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甲魚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甲魚具有野生特性的優良品質,在市場上十分暢銷。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生態甲魚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生態甲魚的養殖池建設
養殖基地宜建在環境安靜、靠近水源、水質無汙染的區域,養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為宜,池底土質以砂壤土為宜,淤泥厚不超過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積一般3~5畝,以不超過15畝為宜,有條件的可配套建設親鱉池、幼鱉池、稚鱉池,養殖池可用石棉板、磚牆、水泥板等建成防逃設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適量螺蜆、河蚌等貝類,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另外,根據需要設若干飼料臺及晒背棲息臺。
生態甲魚優質種苗繁育與投放
1、親本選擇與培育
選購自然水域生長的野生中華鱉作為親本,要求體重在2~4kg,6~7齡,已達性成熟,無病無傷,體質健壯,雌雄比例為4:1。選購的親鱉要專池飼養,放養密度為每平方水面0.3~0.5只,在餌料投喂上,要以動物性餌料***活螺蜆、小雜魚、動物內臟等***為主,輔以適量植物性餌料***餅類、南瓜等***和配合餌料,日投喂量為在池鱉體重的5%~8%。
2、人工孵化與培育
在選育好親鱉的同時,應及時觀察並收集鱉卵用恆溫箱或恆溫砂盤***砂盤中用砂以25目網篩過篩***在室內進行人工孵化,要求溫度控制在33~34℃,保持溼度為81%~82%,溫床中砂子的含水量要控制在7%~8%,經36~38天孵化出稚鱉、幼鱉。稚鱉要分級分池飼養,以水蚤、絲蚯蚓、絞碎的小雜魚等鮮活餌料為主,進行強化培育。在越冬期間,要搞好防凍設施,以提高越冬成活率。
3、種苗投放
利用土池常溫養鱉,在每年春季4~6月份開始放種。適宜投放體重在15克以上的稚鱉,要求規模整齊、年齡相同、體質健壯,對於外地選購的鱉種要進行暫養強化培育1個月後投放,自繁培育的苗種可直接投放,投放前應用高錳酸鉀等藥物消毒,防止疾病的發生,放苗密度一般畝放600只。此外,養殖池中應搭配放養適量的白鰱、鯿魚、黃顙魚、青蝦等品種,提高水體利用率。
生態成鱉常溫飼養
採用自然水溫露天養殖中華鱉,要求儘量創造甲魚生長的生態環境,實行科學管理,主要有:
1、飼料投喂
飼料以鮮活餌料為主,搭配部分植物性餌料為自配餌料,主要種類有:鮮活螺蜆、小雜魚、動物內臟、餅類、麩類、南瓜等及人工配合飼料,在水溫上升到18℃以上時開始投喂,日投喂量為鱉體重3%~6%。每天投喂1~2次,具體視水溫及天氣情況而定,在投餌時可搭配少量光合細菌等生物製劑,一般不使用甲魚顆粒飼料,禁用新增劑和含激素類或有殘留的藥物。
2、水質調控及病害防治
半野生化甲魚養殖過程中,控制甲魚疾病及提高甲魚品質關鍵在於水環境控制,重點是搞好水質調控,儘量營造甲魚的自然生長環境,建立水體的生態平衡,主要應做好:
***1***搞好池塘生態設定。一是投放活螺蜆、河蚌等貝類,在春季3~4月份畝放200千克;二是移植水草,要移植苦草、伊樂藻、水葫蘆等,覆蓋面達1/3,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達到塘內自淨。
***2***定期加水和換水,每10~15天應適量換水和加水,換水量一般不宜超過1/3,保持水質清新穩定。
***3***定期潑灑生石灰調節水質,保持pH值穩定。
***4***控制投餌,減少餌料對水環境破壞。首先投喂餌料要控制在2小時內吃完;其次,堅持檢查,避免過多投喂造成殘餌破壞水質。
***5***定期新增微生物製品。如光合細菌等,可定期潑灑和每天新增到餌料中,起到淨化水質、防病促長、提高餌料轉換率等作用。在防治病害方面,必須堅持生態防治為主,藥物預防為輔,根據需要可定期投喂藥餌和使用殺菌、殺蟲藥物潑灑預防,藥物使用必須符合NY5071-2001的規定。
生態甲魚分池管理
每年根據鱉的生長情況,及時做好挑選,將規模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飼養,防止殘殺和造成病害,有利於甲魚的養殖管理,促進生長。
生態甲魚起捕上市
經3~4年的常溫露天養殖,養殖的甲魚一般達到500克左右,這時就要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起捕上市,可用籠捕或幹塘捕捉。在上市時要做到由公司或協會統一組織對外實施品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