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食譜

  春季我們人體陽氣初生、肝火旺盛、春困疲倦,這時候你需要調暢情志,疏理氣機。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一***冬菇扒茼蒿

  材料:主料 茼蒿300克 香菇***鮮***50克。調料 植物油20克 大蔥5克 大蒜***白皮***10克 鹽2克 香油1克 澱粉***玉米***5克 料酒10克。

  春季養生食譜:

  【茼蒿功效】養心安神、清血、潤肺補肝、穩定情緒、降壓補腦、防止記憶力減退、平補肝腎、寬中理氣。

  冬菇扒茼蒿做法

  1.將茼蒿洗淨,切段,放入開水中焯一下,瀝乾;

  2.冬菇洗淨,切小片;

  3.蔥、蒜洗淨,蔥切段,蒜切片;

  4.鍋中放油燒熱至七成熱,爆香蔥段、蒜片,下冬菇翻炒;

  5.倒入料酒及少量水,放入茼蒿段煸炒至熟,加鹽調好味;

  6.用水澱粉10克***澱粉5克加水***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二***春筍炒雞片

  材料:主料 雞胸脯肉300克 春筍100克。輔料 雞蛋50克。調料 雞油5克 白砂糖4克 黃酒10克 鹽4克 香油5克 大蔥5克 姜3克 大蒜***白皮***3克 胡椒粉2克 味精2克 花生油40克 澱粉***玉米***20克

  【春筍功效】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祕的功能。

  春筍炒雞片做法

  1.把雞肉批成薄片,用雞蛋、細鹽、澱粉拌勻上漿,放進冰箱冷藏室漲發約30分鐘;

  2.將春筍切成骨牌片***形如麻將牌大小的長方片***;

  3.燒熱鍋,加生油滑鍋後倒出,再放生油,燒至油三成熱時,把雞片放入,用竹筷劃散,至其變色,立即把筍片放入,略攪和均勻,即可倒出瀝去油,待用;

  4.原鍋內留少量油,先放姜、蒜爆香,再放油、黃酒、細鹽、白糖、味精、胡椒粉、蔥花及鮮湯3匙,燒沸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裝盆。

  ***三***麻醬鴨塊

  材料:主料 鴨1500克。輔料 蘑菇***鮮蘑***100克 小麥麵粉50克。調料 黃酒15克 香油10克 芝麻醬150克 大蔥30克 姜20克 鹽5克 白砂糖10克 胡椒粉3克 豬油***煉製***100克

  【鴨肉功效】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

  麻醬鴨塊做法

  1.將鴨除毛樁和絨毛,斬去頭腳,挖空去內臟,割淨鴨羶,洗淨,斬成3釐米見方的塊,放在沸水鍋中煮透,除腥汙,撈出洗淨,瀝乾水分;

  2.燒熱鍋,放少量油,燒熱,下蔥結、姜塊煸至牙黃色,噴香,烹黃酒,下鮮湯、鴨塊,浸沒,加細鹽、白糖,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燜燒2小時左右,然後撈除蔥姜,加蘑菇,再用大火收濃滷汁;

  3.將鍋燒熱,用冷油滑鍋後倒出,留少量油,放麵粉,用小火翻炒至呈淡黃色,出香味,再將芝麻醬放入炒出香味,加味精、胡椒粉鴨塊、蘑菇,拌勻,使芝麻醬沾的鴨塊上面,淋上麻油,裝盆即成。

  結語:春季如果感覺到食慾不振,那麼得從飲食下手,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這是很重要的,古人留下的東西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哦。

  ***四***蝦仁韭菜

  立春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立春養生攻略

  防病——防哮喘和過敏精神調養很重要

  立春時節,是哮喘病的高發時期。究其原因,除了初春氣候變化大,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氣管痙攣,誘發哮喘外,主要與花粉、塵蟎等過敏原有關。因此個人,尤其是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此時應有意識地遠離這些過敏原,謹防哮喘發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春季是人體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後,心理疾病患者都會驟然增多,病人多為焦慮症、躁狂症等病。這主要和天氣的變化有關,初春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加上天氣多變,也常常使人的情緒波動較快,使人體的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出現異常。

  防躁動,個人除了應避免過度疲勞,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外,尤應重視心理保健,宜多與朋友溝通交流,多接觸大自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平和的好心態。人出現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但要懂得及時調節,當發現自己情緒失常時,可通過聽音樂或參加體育活動等舉措及時轉移不良情緒。此外,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調節身心情志。如果個人情緒無法通過自我調節得到緩解,應及時就醫。

  起居——晚睡早起精神足春捂秋凍要注意

  早春時候睡眠上應遵循 “晚睡早起,與日俱興”的原則。如何晚睡早起呢?專家認為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時之前上床,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到戶外去散散步,放鬆身體。

  另外,初春時節,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春捂秋凍,最好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仍應該注意保暖,防風。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如果“捂”著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於15攝氏度也不必急著脫衣;如果感覺“捂”了身體會出汗,就不妨早點換裝,否則,“捂”出了汗,萬一再被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

  運動——串門拜年伸伸懶腰也養生

  今年立春剛好是在春節期間,大家會趁這段時間走親訪友,其實專家認為這也是一種養生方式。因為春天開始生髮了,所以大家得熱鬧起來,動起來。其次,雖然春天是生髮的季節,但是寒氣仍在,所以,不主張大消耗的運動,散步、聊天、串門適合“肝疏洩”的合適運動。

  所以,在中醫養生裡,立春時分不要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最簡單的運動就是伸懶腰。大家都有體會,在清晨剛醒來或工作勞累時,伸一伸懶腰會有說不出的愜意。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人體睏乏的時候,氣血迴圈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伸懶腰後,血液迴圈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鍊”,從而達到對肝臟的保健效果。 伸懶腰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伸懶腰時要使身體儘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儘量呼氣,這樣鍛鍊的效果會更好。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飲食——少食辛辣多嘗甘甜

  立春之後飲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等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飲食調養方面應該做到以綠色蔬菜為主。應注意少吃酸味食品,防止肝氣過旺,要適當增加甜味食品,這有利於補益脾氣,避免肝旺而傷脾。所吃食物性宜偏涼,要慎用或禁食熱性食物,以免飲食助長內熱,而發生溫熱性疾病。立春之後宜飲用菊花茶、金銀花等清熱散風,還可喝花茶類,花茶性涼而不寒,較為中和。宜食新鮮蔬菜,如菠菜、芥菜、豆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