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課堂觀察有哪些意義

  課堂觀察是課堂研究廣為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那麼你對課堂觀察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課堂觀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是課堂研究廣為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課堂觀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藉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影裝置等***、直接或間接***主要是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作相應研究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課堂觀察基本步驟

  ***1***課堂觀察前的準備,確定觀察的目的和規劃。

  ***2***課堂觀察,進入課堂及記錄資料。

  ***3***課堂觀察後的工作,資料的分析和結果的呈現。

  課堂觀察的意義

  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

  在真實的課堂裡,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學生通過傾聽、與教師對話、交流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行為,獲得新的認知與情感體驗。可以說,教師的課堂行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及課堂環境都在影響學生的學習。當觀察者進入課堂觀察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是如何學習、會不會學習、以及學得怎樣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學生行為上的改變。觀察課堂中的其他行為或事件,如教師教學、課堂文化等,通過教師行為的改進、課程資源的利用或課堂文化的創設,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參與課堂觀察始終指向學生學習的改善,這也是課堂觀察與傳統聽評課最大的功能區別。

  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活動,它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通過課堂觀察,教師藉助合作的力量在實踐性知識、反省能力等方面將獲得新的發展,進而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

  營造學校的合作文化

  教師要開展課堂觀察,就要改變原來單兵作戰的工作方式,從教學上的孤立的個人主義走向合作的專業主義,因為完整的課堂觀察程式不能沒有教師的合作行動。每個教師都要主動向課堂觀察合作共同體的成員開放自己的教室,接納不同的力量進入課堂,共同來探討課堂教學與學習的專業問題。通過課堂觀察,教師在心理與行為上會發生一些變化,變得開放、民主與善於合作,這些變化會感染同伴,影響組織,進而使學校變成合作共同體的聯合體。

  課堂觀察實施條件

  自身的侷限

  課堂觀察只能憑藉觀察者的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如觀察量表、錄音錄影裝置***觀察可視、可感、可知的直觀現象與行為,不能觀察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機理***諸如師生的心理變化***,只能從現象來分析、理解本質,它是一種歸納的方法。

  參與教師的要求

  課堂觀察需要觀察者接受一定的專業培訓,具備相應的觀察技能,要求觀察者能集中心智觀察,及時、準確地收集相關資訊,隨時做出決定。這是對觀察者在專業知能與自身特質方面的要求。

  得到外部支援

  課堂觀察需要一定的時間、裝置與技術的保障,來完成程式的三部曲。這不僅需要教師反省“忙、茫、盲”的教學工作,整理、釋放用於課堂觀察的時間,而且需要學校為教師參與課堂觀察提供必要的技術與環境支援,購置用於觀察的必需的視聽裝置,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以確保課堂觀察成為教師的日常行動。

課堂觀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