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仙幼蟲怎麼養獨角仙的藥用價值

  獨角仙在中國一些地方較為常見,數量多可能危害森林。在用途上,獨角仙可作觀賞,是常見的寵物,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獨角仙要怎麼養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獨角仙幼蟲的飼養方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獨角仙幼蟲的飼養方法

  堆肥養殖法:在田頭或場邊用雜草50%,木屑50%,混合堆成長5~10m,寬1~3m,高1m左右,然後澆足水,並用塑料紙覆蓋嚴,讓其發酵,一般等到堆肥裡面無溫度即可,發酵好的混合料溫度基本是恆定的,獨角仙幼蟲居於堆肥中,就能加快生長,這種方法是每個農戶簡便易行飼養獨角仙幼蟲的好辦法。

  砌池養殖法:在平地建池,每池大小5~10m2不等,深60cm,池裡鋪發酵好的飼料,厚50cm,然後投放獨角仙的卵或幼蟲即可,但要注意池頂也要配有防雨蓋和遮陽光的裝置。

  木箱養殖法:用木板釘成木箱,箱的大小要根據飼養獨角仙幼蟲多少而定,但不宜過大,否則較難搬動,飼養前先在木箱內放好幼蟲飼料,然後將卵或幼蟲放入,這種方法,有利於多層疊放和便於室內外搬動。

  獨角仙幼蟲的越冬管理

  獨角仙幼蟲有冬眠習性,一般每年霜降前後,當氣溫下降到10℃左右時,獨角仙幼蟲活動減弱,攝食減少,出現冬眠徵兆,隨著氣溫不斷下降,獨角仙幼蟲紛紛進入冬眠,群居在混合料下層,不食不動,處於休眠狀態,獨角仙幼蟲休眠時約半年左右,直至翌年氣溫回升到10℃以上時復甦,覓食。

  控制混合料的溫度:衡量一種動物的抗寒的量叫“過冷卻點”,也就是動物體液能忍受0℃以下不結冰的臨界溫度,由於獨角仙幼蟲形體構造和生物學特徵與其它動物不同,同時對抗寒能力也有所不同,據我們初步試驗,獨角仙幼蟲的“過冷卻點”在-1℃,這就是說,在-1℃的情況下,獨角仙幼蟲體液不會結冰,在短時間內也不會凍死,倘若獨角仙幼蟲長期處於-1℃以下的情況,即便氣溫回升後,體弱的不能復甦,據我們的實驗,控制獨角仙幼蟲最佳溫度在3℃~5℃之間,最低不要下降到2℃以下,最高不要超過6℃,過高了達不到全部休眠,並會養分消耗大,又得不到補充易死亡,如將溫度控制在2℃~6℃時,越冬幼蟲成活率達100%。

  掌握混合料的乾溼度:首先要掌握好獨角仙幼蟲混合料不能過幹或過溼,含水量應控制在65%~67%之間,過幹了要及時向混合料內進行噴霧或噴少量的水,如過溼了不利於獨角仙越冬。

  加強防寒措施:1***原地防凍:在養殖的籠、桶、箱等周圍用稻草圍護,並用塑料薄膜紮緊,適當搞幾個通氣孔。2***把越冬獨角仙幼蟲捉入壇內,並放些混合料,移放在背風向陽處,保溼防凍。3***就地挖個池,作為獨角仙幼蟲冬蟄洞,洞內放些混合料,洞的大小應根據獨角仙幼蟲多少來決定,獨角仙幼蟲放入後,上面蓋10cm的稻草,這種方法效果很好。要注意冬蟄洞應在50cm左右深,不宜過深或過淺,並要經常檢查有否積水。

  防止老鼠為害:當獨角仙幼蟲進入冬眠期,混合料的溫度比外界高,老鼠很喜歡闖入攪亂越冬幼蟲冬眠,甚至拖走獨角仙幼蟲,有時還會在裡面打洞定居,因此在獨角仙幼蟲冬眠期,要防止老鼠為害獨角仙幼蟲,首先在獨角仙幼蟲越冬場所做好防範措施,阻擋老鼠進入,也可用鼠夾誘殺,鉛絲籠誘捕、堵塞老鼠出入的洞穴,但不能用藥物滅鼠,以防獨角仙幼蟲中毒死亡。

  獨角仙的藥用價值

  獨角仙除可作觀賞外,還可入藥療疾。入藥者為其雄蟲,夏季捕捉,用開水燙死後晾乾或烘乾備用。中藥名獨角螂蟲,有鎮驚、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

  1976年有人從獨角仙提取到獨角仙素“dicotastin”,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對實體瘤W-256瘍瘤有很高活性,對P-388淋巴白血病有邊緣活性。

  獨角仙的生活習性

  獨角仙大量出現於6~8月,具有趨光性,多為晝出夜伏,白天常常聚集在青剛櫟流出樹液處,或是在光臘樹***白雞油***上也常出現聚集上百隻獨角仙的盛況,到了晚上,在山區有路燈處,也往往可以發現他們的蹤跡。他們主要以樹木傷口處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為食,對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

  其幼蟲常稱為雞母蟲,經蛹期羽化為成蟲,一年一代,由於本種並非保育類昆蟲,加以體型大而健壯,常被做為兒童玩賞和飼養的寵物及昆蟲教學使用。幼蟲以朽木、腐殖土,發酵木屑、腐爛植物質為食,所以多棲居於樹木的朽心、鋸末木屑堆、肥料堆和垃圾堆,乃至草房的屋頂間。不危害作物和林木。幼蟲期共脫皮2次,歷3齡,成熟幼蟲體軀甚大,乳白色,約有雞蛋大小,通常彎曲呈“C”形,幼蟲期末體色焦黃。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化蛹前會將體內糞便排空,用糞便做蛹室。飼養時可從器皿外邊看到幼蟲蛹室裡用糞便塗抹成一層深黑色的東西。成蟲則吸食樹汁為生,飼育時可餵食蘋果、鳳梨、香蕉和低水分高糖分的水果等,還有專門的昆蟲果凍也可以餵食。

獨角仙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