天竺黃各10~12克,制半夏、茯苓各10~20克,膽南星、澤瀉各10~30克,生石決明20~30克,懷牛膝10~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病情危重者每隔6小時服1次。

  【加減】若腦出血嚴重者,加參三七、花蕊石、犀角***水牛角代***;抽搐者,加全蠍、鉤藤;血壓高者,加生牡蠣、夏枯草;寒痰者,用生南星、生半夏;熱痰者,用膽南星、鮮竹瀝;大便祕結者,加生大黃、玄明粉或番瀉葉。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25例,其中治癒11例,顯效8例,好轉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8%。

  治療中風的8種中藥方

  ***1***氣虛血瘀型

  症狀:肢體緩縱不舉,或見攣卷,或見疼痛,舌質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脈沉細或澀。

  方藥:補陽還五湯:生黃芪30g,當歸、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龍、紅花各15g。

  ***2***風中經絡型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肌膚不仁,發熱惡寒,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滑或弦。

  方藥:肉桂6g,炮附子5g,麻黃5g,防風、防己、當歸各12g,人蔘、川芎、白芍、杏仁、黃芪、甘草各10g,生薑5片。

  ***3***腑氣不通型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脘腹滿悶,大便祕結,小便赤黃,或見頭暈煩躁,舌紅,舌苔黃或膩,脈滑或弦。

  方藥:厚朴、大黃、枳實、甘草各10g

  ***4***氣虛痰阻型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面色萎黃,語言騫色,痰稀而白,或見頭暈目眩,舌質淡有齒痕,舌苔白滑或膩,脈滑或弦。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人蔘、甘草各10g,茯苓、白朮、陳皮各15g,半夏、竹茹、膽南星各15g。

  ***5***邪熱壅盛型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面色潮紅,口渴喜冷飲,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方藥:川芎、白芍、白朮、菊花、桔梗、荊芥穗、連翹、黃芩、寒水石各10g,當歸、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黃各5g。

  ***6***氣滯經絡型

  症狀:肢體癱瘓或口眼彎斜,胸脅脹滿,嘆息為快,脘腹滿悶,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

  方藥:八味順氣散:人蔘、白朮、白芷、烏藥、青皮各10g,茯苓、陳皮各15g,甘草8g。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