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蠶豆

  蠶豆營養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蠶豆的方法。

  蠶豆的種植:品種選擇

  根據地理氣候特點、海拔高度進行因地制宜地選擇,要求選用粒大、結莢性好、抗病性強的品種。海拔1600-2400m範圍內蠶豆主產區選用本地大白蠶豆、鳳豆十號,雲豆83324、雲豆80-15等良種。海拔1500-1600m範圍內蠶豆主產區選用K0729等良種。

  蠶豆的種植:測土施肥

  我縣蠶豆主要分佈在海拔高度為1500—2100米的壩區和山區河谷地區。一般畝產量400千克,豆科作物從土壤中吸取其所需氮素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在計算使用氮素時可除去所需用量的三分之二為實際施用量,以中上等肥力為依據***速效氮90ppm、速效磷20ppm、速效鉀90ppm***,每種1.0畝蠶豆需備農家肥1000千克、尿素26千克、普鈣26千克、硫酸鉀13千克、鉬酸銨0.6千克。

  在施肥過程中應先確定蠶豆的目標產量,以及為達到這個產量所需要的養分數量,再計算蠶豆除土壤所供給的養分外,需要補充的養分數量,最後確定施用多少肥料。

  蠶豆的種植:適時播種

  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我縣蠶豆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中旬,一般是在水稻收穫後***低熱河谷地區的早青蠶豆可以選擇在8月初播種,一般是在烤煙等作物收穫後及時播種***,及時搶溼播種,土壤過幹不利於出苗,土壤過溼,容易爛種,播種時以指壓豆種易入泥為宜。

  加強中耕管理。在始花期前每畝噴施鉬酸銨0.6千克,始花期灌一次水後每畝撒施尿素總量的60%,在鼓粒期灌一次水後結合再每畝追施尿素總量的40%。蠶豆喜溼怕澇,灌水時要速灌速撤。

  合理密植。我縣蠶豆以點谷茬豆為主,播種時採用隔同行不隔茬的方式,行距控制在0.3—0.35米,株距0.1—0.12米,每畝播1.8—2.5萬株左右。

  做到“三蓋:即蓋普鈣、農家肥、再蓋土”的要求。播種後每畝用普鈣總量的100%、硫酸鉀總量的100%、農家肥1000—1500千克蓋種,按2.0—2.5米分墒開溝,溝深要在0.15—0.2米左右,溝寬在0.3—0.4米,開溝時挖出的土垡細碎後均勻覆蓋全田。

  結合打頂。如果蠶豆生長過旺,可在苗期後,打除頂部2—3苔葉,結合打頂,拔除病殘株和細弱分枝。

  蠶豆的種植:預防凍害

  1、在低凹冷侵田塊地段,注意開溝排水。

  2、灌水防凍:在凍害發生前灌水,以減慢降溫速度,可推遲或阻止霜凍發生。

  3、加強管理:鬆土雍根,中耕除草,清溝排水。

  4、摘除早花:摘除一定要適當,傷口要小,摘除後要及時追施速效氮肥。

  5、增施磷、鉀肥:提早噴施磷酸二氫鉀,畝用量0.5—1.0公斤,提高植株抵抗力。

  蠶豆的種植:收穫

  以用途決定收穫時期,收青莢果可作蔬菜,葉片枯黃時收穫以飼用為主,但必須在蠶豆下部葉片枯落前收穫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