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南方種植的中藥材
現在南方地區種植藥材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有一部分藥材是補水和南方種植的,所以我們需要知道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檀香、沉香、板藍根、金錢草、蘆薈、靈芝、橘紅、益智、何首烏、生薑、南肉桂、砂仁、、巴戟天、山藥、茯苓、澤瀉、玄蔘、廣藿香、天花粉、佛手、使君子、薏苡仁、紫蘇、白扁豆、金銀花、射干、芡實、穿心蓮、雞骨草、十大功勞、廣防己、廣金錢草等。
南方種植生薑的方法
一、適期播種
生薑起源於南方熱帶森林地區,長期的系統發育形成了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的特性,因而要將生薑的整個生長期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具體確定生薑的播種期應考慮以下3個條件:
第一,需在終霜後地溫穩定在16℃以上時播種。
第二,從出苗至初霜適於生薑生長的天數應在135天以上,生長期間有效積溫達1200-1300℃以上。
第三,把根莖形成期安排在晝夜溫差大而溫度又適宜的月份裡,以有利於產品器官的形成。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條件相差很大,滿足上述條件的時間亦有較大差別,因而各生薑產區適宜的播種期各不相同。
生薑應適期播種,不可過早或過晚。若播種太早,地溫低,熱量不足,播後種姜遲遲不能出苗,極易導致爛種或死苗;播種過晚,則出苗遲,從而縮短了生長期造成減產。播種原則:是在適宜的播種季節內,以適當早播為好,播種越遲,產量越低。
南方地區播種期:廣東、廣西等地,全年氣候溫暖,冬季無霜,播種期不甚嚴格,1-4月均可播種;長江流域各省,露地栽培一般於穀雨至立夏播種;
二、培育壯芽
培育壯芽是獲得生薑豐產的首要環節,因為只有健壯的幼芽才可能長出茁壯的幼苗,也才能為生薑的旺盛生長奠定好的基礎,所以各姜區均對種姜進行必要處理,以培育壯芽。
培育壯芽通常按3個步驟進行,即晒姜困姜、選種、催芽。
***1***晒姜困
姜於適期播種前20-30天***南方春分前後***,從貯藏窖內取出姜種,用清水洗去姜塊上的泥土,平鋪在草蓆或乾淨的地上晾晒1-2天,傍晚收進室內,以防夜間受凍。
姜種晾晒1-2天后,即將其置於室內堆放2-3天,姜堆上覆以草簾,促進養分分解,稱"困姜"。一般經2-3次晒姜、因姜,便可開始催芽了。
必須注意,晒姜時要注意適度,切不可晒得過度,尤其是鉸嫩的姜種,不可曝晒。中午若陽光強烈,可用席子遮蔭,以免姜種失水過多,姜塊幹縮,出芽細弱。
***2***選種
晒姜困姜過程中及催芽前須進行嚴格選種。選種時應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危害的健康姜塊做種,嚴格淘汰瘦弱乾癟、肉質變褐及發軟的姜塊。
***3***催芽
南方溫暖地區,種姜出窖後,多已現芽,可不經催芽即可播種。而多數地區春季仍低溫多雨,因而應進行催芽。催芽的過程南方叫"薰姜"或"催青",多在清明前後進行。
催芽的方法各地也有幾種
①浙江臨平等地薰姜灶催芽法:
在室內用磚砌薰姜灶。灶高0.4米,灶頂用竹竿或竹蓆鋪平,然後用泥封好,灶中牆下面開燒火門,高30釐米、寬20釐米左右。灶上用木板做成高1.8米,長、寬各1-1.2米左右的薰倉,在薰倉一側設有活動抽板,以便於存取姜種。薰倉內側墊以稻草或貼3-5層草紙,然後排放姜種,種姜頂上再蓋厚20釐米左在的稻草。最後在灶下點燃木柴、鋸末或礱糠等燃料小火力***不見明火***加熱,用產生的熱煙燻烘姜種,使之達到適於發芽的溫度。在薰烘過程中,種姜表面發潮,群眾稱為"發汗",經25天左右,發汗完畢,幼芽可長至1釐米左右,此可停止薰姜,下地播種。
②湖南來陽山區深洞催芽法:
選地勢高、土層深厚的山邊挖深洞貯姜,種姜貯藏期間可發芽。具體做法是將選好的種姜用竹簍裝好,放入洞內,密封洞口,至"穀雨"時開洞取姜。此時種姜即生長出鮮嫩肥壯、顏色潔白的幼芽,可選晴暖天氣下種。
③陽畦及溫室催芽法:
隨著保護地蔬菜的發展,各地陽畦發展很快,湖南衡陽及四川成都等地已利用陽畦進行催芽。具體做法是先挖寬1.5米,深0.6米,長依姜種多少而定的陽畦,在畦底及四周鋪一層10釐米左右厚的麥穰,將晒好的姜種擺放其中,厚30-35釐米,姜塊上面再蓋15釐米左右厚的麥穰,保持黑暗,上部插上支架,蓋好塑料薄膜即可。為防夜間受凍,太陽落山前即在薄膜上加蓋草苫保溫,有條件者還可在陽畦內鋪地熱線加溫。陽畦催芽法美種擺放薄,內部通氣性好,溫度也較易控制,因而催芽時間可縮短3-5天。
有溫室的地方,可利用溫室進行催芽。即先在竹筐或紙箱內鋪墊一層厚5-10釐米的麥穰,將晒好的姜種盛放其中,頂上再蓋一層麥穰,將竹筐或紙箱放入溫室內,可在筐頂再蓋草若保溫,並保持黑暗狀態。
據試驗,不論採用哪種催芽方法,催芽過程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是調節溫度。
29-30℃:催芽10天左右,芽長達1.5-2釐米、芽粗0.8-1釐米,芽較細長;
24-25℃:催芽20天左右,幼芽粗壯,已達播種要求;
20-21℃:催芽30天,芽長1.6-1.9釐米、芽粗1.1-1.4釐米,幼芽肥壯,已達播種要求;
16-17℃:幼芽生長緩慢,催芽60天,芽長0.9-1釐米,芽粗0.8-1釐米,可以播種。
由此可知,種姜在16℃以上即可開始萌芽,在20℃以下,發芽緩慢;在發芽過程中,以保持22-25℃較為適宜;如高於28℃,雖發芽較快,但姜芽往往徒長瘦弱。因此在催芽期間應按種姜發芽要求的適宜溫度進行管理。否則,如溫度過低,出芽太慢,影響適時播種。但溫度亦不可過高,尤其是陽畦催芽,晴天中午應特別注意溫度變化,若溫度太高,應及時通風降溫。
3、催芽大小對生薑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種芽越大,出苗越早,大芽可比小芽提早1周左右出苗。
大芽早出苗,所以在幼苗期其株高、莖粗、分枝數以及時片數等均比中、小芽略佔優勢。但大芽生理年齡相對較老,進入旺盛生長期以後,植株表現早衰,生長緩慢,長勢漸弱。
中、小芽播種後雖出苗稍晚,但旺盛生長期長勢強、生長速度快,無論是莖葉生長還是根莖生長,均很快超過大芽,表現出明顯的生長優勢。
種芽大小不僅影響莖葉的生長,也同樣影響到根系的擴充套件及吸收能力的強弱。生薑為淺根系作物,根系不發達,當根系受損時,髮根困難、不易恢復。由於大芽已發生不定根,根尖柔嫩,播種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損傷,使幼根生長受阻,影響根系正常發育。試驗結果表明,中、小芽根系比較發達,其吸收能力強,而大芽根系生長不良,嚴重影響了對水分及無機鹽的吸收。由於芽的大小影響著地上莖葉及地下根系的生長,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制約著產量的高低。據連續2年測產表明,中、小芽植株產量比大芽植株高20%以上。
綜上所述,播種前的種芽大小對生薑生長及產量有顯著影響,因而適度催芽就顯得十分重要。種芽大小的標準可以認為芽長0.5-2釐米、粗0.5-1釐米,其形態上要求色澤鮮黃光亮,頂部鈍圓,芽基部僅見根的突起,該類芽可稱為'短壯芽'。用短壯芽播種可比用大芽播種增產20%以上。
三、整地與施基肥
生薑根系不發達,在土壤中分佈淺,吸水吸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澇,因而姜田應選擇上層深厚、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應的肥沃壤土。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實行3-4年以上的輪作。一般說來,近2-3年內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塊不可種姜。選定姜田後,通常於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冬耕經雨雪風化,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效養分含量。翌年土壤解凍後,細耙1-2遍,並結合耙地施入大量農家肥,一般畝***667平方米***施優質廄肥5000-8000克、過磷酸鈣30-50千克。然後將地面整平整細。
南北生薑的栽培方式:南方姜區因雨水多,一般採用高畦栽培,以便於排水。具體方式有畦寬1.2米、畦間溝寬30釐米、深20釐米左右的高畦,可種生姜3行;有畦寬2-2.4米、畦間溝寬40釐米、深40-50釐米的深溝寬高畦,可種生姜4-6行;還有間距40釐米、高30釐米的高壟,在壟上開10-12釐米淺溝栽培生薑的埂子姜。有的地方,採用3-4米寬高畦,在畦面上橫向按35-40釐米行距開深10-13釐米溝栽培生薑。
四、播種
1、播前的準備
***1***掰姜種
種姜催芽時,姜塊較大,雖有的姜區催芽前已將大塊掰開,但出芽後仍需挑選,因此在姜種下地前多進行掰姜。掰姜的過程實質上是進行塊選和芽選的過程。掰姜時一般要求每塊姜上只保留1個短壯芽,少數姜塊可根據幼芽情況保留2個壯芽,其餘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養分能集中供應主芽,保證苗全苗旺。掰姜時若發現幼芽基部發黑或掰開的姜塊斷面褐變,應嚴格剔除。掰姜除應選留壯芽外,還應考慮姜塊的大小。在一定範圍內,種塊越大,出苗越早,姜苗生長越旺,產量也越高。反之,種塊過小,出苗遲、幼苗弱,產量也較低。經筆者多年試驗證明,種塊以75克左右為宜。掰姜時還應注意,為了以後便於管理,可按種塊大小及幼芽強弱進行分級,即瘦小的姜塊和瘦弱芽姜塊放在一起,肥胖姜塊和具壯芽的姜塊放在一起。種植時分割槽種植,分別視生長情況進行管理。
***2***澆底水
因生薑發芽慢,出苗時間長,若土壤水分不足,會影響幼芽的出土與生長。為保證幼芽順利出土,必須在播前澆透底水。澆底水一般在溝內施肥後,於播種前1-2小時進行,澆水量不宜太大,否則姜壟溼透,不便下地操作。
2、播種方法
底水滲下後,即可按一定株距將事先準備好的姜種擺放溝內。擺放姜種的方法,各姜區也不一致。
平播法:即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若東西向溝,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溝,則幼芽一律向西。放好姜塊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即可。而後隨手扒下部分溼土,蓋住幼芽,以防強光灼傷幼芽。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薑母垂直相連,便於以後扒老薑。
豎播法:即將姜塊豎直插入泥中,姜芽一律向上。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上的薑母上下相連,扒老薑時易傷根,操作也不方便。
3、覆土
種姜排好後,可用钁或二齒鉤將壟上的溼土扒入溝內蓋住種姜,而後用鐵耙子摟平蕩細即可。
南方多采用"蓋肥方式",即擺放好姜種後,先在姜種上撒蓋有機肥40公斤/畝***667平方米***,然後蓋上一薄層細土,再畝***667平方米***撒入複合肥100-120公斤、鋅肥2公斤,硼肥1公斤,最後覆土3-4釐米厚度,覆土不可過厚或過薄。若覆土過厚,則下部地溫低,不利發芽;反之,若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土易幹,同樣影響發芽
4、播種量
生薑的播種量受姜塊大小和種植密度的影響,是姜農尤其是新發展姜區姜農關心的主要問題。一般高產優質栽培用種塊大,用種量也多,每畝500公斤左右。若一般地塊或新發展姜區,用種量可略少,但不能低於300公斤。事實上,用種量多雖當時投資高些,但姜種不爛,還可回收,故消耗性投入並不高,所以生產上只要條件具備,應儘量用適當大些的姜塊做種,有利於生產,提高效益。
五、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實現豐產的重要措施,但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是很複雜的,它受土壤、肥水條件、播種期、播種量以及田間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在高肥水條件下,每畝***667平方米***種植7000株,植株生長健壯,群體可得到較好的發展。每畝產量可達3535.1千克;
在中肥水條件下,同樣每畝***667平方米***種植7000株,由於營養條件所限,則植株長勢一般,群體偏小,每畝產量為2948.3千克。
六、遮蔭
生薑為陽性耐陰植物,不耐高溫,不耐強光,在花蔭狀態下生長良好,因此,無論南方或北方均進行遮蔭栽培。生薑幼苗期正處在初夏季節,天氣炎熱,陽光強烈,空氣乾燥,如無遮蔭措施,則姜苗矮黃,生長不良。
南方多搭棚遮蔭,稱"搭姜棚"。
浙江省臨平姜區,多搭矮棚遮蔭,即苗高14-16釐米時開始搭棚,棚高1米左右,在每回畦上搭2行竹竿,在2行竹竿上再綁橫杆搭起棚架,然後用藁稈稀疏地蓋在姜棚上以遮陽光。
湖南省姜區,多在生薑出苗後,選用有杈松樹幹或直徑7釐米以上的竹竿4根,根據畦的長度和寬度插入土層30-40釐米然後在上部用4根竹竿縛綁成一層橫鋪的骨架,架高一般在1.3-2.4米,架上均勻地鋪蓋麥稈或稻草,每畝250-400千克,這樣的天棚這光度一般在70-75%、
湖南新邵、邵東、隆回等地,有在姜田裡插馬尾松枝或杉樹枝遮蔭的,用松樹護蔭時,一般每畝需170-220個,高度2-2.4米。插枝時要注意插勻插穩,不可過稀或過密。
有的地區採用姜菜或姜麥間作方式為姜遮蔭。
廣東省實行姜芋間作,即於姜畦四周栽培芋頭,芋頭植株高大,可為生薑起遮蔭降溫作用,9月以後,光照漸弱,溫度也逐漸降低,芋頭便可收穫。
湖南有實行姜瓜間作的,方法是每兩畦搭一棚架,畦邊種植苦瓜或絲瓜,待苦瓜或絲瓜甩蔓以後,順著棚架往棚上爬,為生薑遮蔭。
湖南新邵、邵陽、邵東各地,在姜田行間或畦溝分種植玉米、向日葵等高種作物遮蔭,效果也較好。
長江以南在處署以後,天氣逐漸轉涼,光照漸弱,即可拔除姜草或拆除姜棚。如遮蔭物拆除過晚,容易造成植株徒長致使產量降低。遮蔭栽培的生薑,植株生長勢強而分枝多,尤其在苗期表現更為明顯。不遮蔭的姜田,則姜苗矮小,長勢不旺。遮蔭姜田一般可比不遮蔭姜田增產15-23%。
七、中耕除草
生薑為淺根性作物,其根系主要分佈在土壤表層,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傷根。一般只在出苗後,結合澆水淺中耕1-2次,鬆土保墒,提高地溫,清除雜草。生薑幼苗期長且生長緩慢,又處在高溫多雨季節,雜草萌生力強,若管理不及時,極易造成草荒,以致大量的雜草與姜苗爭肥、爭水、爭陽光,使姜苗得不到正常的營養而生長不良,造成減產。所以在幼苗期,及時除草是一項重要管理措施,但人工拔草,勞動強度大且費工較多,近年來用化學除草劑消滅雜草,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生產。化學除草***如除草醚***,殺草效果好,簡便易行,既可減輕勞動強度,又可節約用工,還可保持田園清潔,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八、合理澆水
生薑喜溼潤而不耐乾旱,但其根系較淺,吸收水分能力較弱,難以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因此,必須合理澆水才能滿足生薑生長的需要。
南方前期氣溫低,雨水多,影響姜苗根系的生長。為了防止姜田積水和姜苗受澇,應搞好田間清溝排水工作,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水乾,有利於姜苗生長。幼苗生長後期,氣溫升高,有些地方利用青草、油菜殼、蠶豆莢稈等覆蓋畦面,對減少土壤蒸發,防旱保墒有良好效果。當姜苗具5-6片葉時,夏秋久晴無雨時,有些地方採取傍晚灌水,早晨排水的方法,或於傍晚灌跑馬水,或使畦為中保持3-6釐米的水位等方法,使土壤溼潤,以利植株生長,均可收到較好效果。
九、追肥與培土
生薑在其不同生長階段,有不同的生長特點和吸肥特點,因此,在栽培管理上,應按其吸肥規律施肥,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生薑生長期長,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還應分期進行追肥,才可滿足生薑生長對養分的需要。
***1***追肥
南方各姜區,由於降雨量較多,雨水充沛,為防養分滲漏和流失,多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多次追肥,一般追肥3-4次:
第一次追肥在姜苗高8-10釐米、1-2股杈時追施提苗肥,每畝***667平方米***隨水衝施腐惡合肥8-10公斤;
第二次在姜苗3-4股杈出土時追施壯苗肥,每畝***667平方米***隨水衝施複合肥16-20公斤;
第三次在姜苗5-6股杈時重施大追肥,每畝***667平方米***施複合肥80-100公斤,追肥要在距離姜苗植株基部約15公分處挖一淺溝施入;
第四次姜苗7-8個分枝時追施壯姜肥,每畝***667平方米***追水衝施高鉀複合肥10公斤,促進姜塊迅速膨大。
此外,從姜苗3-4股杈期開始,使用高鉀水溶肥或葉面肥葉面噴施,每隔7-10天一次。
***2***培土
生薑的根莖在土壤裡生長,要求黑暗、溼潤條件,因此需培土。南方各姜區,一般在姜苗5-6股杈時,結合拔姜草和大追肥進行第一次培土,把原來溝背的土培在植株基部,變溝為壟。以後結合澆水7-10天進行第一次,共進行3-4次培土,逐漸把壟面加寬、加厚,為根莖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