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龍魚怎麼養曼龍魚的雌雄鑑別

  曼龍魚,屬絲足鱸科,毛足鱸屬小型熱帶觀賞魚。品種***含人工改良種***多樣,能浮出水面換氣,對水質的要求不高,具體的飼養方法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曼龍魚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曼龍魚怎麼養

  一般情況下,曼龍魚在成長6個月就可達到性成熟,最佳的繁殖時期為12到20個月,能力較強,產卵數量較多。

  人工繁殖需要注意,曼龍魚的雄魚在繁殖時期的表現有身體顏色會變得更加鮮豔,藍曼龍表現更甚,背鰭與臀鰭的末端會變得尖長,而雌魚身體的顏色則會變淡,腹部會變得稍鼓,這時需要準備60X40X40釐米以上繁殖缸,將有以上表現的雌雄倆魚放置在一起,等待產卵。

  繁殖時期的最佳水溫應在26到28攝氏度,水質要保持中性,繁殖時無需充氣增氧,保持環境安靜最為重要,不能用過濾裝置。以便於曼龍魚更有效的繁殖。繁殖缸內要使用原缸內的水,這一時期不要餵食,以防水質受到汙染,是魚類受到影響。繁殖缸內要放置一些漂浮的水草,在水面放置一塊大於雄魚的泡沫板,有利於曼龍魚更好的築巢。雄魚會游到水面吞嚥空氣吐泡泡,三天內會築巢,追逐雌魚產卵,雄魚將受精卵用口吐入泡中孵化,魚類完全產出卵後,要將雌魚撈出留下雄魚照顧魚卵,2天后待仔魚孵出後,再將雄魚也撈出,完成繁殖。

  將親魚撈出繁殖缸後,還需要觀察缸內卵的變化,若發現白色的沒有成功受精的卵,注意它們會長毛,要用針管子或其他工具將其吸出,避免汙染到其他受精卵,影響健康受精卵的成長。當小曼龍魚成功孵出後,卵黃肚子會消失,一開始它們的頭小肚子大,需要等待它們慢慢成長,當頭大身子小的時候進行餵食,可飼餵綠水,建議每週至少兩次飼餵洄水。人工繁殖時還需要注意,飼餵小曼龍魚的前20天最好不要進行換水,當小曼龍魚漸漸適應後可每兩天更換少於六分之一的水。

  曼龍魚的雌雄鑑別

  曼龍魚在未達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徵不明顯,性別較難區別,仔細觀察才可以比較出來:

  ***1***體色:雄魚色澤比較鮮豔,而雌魚則比較黯淡;***2***背鰭和臀鰭:雄魚背鰭比較大,背鰭和臀鰭後端呈尖狀,而雌魚背鰭比較小,背鰭和臀鰭後端則較圓鈍;

  ***3***腹部:雄魚腹部不飽滿,而雌魚腹部則較飽滿;

  ***4***絲狀胸鰭:雄魚絲狀胸鰭基部呈明顯桔紅色,而雌魚絲狀胸鰭基部不具明顯的桔紅色。當受驚恐時,雌雄魚體上都會呈現不規則傾斜的條紋。

  曼龍魚的繁殖特點

  仔魚在6個月後性成熟。雄魚在繁殖時有婚姻色,特色深藍,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雌魚的體色較淡,腹部膨大。繁殖水溫26~28℃,水質中性。

  在60X40X40***釐米***以上的水族箱中放置幾株漂浮水草,雄魚吐泡築巢,然後追逐雌魚產卵,雄魚將受精卵用口吐入泡中孵化,雌魚每次產卵500~1000粒,產卵結束後將雌魚撈出,留下雄魚照顧魚卵,2天后待仔魚孵出後,將雄魚撈出。

  曼龍魚的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側扁,頭中等大,眼大,位於頭側中央,胸腹部至尾柄末端呈長弧形。腹鰭胸位,已退化為絲達尾部,起觸覺器官的作用。

  成魚體長約在10~15釐米。其通體為藍灰色,腹部為淺黃色,在弱光的照射下身體發出綺麗多彩的紫羅蘭色,其體側有3個黑色的斑點,背鰭、臀鰭和尾鰭灰色,各鰭上有白色珍珠狀的斑點。

  背鰭短而高,略帶黃色,展開時飄飄如一面小旗。臀鰭很長,自胸部往後一直延伸到尾鰭基部,淡黃色,有鮮麗的橙紅色寬邊,遊動時酷似柔軟的裙邊在迎風飄動。

  曼龍魚適宜生活在水溫22-27℃,對水質要求不高。當水中缺氧時,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

曼龍魚的雌雄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