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快樂的方法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但要有智慧還要有快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是什麼。

  讓孩子變快樂的方法介紹

  父母自己要學會快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自己學會快樂自然在日常中就會影響到孩子了

  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

  樂觀的心態,即使遇到困難也勇於面對。即使孩子以後青春期遇上一些挫折也會學會快樂生活。

  誇獎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這一點很重要,這樣他以後就會學到享受過程中的快樂點滴而不是失敗或是錯誤後的懊惱。

  不要過分的擔心孩子

  有些家長過於擔心孩子的成長,進而過於溺愛孩子。其實孩子的韌性要比大人想象中要好的多。

  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給他更多的做選擇

  選擇能讓人快樂,大人不要生硬的要求孩子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和給他充分的自由時間

  戶外運動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通過接觸不同的人還能增強他的心理素質,增加快樂因子!

  父母讓孩子變快樂的做法

  求知:

  家長平時要多買些孩子心靈成長的書籍學習,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如何說孩子才會停,如何聽孩子才肯說》,或參加家長培訓班。比如,沒學過兒童心理學的家長會對兒童叛逆期很恐慌、焦慮,而瞭解的家長就會知道孩子的逆反心態其實是有助於他們發展自我人格的。

  勿批評指責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不可用批評指責甚至打罵的方式對待,因為這些方式也許暫時會讓孩子不重複犯錯,但會給他們帶來心靈的創傷及陰影,嚴重地還會造成心靈扭曲。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雖然他犯錯了,但他本身不等於這個錯誤,而且他還是出色的。重點不是在“說的技巧”,而是“心真的認為”

  多肯定讚賞

  父母要經常讚賞與肯定孩子,孩子才會變得積極自信,也容易自我期望並要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父母不只是嘴巴說孩子很棒,必須是從內心裡真地覺得孩子很棒,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好,內心也會變得樂觀開朗,人也變得自信滿滿。否則,父母一直讓孩子認為他不夠好,孩子又如何開心成長?

  。

  言教不如身教:

  孩子是父母的拷貝機,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具備某些優秀的品質,如誠實、開朗、樂觀、細心、責任感強等,又如何要求、教導孩子要具備這些品質呢?如果父母自身能做到,孩子不用教,從小就會模仿。

  多聽:

  除了生活雜事,父母也要經常聽聽孩子心中的想法,或者主動提問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聽的時候,不要總是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而要站在孩子同齡人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孩子才願意和家長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