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育肥豬飼養標準

  日糧的科學配製應根據生長育肥豬的實際營養需要、飼養標準以及當地飼料原料資源確定其飼料配方,並進行合理的加工調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飼養標準是用以表明家畜在一定生理生產階段下,從事某種方式的生產,為達到某一生產水平和效率,每日每頭供給的各種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或每千克飼料各種營養物質含量或百分比。

  完整的飼養標準包括標準研究條件、研究方法說明、各類動物不同階段、不同生產目的營養需要量以及常用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表。美國NRC和英國ARC的營養需要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兩個標準,目前在我國養豬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1998年第十版NRC《豬的營養需要》。在使用飼養標準時,對飼養標準要正確理解、靈活應用。一定要考慮到豬的生產效能、飼養規格及質量、環境和飼養方式的差異,對標準中的營養需要按實際水平、飼料飼養條件進行適當調整。

  嚴格講,豬的飼養標準不能簡單地用哪一個現成的標準作參考而是要根據所養生豬的品種或類群、體重特徵等方面的條件而決定。一般如果所養生豬為杜長大等洋三元組合,且是在集約化生產條件下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生產,並將市場瞄準在國際市場,則可以按照美國NRC和英國ARC的標準;但如果不是這樣,則可以將我國的飼養標準與美國NRC或英國ARC標準相結合,制訂切實可行的標準。

  生長育肥豬的飼養管理

  一、生長肥育豬的生理特點和發育規律

  根據育肥豬的生理特點和發育規律,我們按豬的體重將其生長過程劃分為二個階段,即生長期和育肥期。

  生長期:體重20~60千克為生長期。此階段豬的機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髮育功能不很完善,尤其是剛剛20千克體重的豬,其消化系統的功能較弱,消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滿足豬的需要,影響了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並且此時豬隻胃的容積較小,神經系統和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也正處於逐步完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長,而脂肪的增長比較緩慢。

  肥育期:體重60千克~出欄為肥育期。此階段豬的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都逐漸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統有了很大發展,對各種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有很大改善;神經系統和機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也逐步提高,逐漸能夠快速適應周圍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此階段豬的脂肪組織生長旺盛,肌肉和骨骼的生長較為緩慢。

  二、生長育肥豬的營養需要

  生長育肥豬的經濟效益主要是通過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和瘦肉率來體現的,因此,要根據生長育肥豬的營養需要配製合理的日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

  動物為能而食,一般情況下,豬日採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飼料利用率越高,沉積脂肪也越多。但此時瘦肉率降低,胴體品質變差。蛋白質的需要更為複雜,為了獲得最佳的肥育效果,不僅要滿足蛋白質量的需求,還要考慮必需氨基酸之間的平衡和利用率。能量高使胴體品質降低,而適宜的蛋白質能夠改善豬胴體品質,這就要求日糧具有適宜的能量蛋白比。由於豬是單胃雜食動物,對飼料粗纖維的利用率很有限,研究表明,在一定條件下,隨飼料粗纖維水平的提高,能量攝入量減少,增重速度和飼料利用率降低。

  因此豬日糧粗纖維不宜過高,肥育期應低於8%。礦物質和維生素是豬正常生長和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長期過量或不足,將導致代謝紊亂,輕者增重減慢,嚴重的發生缺乏症或死亡。生長期為滿足肌肉和骨骼的快速增長,要求能量、蛋白質、鈣和磷的水平較高,飼糧含消化能12.97~13.97MJ/Kg,粗蛋白水平為16%~18%,適宜的能量蛋白比為188.28~217.57粗蛋白克/兆焦DE,鈣0.50%~0.55%,磷0.41%~0.46%,賴氨酸0.56%~0.64%,蛋氨酸+胱氨酸0.37%~0.42%。肥育期要控制能量,減少脂肪沉積,飼糧含消化能12.30~12.97MJ/Kg,粗蛋白水平為13%~15%,適宜的能量蛋白比為188.28粗蛋白質克/兆焦DE,鈣0.46%,磷0.37%,賴氨酸0.52%,蛋氨酸+胱氨酸0.28%。

  日糧搭配多樣化:豬隻生長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單一飼糧往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生長髮育的要求。多種飼料搭配應用可以發揮蛋白質及其它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從而提高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證明,單一玉米餵豬,蛋白質利用率為51%,單一肉骨粉則為41%,如果把兩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餵豬,蛋白質利用率可提高到61%。

  飼餵定時、定量、定質:定時指每天餵豬的時間和次數要固定,這樣不僅使豬的生活有規律,而且有利於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豬的食慾和飼料利用率。要根據具體飼料確定飼餵次數。精料為主時,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飼料較多的豬場每天要增加1~2次。夏季晝長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晝短夜長,應加喂一頓夜食。飼餵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響食慾,降低飼料的消化率。要根據豬的食慾情況和生長階段隨時調整喂量,每次飼餵掌握在八九成飽為宜,使豬在每次飼餵時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慾。飼料的種類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對穩定,不可變動太大,變換飼料時,要逐漸進行,使豬有個適應和習慣的過程,這樣有利於提高豬的食慾以及飼料的消化利用率。

  三、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肉豬的飲水量隨體重、環境溫度、日糧性質和採食量等而變化,一般在冬季,肉豬飲水量約為採食風乾飼料量的2~3倍或體重的10%左右;春秋季約為4倍或16%左右;夏季約為5倍或23%左右。飲水的裝置以自動飲水器最佳。

  限量飼餵要防止強奪弱食:

  ①當調入肉豬時,要注意所有豬都能均勻採食,除了要有足夠長度的食槽外,對喜爭食的豬要勤趕,使不敢採食的豬能得到採食,幫助建立群居秩序,分開排列,同時採食。

  ②採食、睡覺、排便三角定位,保持豬欄干燥清潔:通常運用守候、勤趕、積糞、墊草等方法單獨或幾種同時使用進行調教。例如:當小肉豬調入新豬欄時,已消毒好的豬床鋪上少量墊草,食槽放人飼料,並在指定排便處堆放少量糞便,然後將小肉豬趕人新豬欄。發現有的豬不在指定地點排便,應將其散拉的糞便鏟到糞堆上,並結合守候和勤趕,這樣,很快就會養成三角定位的習慣。

  做好調教工作,關鍵在於抓得早,抓得勤。

  四、去勢、防疫和驅蟲

  去勢:我國豬種性成熟早,一般多在生後35日齡左右,體重5~7千克時進行去勢。近年來提倡仔豬生後早期***7日齡左右***去勢,以利術後恢復。目前我國集約化養豬生產多數母豬不去勢,公豬採用早期去勢,這是有利肉豬生產的措施。國外瘦肉型豬性成熟晚,幼母豬一般不去勢生產肉豬,但公豬因含有雄性激素,有難聞的羶氣味,影響肉的品質,通常是將公豬去勢用作肉豬生產。

  防疫:預防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和病毒性痢疾等傳染病,必須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式進行預防接種。

  驅蟲:肉豬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薑片吸蟲、疥蟎和蝨子等體內外寄生蟲,通常在90日齡進行第一次驅蟲,必要時在135日齡左右時再進行第二次驅蟲。 服用驅蟲藥後,應注意觀察,若出現副作用時要及時解救。驅蟲後排出的糞便,要及時清除並堆制發酵,以殺死蟲卵防再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