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吃什麼水果

  現代人都非常的喜歡吃燒烤和熱氣的東西,而且生活的汙染環境比較嚴重,這人的身體就非常需要清熱解毒了,那麼清熱解毒吃什麼好呢?小編接下來為您介紹。

  清熱解毒吃水果

  1、橄欖

  橄欖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鞣酸、山楂酸、揮發油、香樹脂醇等,可以生津止渴,清熱排毒,抗炎消腫,抗腫瘤,其製品及橄欖油製品對心臟很好,可謂老少皆宜。

  橄欖具有降火祛痰,潤喉消炎,解瘡毒、酒毒等體內毒素的功效。但是吃過量會產生胸隔痞悶,所以不要吃太多,另外熱性咳嗽的患者禁食,胃潰瘍患者也要慎食。

  2、橙子

  橙子性平微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β-胡蘿蔔素、蘋果酸、檸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類等物質,可清熱排毒,消痰降氣、健脾開胃、醒酒止渴、防治便祕、美容、幫助迴圈等,僅發出的氣味也會幫助消解人體的緊張情緒。

  3、梨

  梨子營養豐富,富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胡蘿蔔素、果膠以及多種維生素,可以降血壓、清熱鎮涼、養陰退熱、潤肺消痰解毒等。還可以通利大便,保護心血管及肝臟,幫助減肥。可以達到改善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熱證,尤其冬春季發熱或有內熱的病人。適於高血壓、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長期食療。

  4、西瓜

  西瓜是解暑佳品,富含葡萄糖、蘋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且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可以清熱、解毒、利水等。食療中暑、發熱、煩渴、小便黃赤、黃疸、腎炎等症,可以去皺潤膚、降血壓。

  西瓜生冷質滑,凡脾胃虛寒、寒積腹痛、小便頻數、小便量多,以及平常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虛冷體質的人都不宜多吃,嬰幼兒也不宜多吃西瓜。此外,西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清熱解毒吃蔬菜

  1、苦瓜

  苦瓜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據研究發現,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2、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大量備受醫學專家重視的維生素A原。國內外研究成果均指出,它不僅是可養眼蔬菜,還可提高人體抗感染能力,又是有效地防癌蔬菜。胡蘿蔔還可排出沉積於體內的重金屬毒素。

  3、黑木耳

  黑木耳柔軟肥厚,食而不膩,味美可口,經常食用能將腸道中的毒素帶出,還可降低血黏度,防止發生心臟病。現今,很多中青年人體重超重,血脂偏高,屬於高凝體質,飲食中多吃一些黑木耳大有益處。

  4、菠菜

  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裡的熱毒,防治便祕,使人容光煥發。菠菜葉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能使血糖保持穩定。菠菜豐富的維生素含量能夠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維生素缺乏症。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繁殖作用,既能啟用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防止大腦老化。

  5、空心菜

  空心菜的學名叫蕹菜,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比番茄還要高。由於其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素,因此,空心菜在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上,具有獨特的作用。中醫典籍記載,空心菜性涼,搗成汁後服用可解食物中毒,外用還可以起到消腫、祛毒火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空心菜的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預防感染,夏季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清熱解毒吃什麼

  一、玄蔘

  玄蔘為玄蔘科植物玄蔘和北玄蔘的根,含玄蔘素,環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油、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證明、玄蔘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蔘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蔘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表和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傷津便祕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洩及痰溼盛者忌用。

  二、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燉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內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藥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致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適用於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慣性便祕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三、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內含桂皮酸,多種酚類物質,甜菜鹼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適用於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核和高血壓症等。

  用量:一般為3——9克。

  四、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內含薏苡素,天門冬醯胺等。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適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幹者9——30克;鮮者15——40克。

  五、連翹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內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六、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揮發油和植物甾醇等。藥理試驗證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壓作用;有鎮痛、鎮靜、抗炎和解熱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清熱,涼血、和血、清瘀,適用於熱人血分,發斑、驚痛、吐血、癰瘍,跌打損傷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虛寒瀉洩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