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寓言故事教案

  寓言故事到底要怎麼才能編寫好,老師在課堂上有教過大家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1

  一、課題名稱

  自編動物寓言故事

  二、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寓言及其基本特點。

  2、瞭解和掌握寓言寫作的常用方法,練習編寫寓言故事。

  3、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寓言及基本特點。

  2、掌握寓言寫作的常用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知識導航,開啟智慧

  導語:同學們,對於寓言,我們已經不陌生了。能說說你們讀過的寓言嗎?***學生列舉篇目***現在我們縮小範圍,一起回顧一下在課本上讀過的寓言。誰能說說這些寓言都講了什麼故事?闡述了怎樣的道理?***引導學生從情節,道理兩方面入手,暢所欲言***

  二、佳作引路,深入探究

  1、什麼是寓言?

  所謂寓言,就是寓意於言。“言”就是敘述的小故事,“意”就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它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種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是帶有勸喻諷刺的故事,結構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無生物。主題都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較深的道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寓”是寄託的意思。寫寓言故事,瞭解和掌握寓言故事的特點是關鍵。現在讓我們邊讀邊想,寓言故事有什麼特點,寓言故事的特點是關鍵。現在讓我們邊讀邊想,寓言故事有什麼特點。

  2、以讀促寫,瞭解寓言的特點

  ***1***具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學生活動:簡單複述《濫竽充數》。

  思考:寓言故事情節往往是寫實的成分多,還是以作者的想像為主?如果是想像,是不是憑空的想像?

  小結歸納:寓言的故事情節往往是虛構的,因而以作者的想像為主,但這想像必須立足現實的土壤,故事的主角活動須合乎情理,讓人信服。。

  ***2***富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寓意。

  ***3***總結歸納寓言的特點:

  ***1***把一定的道理寄託在故事之中。***2***故事的內容是虛構的,情節簡單,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給人以啟迪。***3***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況下是人格化的動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4***經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5***故事的語言要簡潔。

  三、寫作指導,交流評點

  1、你想編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誰呢?***小動物***

  2、習作要求:

  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的習作,我們一定要注意三個方面:1.寫寓言故事,首先要有豐富的幻想。2.寫寓言故事,要有曲折動人的情節。3.寫寓言故事,要有啟迪和教育意義。將這三點有機地融合在我們的作文中,一定會吸引讀者閱讀我們的寓言故事的。

  3、動物寓言故事***提綱***

  開頭:動物寓言故事主人公的大致介紹***主要說明主人公的生活狀況以及環境情況的點滴介紹***

  中間:

  1.動物***們***故事的起因

  2.動物***們***故事的過程***特別注意情節的“一波三折”***

  3.動物***們***故事的結果

  結尾:動物寓言故事給我們帶來的啟發***主要是說明的一個道理***

  四、佳作欣賞

  習作一:動物之間的故事

  夏天來了,一群小螞蟻在找食物,它們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裡,冒著生命危險找著食物,一隻公雞跑過來,這隻雞已經餓得肚子“咕咕”叫了,那一群螞蟻正好在雞的腳下,就好像快要被公雞給吃了。這時,一隻蝴蝶飛過來趕緊把公雞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邊,並悄悄地叫螞蟻們跑到草地上去,這隻美麗又善良的蝴蝶救了小螞蟻們的命。從此,小螞蟻和蝴蝶成了好朋友。

  過了一會兒,一隻變色龍晃悠悠的走過來說:“我們交個朋友吧!”蝴蝶說:“好呀,我們這兒正好缺少一個玩伴呢!”聰明的小螞蟻一齊小聲地對蝴蝶說:“不要被壞人騙了啊!去年我們的同伴還在這塊草地上被它吃了呢!”說完,蝴蝶和小螞蟻就加緊地跑開,還一邊和變色龍說:“我們有事,一會兒回來。”變色龍還真以為它們一會兒回來,就一直在那兒等著,但小螞蟻和蝴蝶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習作二:小螞蟻歷險記

  小螞蟻們在草地上玩耍著。有一隻小螞蟻看到了“金光閃閃”和“波光粼粼”的東西,他就向大家提議:“我們去運金子、找歡樂,好嗎?”小螞蟻們都同意了。於是,大家一起出發去找尋“金子”和“歡樂”去了。

  蝴蝶小姐正在採花粉,突然,她看到一部分小螞蟻正向遠處的沙漠前進著,還有一部分小螞蟻正向湖泊跑去,蝴蝶小姐急忙飛了過去。小螞蟻看見蝴蝶飛了過來,說:“蝴蝶姐姐!蝴蝶姐姐!你願意幫我們運金子嗎?”“你願意幫我們尋找歡樂嗎?”蝴蝶說:“我來是要告訴你們的,前方是沙漠、湖泊,根本沒有什麼金子和歡樂!”

  小螞蟻們一聽,方才醒悟過來,急忙向後轉,回到了老家的草地上。可是,有幾隻小螞蟻卻不這樣想。有的想:“那兒是沙漠?我才不信呢?那金光閃閃的不是金子是什麼?”它們依舊向前邁進著,另一群小螞蟻說:“那波光粼粼的地方,多麼神奇啊!那裡肯定有許多歡樂!”它們也沒有氣餒,繼續向前爬行著。

  四、課後作業

  家長簽字: 年 月 日

  篇2:寫作——編寫寓言

  教學目標:1.培養想象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2.訓練學生基本的敘事能力和思考能力。

  訓練題目:1.模仿課文或讀過的其他寓言,自己編寫一篇寓言,題目自擬。

  2.請以蠟燭茅屋老人為主角依據事物編寫一篇寓言。

  課時安排:二個課時

  教學步聚:

  一課時

  一、訓練指導:

  寓言故事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由於它充滿著機趣、智慧、思想和教益,因而也備受成年人的青睞。

  所謂寓言,就是寓意於言。“言”就是敘述的小故事,“意”就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它通常是借用一個勸諭性或諷刺性的小故事,來形象地闡述一個能振聾發聵、啟人深思的大道理。其敘述故事常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人物,或把動植物與無生物擬人化,使深奧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訓,從簡單而又淺易的故事中體現出來。

  寓言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小、少、簡、深。小是指其篇幅短小;少是指涉及的人物或動植物數量少;簡是指故事情節簡單;深是指它所蘊涵的道理深刻。從其作用看,有正面的啟發教育作用,如《愚公移山》;亦有反面的諷刺嘲弄作用,如《葉公好龍》。從所使用的手法看,它通常採用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構思方法。從其主人公看,有以人物為主人公的,如《揠苗助長》;也有以動植物或其他事物為主人公的,如《龜兔賽跑》。從其結構看,它一般包括寓體***故事***和寓意***主旨***兩個部分,但寓意部分的有無一般不作硬性規定。

  寫作寓言,應做到 “四要”:

  一要確定明確積極的寓意。同其它文體相比,寓言更強調對文章主旨鮮明性的要求。其它文體的主題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而以含蓄為好,寓言則不講求寓意的隱晦,它以明達為佳。當然,在主題的積極性上,寓言與其它文體的要求是一致的,都需要表達健康向上的觀點,確能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二要發揮新奇大膽的想像。因為寓言中所寫的人、事、物等都不是生活中已經有或可能有的,它是一種虛擬的、只用來表達作者某種思想或情感的載體,尤其是以動植物為主人公的寓言,更需要充分發揮想像,以賦予它們以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當然,其故事是不嫌怪誕離奇的,甚至越是離奇,越能彰顯出所要表達的道理。

  三要注意表達上的特殊性。結構上,可以採用單純寓體式而不揭示寓意的寫法,亦可採用既有寓體的表述,又有寓意的揭示的寫法,不必拘於一法,儘可根據個人的愛好自由選擇。篇幅上,不必追求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和情節的一波三折,不能讓繁冗的情節淹沒了寓言所要顯示的道理。寫法上,要運用放大法,以凸顯主人公的行為和心理特徵,從而讓寓意十分明晰顯豁地突現出來。

  四要講求內容的現實針對性。無論是勸喻或諷刺,都要來自現實生活,有感而發,雖然它所寫的事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但生活中的一些人卻常有與之相似或相同的思維方式。文學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寓言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它仍要求作者保持對生活的敏感,要求作者從大量紛繁的生活現象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思想,昇華出有指導意義的道理,以充分發揮這種文學樣式的社會功能。

  最後,還要談談寓言與童話的區別。雖然寓言與童話的寫作都靠想像和幻想,都用擬人和誇張,都可有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但它們還是有較明顯的區別:

  ①篇幅的長與短。寓言一般都較短小,而童話的篇幅較自由,短者百十字,長的可上萬字。

  ②人物的多與少。寓言的人物一般較少,童話的可多亦可少。

  ③情節的曲與直。寓言的故事情節多是粗線條的直筆勾勒,雖有出人意料處,但主要是為了突出寓意;童話則須依靠情節的不斷髮展變化來表情達意。

  ④表達的粗與細。寓言多用敘述,往往點到為止,不求故事的完整;童話則多運用符合兒童心理和行為特點的較細膩的描寫。

  ⑤主旨的隱與顯。寓言的主旨要一目瞭然,鮮明突出,有時還用一句話直截了當地予以點示;童話的主旨則隱埋於具體的情節之中,它只呈現故事,而不必去專意揭示主旨。

  [例文]

  貪心的狐狸

  有一天,小兔出去散步,突然看見有什麼東西在地面閃閃發光,小兔一看原來是一粒金色的種子。小兔撿起種子就回家裡種。

  第二天,小兔走到院子裡看見種子已長成一棵金光閃閃的樹,小兔很驚訝。心想:“這一定是一棵神奇的搖錢樹。”小兔很開心。它就向搖錢樹說了一個願望,說:“我想擁有一輛自行車。”說完就把樹搖一搖。果然真的搖出了一輛自行軒,這時正好給狡猾的狐狸看見了。它就問:“小兔弟弟,你這棵樹賣多 少錢?”小兔說:“我這棵搖錢樹是不能賣給別人的。”狐狸聽了很生氣,就想:“我一定要把那棵搖錢樹弄到手。”於是狐狸趁小兔睡覺的時候把搖錢樹偷了,狐狸想:“如果我偷了搖錢樹,小兔會不會怪我呢?”狐狸正想著。突然它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把樹搖了又搖,可是還沒搖出東西來。狐狸想:“搖不出東西來,說不定東西在樹裡面呢。”狐狸拿起斧頭,把搖錢樹砍掉了,撥開一看裡面根本沒有什麼東西。狐狸很後悔,只怪自己太貪心,經過這次教訓,狐狸再也不敢貪心了。

  從此,小兔的東西再也沒丟過了。

  貓和老鼠

  一個冬天的下午,貓躺在暖烘烘的太陽底下,靠著主人家的牆根,半閉著眼打盹。忽然一隻老鼠“哧溜”一下從貓腳邊溜過。貓被驚醒了,睜開眼就破口大罵:“你夜裡作崇還不夠嗎?白天還要來騷擾。看我怎麼收拾你。”說著就猛撲過去。見此情景老鼠靈機一動,鑽進了牆根的石縫裡,轉而探出頭來對貓說:“貓大哥,別那麼凶。你也不想想,如果沒有了我們,你就沒事可做了,主人家就會把你趕出家門。到那時,你就失業啦!”話音剛落,就不見了老鼠的蹤影,留下貓在那裡一楞一楞。

  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不安心本職工作,總是埋怨他人的人。

  兩棵樹的故事

  曾經有一位主人在一個山坡上同時播下兩顆種子,並以同樣的方法澆灌這兩顆種子。過了幾天,兩顆種子發芽了,慢慢地鑽出了泥土。一段日子後,小芽長成了小樹苗。主人還是辛勤地培育著。其中一棵不滿足主人的待遇,竭力地遠伸根鬚,積極地吸收著大自然恩賜的陽光雨露,因此長得很快。另一棵卻說:“唉,老兄,你何必活得這麼累呢!主人會給我們養料的。”那棵小樹只是笑笑。又過了一段日子,一棵長成了大樹,而另一棵還不到它的半腰。那另一棵又發話了,說:“兄弟,你真是自找苦吃,長那麼高大幹嗎,每天都經歷日晒雨淋,多苦啊!哪象我,有你們擋風遮雨。”那一棵也只是微微一笑。幾年後,它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而另一棵卻因長期的“營養不良”,還只是一棵彎彎扭扭的小樹。一天,主人開來了一輛卡車,把那棵大樹砍了,運去製造物件。那棵小樹見了不禁惋惜而感嘆地說:“老兄啊老兄,你最終還是被砍了。還不如我呢!”大樹聽了鄙夷地說:“我要做個有用的人,怎能像你呢!”

  朋友,你知道該學誰嗎?

  篇3:寫作—編寫一篇寓言

  【寫作目標】

  模仿課文或你讀過的其他寓言,編寫一篇寓言,題目自擬。

  【寫作指導】

  讀寓言故事,總讓我們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原因就是或因為語言幽默、或因為寓意深刻,明知故事是虛構的,我們也都能心甘情願地接受它。每當你讀寓言啞然一笑或掩卷沉思時,故事裡所蘊涵的道理已經悄悄地給了你影響。

  寓言為何有這等魔力呢,在我們動手編寫寓言之前,應該對它好好琢磨一下。 寓言是什麼?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寓意於言”。“意”是作者要講的道理;“言”即故事。把要講的道理寄寓在故事裡就是我們所要編寫的寓言了。編寫寓言,我們一方面可以將傳統寓言進行故事新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獲取材料,尋找發現,發揮想象,構架故事。 也許有同學會認為,我們初中學生正是在接受道理的時候,哪有什麼道理去向別人講呢?不錯,我們在接受道理的同時也要思考,思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就會有所發現。能把自己在讀書生活中獨到的發現陳述出來為最佳。實在沒有恰當的,就把已經接受過的道理通過我們編寫的故事講出來,也同樣可以達到我們這次寫作訓練的目的。因為我們編寫寓言的目的是進行一次思維訓練。 “我該講述什麼道理為好呢?”固然我們不能再去重複“龜兔賽跑”、“守株待兔”、“長竿入城”……這些寓言故事裡的道理了,但我們可否對這些寓言故事裡的道理結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觀、價值觀給予合理的新解呢?這是完全可以的。

  象羅丹的《兔子和烏龜的第二次賽跑》“……螞蟻弟弟拍手叫:烏龜大叔加油跑!”烏龜搖頭笑了笑:“怕什麼,反正這小子會驕傲!”結果兔子轉敗為勝。這一改動可以說完全是出於一種新思維,是對已有的思維定式***兔子雖然天資好,但因驕傲、疏忽而失敗;烏龜則反之。***的反叛或者換位。其結果同樣是緊貼生活,就是說,在顯現實生活中,象兔子這類吸取教訓、轉敗為勝的例子也很多,同樣屬於明智之舉被人廣為讚頌。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寓言所陳述的道理可以是我們在讀書或日常生活中的某種領悟,也可以是對故事內容的新解。這樣,只要你走進寓言故事的海洋,隨便挑選一則自己感興趣的寓言,我們在對他進行認同思維的同時,還可以對他進行逆向思維或換位思考,你就會有所發現、有所領悟。 如何編寫這樣的故事呢?傳統思維裡故事一般都是由人的關係構成。

  編寫寓言,則需要我們走出這種傳統思維裡模式,人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構架故事的材料。我們可以給這些事物都賦予人一樣的靈性,把他們的世界也看作一個充滿情感、充滿思考的人世間。目的是我們要講的道理要通過這些擬人化的的動植物的故事演繹出來。因為這些為人間服務的道理通過擬人化的故事講述出來比直接用現實中的人的故事來講,效果要好得多。而這些物與我們的心靈是有距離的,當他們被擬人化進入故事時,這種距離被縮短了,首先帶給我們的是耳目一新之感。然後,我們可以依據故事內容的需要去精心設計他們的對話、語言、行動等故事框架。 前面我們講的對故事內容新解的做法,同樣也適用對故事形式的翻新,我們暫且將它稱為故事新編吧,即將舊的、過去的事與理用新觀點、新敘述構架成一個與原故事相關而又不相同的寓言。

  例如對《長竿進城》在可在保留故事原貌的基礎上,對那個自以為是的老者的形象進行了變通,可以把他編寫成一個真正的智者。當眾人在取笑持長竿進城門而不得的愚人時,他說:“不要笑,同樣是這種問題,有些聰敏人也要犯愁的。不信,你們哪個能將這個四根正方形的木棒搭出5個正方形來給我看看?”結果沒人能搭出來。他便將那四根木棒合在一起,直對著四根方棒的一端給大家看:“請看,現在是不是五個正方形呢!”然後他又用這個原理啟發那個愚人,使他找到了手持長竿進城門的正確方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許多問題如果只侷限在一個平面裡思考解決的辦法,往往難以解決,一旦轉向立體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思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寓言材料。例如,習慣成自然。人們在思考問題,處理事物,常常會不知不覺地形成習慣。如果老是這種習慣模式處理新問題,常常會導致失誤。如果這樣與人講道理,別人可能會認為你好為人師或不理解。但你若對他說:草原上一隻驢,每天的工作就是被蒙著眼睛圍著磨盤轉,走過了不知多少個春秋。有一天,根據工作的需要,它要去河邊拉水。驢高興地朝著主人手指的方向去了。結果半天沒找到河邊。它不明白,明明是朝一個地方走的,怎麼不知不覺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如是幾次,驢都沒有到得河邊。主人沒有責備驢,因為他明白,每天繞著磨盤轉,已成了驢的習慣了。那別人就會在輕鬆愉快中理解了你所要講的道理。 總之,編寫寓言故事,也需要我們善於創新思維。在洞悉生活、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敢於創造。

  [例文]

  竹筍和石頭 一片竹林被伐,鋪上了一塊塊巨石。春天到了,大批竹筍被壓在巨石下面,怎麼也生長不到地面上來。於是,它們請求巨石們說:“行行好吧!現在正是我們生長的時節,外面已是春暖花開、鸚歌燕舞的美好時光,我們都想鑽出地面來,晒晒溫和的陽光、吸吸新鮮的空氣,聞聞醉人的花香,聽聽鳥兒們的啼叫,看看美麗的蝴蝶……可是,你們巨大的身軀重重地壓在我們頭上,我們實在無法生長到地面上來呀!” “非常遺憾!”石頭們同情地說,“這決非我們石頭與你們過不去,要知道,我們石頭無法自己走開呀!” 現實就是這樣的無情,在絕望中有的竹筍在哭泣;有的在嘆息;有的在憤恨,也有的在思考…… 哭泣的哭過了,他們並沒有得到絲毫的憐憫;嘆息的嘆過了,他們的處境依然沒有一點改變;憤恨的恨過了,巨石還是重重壓在自己頭上。而思考著的竹筍,他們開始有了頭緒,有了信心,也有了希望. 那些思考著的竹筍開始討論起來:有的說,我們拼盡全力向上頂過了,證明力量還遠遠不夠;有的說,待到石頭自然風化成泥土,到那時我們六有了出頭之日,可是要等上幾萬年啊!有的說,還是等人類來搬走,但時機難得呀!一支竹筍聽完了各種討論之後說,我們還是要多想現實可行的辦法。我想,如果我們沿著巨石底面向旁邊伸展,總可以找到石頭之間的縫隙,就從這縫隙中生長到地面上來,不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嗎? 竹筍們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一傳十,十傳百,都用這種辦法從巨石的縫隙中長出了地面。巨石們見了又驚又喜,深有感觸地說,:“看來真正強大有力量的不是我們這些石頭,而是那種具有創造思維的頭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