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秋土豆什麼時候種植

  四川秋土豆的種植需要知道它的種植時間與方法,那麼四川秋土豆的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四川秋土豆種植時間,一起來看看。

  四川秋土豆種植時間

  種植土豆必須要有充足的光照,科學的管理各方面因素齊全,才能出來好收穫。馬鈴薯是喜涼作物,在地溫低於25℃以下就可以播種。儘管9月上旬許多地方的氣溫常常在25℃以上,但地溫不會超過25℃,因此,只要條件適宜,宜提早播種,播種越早產量越高。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宜。

  秋馬鈴薯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馬鈴薯生長時間短,所以要適當提前播種,儘量延長其生長時間。以保證出苗至初霜有60天以上的生長期。播種宜於早晨和下午進行,陰天可全天播種。若遇高溫烈日,播穴應深些,並隨播隨覆土。8月份高溫多雨,田間積水時易引起爛薯,影響出苗及植株生長。所以,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並進行中耕,確保順利出苗。

  東北和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一般在春季種植***4月中下旬-5月初***、秋季收穫,通常一年只能種植一季馬鈴薯,稱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區。

  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湖南、湖北等省區一年種植2季馬鈴薯。其中山東、河北等中原一帶2、3月份播種春薯,6-7月收穫;8月播種秋薯,10底-11月初收穫;江蘇、浙江等中南一些省1-2月份播種春薯,5-6月收穫;9月份播種,12月收穫。

  這些地區稱為中原及中南二季作區。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等地可以在秋季水稻收穫後利用期間空隙種植一季馬鈴薯。一般10月中下旬-11月份播種,下一年2-3月份收穫。因生長期多處於冬季,因此這些地區通常稱為南方冬季作區。

  四川秋土豆種植方法

  一、選擇良種

  選擇生育期較短的馬鈴薯品種,如川芋4號、川芋5號、川芋56等。為了減輕播後爛種,宜選用20~30克的小馬鈴薯整薯作為種薯。

  二、適時播種

  馬鈴薯是喜涼作物,在地溫低於25℃以下就可以播種。儘管9月上旬許多地方的氣溫常常在25℃以上,但地溫不會超過25℃,因此,只要條件適宜,宜提早播種,播種越早產量越高。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宜。

  三、浸種催芽

  馬鈴薯一般有2~3個月的休眠期,採取帶芽下種最好。在播種前2~3天,對沒有通過休眠期的種薯進行催芽處理。具體方法是:用l克赤黴素與50毫升白酒***1農藥量杯***溶解,對水1000公斤浸種催芽,浸種時間以3~5分鐘為宜。浸好後將種薯放在室內,上下鋪好溼潤的稻草,中間放置種薯,催出芽後再進行播種。

  四、播種方法

  1.稻田稻草覆蓋免耕馬鈴薯套作油菜

  在水稻收穫後,利用秋冬季空閒時間,採用免耕技術,直接將馬鈴薯放在稻田表面,利用稻草將馬鈴薯種蓋上。

  ***1***稻田處理在水稻收穫時,齊泥割稻莖,淺留稻樁,降低田間溼度,這是保證出苗和奪取高產的關鍵。一是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方便的田塊;二是在水稻收穫後,立即在稻田內依排水方向拉線開溝作廂,按3.6米開廂,及時開好廂溝,溝深最少達到27釐米以上;開好四周邊溝,邊溝深33釐米以上,並將開溝的泥土打細,均勻鋪蓋在廂面。

  ***2***合理密植稻茬馬鈴薯與油菜可採用寬窄行種植。馬鈴薯寬行60釐米、窄行20釐米、窩距23釐米,每畝7000窩左右。在馬鈴薯播種時,不用挖窩,按規定的行距和窩距將馬鈴薯種擺放在田面的表土上,用手稍壓馬鈴薯種塊,使其與土壤接觸。10月中旬,在每行馬鈴薯寬中間免耕挖窩套栽兩行油菜,行距27釐米,窩距23釐米。馬鈴薯收後,馬鈴薯行就成了油菜的寬行。

  ***3***施足基肥畝施足巴1000~1500公斤、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硫酸鉀12~15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有條件的地方提倡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有機肥和化肥腰施於穿行播種帶,嚴禁施用含氯化日巴。

  ***4***稻草覆蓋稻茬田免耕稻草覆蓋栽培秋馬鈴薯,無論是馬鈴薯套油菜,還是淨種馬鈴薯,要求每畝馬鈴薯用1.5~2畝稻田的稻草覆蓋,蓋草厚度達到10~15釐米。蓋草方法是:在馬鈴薯播種施肥後,及時用事先準備好的稻草,按稻草與廂垂直、草尖對草尖的方法均勻覆蓋整個廂面。

  2.旱地改制行作壟淺播馬鈴薯

  選擇地勢鉸高,排水良好的旱地改制行作壟種埴。播種時要重施底肥,增施鱗鉀肥,用清糞水淋窩,實行淺窩薄蓋,早晚播種。

  五、田間管理

  1.抗旱排澇,查苗補苗

  秋馬鈴薯播種後,要保持行壟的溼潤度以利於出苗,如遇乾旱,要及時抗旱澆水;若遇秋雨,特別是種植馬鈴薯的稻田,要深溝高廂除溼,以保證正常出苗。出苗後,無干旱就不必澆水,若田間溼度過大,要清溝排水,防漬除溼,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對爛種或發芽不好的田塊,要勻密補稀或育預備苗,及時補苗。

  2.中耕除草,看苗追肥

  為了促進馬鈴薯早結薯塊,齊苗後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壘廂***稻草覆蓋馬鈴薯田塊生長期內不需中耕除草***,特別是大雨後要淺中耕鬆土,防止土壤板結。齊苗後,對長勢弱的田塊,每畝用清糞水對尿素2~3公斤提苗。出苗30天后,每畝可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對水50公斤噴施,間隔7~10天連噴2次,以促進葉部營養物質向薯塊轉移。

  3.防治病蟲,適時收穫

  馬鈴薯要注意防治青枯病和晚疫病。發現青枯病病株要及時拔除並銷燬,並用農用鏈黴素4000倍或敵克鬆800倍防治。對馬鈴薯晚疫病要時常觀察,及時防治。在播種時或出苗期,可一次性用甲雙靈***瑞毒黴***或代森錳鋅等內吸性農藥加活性碳2公斤施於根部土壤中;中後期,當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時,要立即拔除或摘去病葉銷燬,並用25%的瑞毒黴錳鋅600倍液或72%克露700~800倍液防治,間隔7~1o天連噴2次。發現蚜蟲,可用2000~3000倍液抗蚜威噴霧防治。

  秋土豆種植方法

  一、留種選種與地塊選擇

  凡留種的土豆應在植株剛開花時採收***4月下旬***,採收後選陰涼、通風、有閣樓處平鋪,嚴防雪子落在上和鼠害。選用優質種子,並用新高脂膜拌種,隔離病蟲害、提高發芽率。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通透性好的砂質土壤種植,以前茬未種過茄科類作物或水稻的田***地***塊最佳。

  二、整地施肥與搭棚作畦

  播種前深翻土地,施足基肥,開好圍溝、腰溝和棚間溝,以便操作和排灌。若利用原棚種植的地塊,每要用生石灰加新高脂膜,悶棚殺菌消毒後再播種。搭棚作畦材料以小山竹為主,棚底寬4.3~4.5m,棚弧6.3m,棚高1.7~1.8m。棚內作兩畦,每畦寬2m棚內中溝35cm,棚與棚之間操作溝70cm,棚長依田塊大小而定,一般每1hm2可搭大棚30~45個。

  三、適時播種

  播種期為1月24~28日,播種量每1hm2為1800~2250kg,按1hm2植75000株左右標準挖穴直播,一般株距20~24cm,行距約60cm,挖斜穴。播種時將已發芽7cm左右的薯種,分個斜放於穴中央,深度視種薯芽長短而定。苗種播入穴內後用營養土覆蓋,蓋土厚度以不見芽苗為宜,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墒,防止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

  四、肥水管理

  前期播種至出苗前要悶棚10d左右,保持棚內土壤溫、溼度,促苗早出。待出苗70%以上時開始放風降溫,一般播種後10~15d可出齊苗,出苗後,選晴天淺鬆土、培土起壟,並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應在土豆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各噴灑一次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禦蟲害能力,確保土豆的優質高效和豐收。

  五、病蟲害防治

  播種時或結薯前用酌量辛硫磷加新高脂膜除治地下害蟲。對於蚜蟲、二十八星瓢蟲、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蟲害要按照植保要求噴施針對***劑進行防治,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