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垂釣的釣位和釣點選擇方法

  休閒垂釣,不管是奇峰翠玲間人工大壩攔起的水庫,還是大自然聚日月之氣與風霜雨雪之靈動而天然形成的鷺飛鶴舞的湖泊,即便是波濤奔湧的江河或靜默無聲的野塘,無論是深水、淺水、肥水、瘦水、清水、渾水,只要是有水有魚的地方我們都想試一試,釣一釣,意欲在融入自然的心曠神怡中。

  

  1、深水選淺,淺中找深。在水庫、湖泊等大水面,往往是絕大部分水很深,數十米甚至上百米不足為奇,在這些地方就要以選擇較淺的適宜水深處為第一要點,淡水魚類有別於深海水族,一般情況下淡水魚絕大部分時間都活動在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水深超過8米的水底,水的溶氧量很低,一般的魚是不會長時間停留在水底的,即便是比較喜歡深水的大青魚等,也很少會光顧水深超過十米的水下。因此,在這些水普遍較深的大水域,要儘量選擇進水口附近、被淹沒的梯田、相對面積較大的自然灘塗等處作為釣點,而如果是在不超過6米水深的大面積淺灘中,則又要選擇灘中的較深處更容易上大魚。在較小的河流或野塘等水普遍較淺的水域,就要選擇相對水更深一些的地方作為釣點,特別是在江河等流水中,因為水的流動,使淺水處與深水處的水溫和溶氧量都比較接近,而深水處會使魚感到更安全,因此在相對較深的水域則更容易釣獲大魚。

  2、水清釣遠,水渾釣淺。在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一般水質較清,能見度大多都在一米以上,甚至超過兩米,在這樣的水域垂釣,最好選擇離岸較遠,水深在4—8米之間的地方作為釣點。若是在水比較混,能見度在30釐米以內,甚至不超過10釐米的河流、野塘等水域,深水區的水底會一片漆黑,在淡水魚中,除了鯰魚等少數弱視品種喜黑暗,其它如鯉魚、鯽魚、草魚、鯧魚等大部分淡水魚都是喜弱光的魚類,所以在水質很混的水域就要選擇相對較淺的地方做釣點,特別是在氣溫上升的春季,混水的透光度很差,水底溫度上升慢,越深的地方水溫升高的越慢,更要選擇混水的淺灘,這個季節在水質比較混的水域,在水深不超過一米的地方釣獲十幾斤的大魚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3、淨水找草,草塘選淨。野河、野塘、蘆葦塘、蓮藕塘等,有的水域乾乾淨淨,很少有水草或水生植物,有的水域確是水草滿塘很少有亮水區。在這些水域垂釣,越是很少有水生植物的水域,越是要找有水草處做釣點,哪怕是隻有很少的幾顆或稀疏的一小片水草,只要水深適宜,都會成為“魚家必爭之地”;相反如果是在幾乎是水中到處都長滿了水草的草塘或野河,則要儘量選擇無草的亮水區,實在沒有亮水,就選擇水生植物最稀疏的區域。如果是既有很多水草,又有大面積亮水的水域,則最好選擇較多的水草與較大的亮水面銜接的水草邊沿作為釣點,冬春和初夏季節,要選擇水草向陽的一側,盛夏和秋季要選擇水草背陰的一側,否則效果相差很大。根據季節選點我已在上篇中敘述,並已發在本網,也可以到我的部落格***野釣一夫垂釣部落格***裡去看。

  4、流水選穩,死水找動。

  在江河等流動水域垂釣,除了採用漂流釣法釣激流處的頂水魚之外,一般常規釣法都要儘量選擇河道較寬處的近岸、岸邊凹陷處、回水灣、水中有密集水草或其它障礙物等阻擋水流的下游等水流較緩相對穩定的地方做為釣點。一是流水中的大部分魚類習慣在緩流處覓食,二是相對穩定的水中,便於餌料積存,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水流沖走。若選擇到能定點立漂的位置且水深適宜即可作為釣點。若是在水庫、野塘、死河叉等不流動的水域垂釣,則宜在進出水口附近,水有緩慢移動的地方選擇釣點,沒有進出水口時,在有風的天氣可選擇風底一側水下有緩慢暗流的地方,因為風吹水面,使表層的水不停地湧向風底,在風底近岸處的一側下層水就會產生緩慢的暗流。比如:刮東南風時,水面的西北角是風底,若風向是南風略偏東,則水面西北角的北岸近岸處的下層水會產生向東移動的暗流;若風向是東風略偏南,則水面西北角西岸近岸處的下層水會產生向南移動的暗流。有時我們在有風浪的天氣用長尾立漂垂釣,漂不但不順風移動,反而會斜向頂風走漂,就是因為風浪使水下產生暗流的作用。風底產生暗流的地方,正是自然餌料沉積、溶氧量充足的地方,常常是大獲豐收的釣點。

  小技巧讓你輕鬆野釣

  1、既要善守,也要善走

  垂釣中的守和走是相輔相成的。守釣的信心來自對魚情的正確判斷,然而選釣位時“吃一嘗二眼觀三”實屬必要。守要有信心,走要有限度,走到好釣位就應該定居下來。

  什麼樣的地方要堅定不移地守,什麼樣的地方要乾脆、及時地走?總的來說,熟悉地形、魚情、岸邊地形差不多可守,反之多走;誘餌多而對路可守,單用蚯蚓為餌多走;靜水多守,流水多走。

  釣草窩時要走、守結合。水草密集,魚也行動不便。到釣位選定一個主窩,下好餌、釣一會兒後再到別處走著釣是好釣法。特別是晚秋初冬水溫不高,一個草窩往往只有那幾條魚,釣完一撥兒要等好長時間才會再來一撥兒,走釣是積極主動的進攻。如果輔以麝香米一類的藥米打窩,來回走釣的話收穫又會更上一層樓。

  冬釣也要守走結合。在比較狹小的水體,可以以走釣為主。2003年元月在一個半封閉的水閘柵欄上方,單純地用紅蚯蚓和臺釣線組,走著釣了20多天,收穫不小且魚普遍很大。不過這年的正月初五一位臺釣高手和我在那裡釣魚,他用拉餌守釣一個釣位,收穫比我的光蚯蚓走釣又好得多,只是沒有我釣的大。由此又得到一個結論:如果釣位選擇正確,冬釣應該以守為主。

  此外,流水垂釣也要守走結合。流水守釣,誘餌以米類為主,釣餌倒不一定非蟲餌不可。我們一般是早晚多用蟲餌主釣鯰魚黃顙,白天多用粘度較大、味兒較重的面餌主釣鯽魚。

  2、小魚釣大魚

  釣手竿時,根據釣場情況,順便用一根粗線綁上大鉤掛條顏色鮮豔白亮的小雜魚,扔到比較僻靜的水裡,常常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鯰魚捕食小魚,多是從魚後面下口,鉤子應從餌魚的前部掛進、魚腹和尾部之間掛出,鉤尖向前;黑魚和翹嘴鮊是從小雜魚的頭部開始咬起,鉤子應從餌魚的後部掛進,從頭部和魚背之間掛出,鉤尖接近背鰭的第一根棘條並平行。

  3、避風垂釣亦欣然

  下風處是釣友們公認的好釣位。原因是下風處的溶解氧高、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種小飛蟲多、風浪的異響和不平靜水面可以干擾魚的視力和聽力,魚更大膽。

  下列幾種情況下不宜釣下風。

  冬季。冬季水體溶解氧本來就多,魚對水體溶氧要求不高,所以並不稀罕下風處的富氧;水中的浮游生物本來就少,魚到下風處也不會有多大甜頭,何況由於風動環流作用,下風水面溫度較低,那也不是魚喜歡呆的地方。

  面積大,水質較好的水庫不會缺氧,浮游生物也少,下風處不會聚集很多魚,反而是避風的庫灣水底較軟,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都很豐富,能留往魚兒。

  大江大河中,由於水流的滾動,不會出現缺氧現象,釣下風只有自找麻煩。在避風處下鉤,舒舒服服地看漂,何樂而不為之?

  容易出現缺氧的水體,如果避風處有理想的深度和足夠的水草,也能留住不少魚兒。在水質較肥的魚池,晴天的下午以後,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會使水體的溶氧增加,也不一定要釣下風。

  老人釣魚的禁忌

  1、忌釣位不好不去坐

  要選平緩釣位,陡峭狹窄的地方堅決不去。選投料臺的釣位時,一定要選在岸邊,不上投料臺上坐。因為投料臺都是由木樁木板組成的,年頭傴了又腐朽的地方,人踩上去很容易斷掉。小編前些年到一處池塘釣魚,開始在投料臺附近岸邊釣,後來看魚往池中心跑,就想去料臺上坐釣,這樣離池中心近,結果剛登上料臺一腳把料臺木板裁斷了,整個人掉入水中渾身都溼透了,好在水不深又值夏天,不然非出毛病不可。事後找原因是木板腐朽所致。

  2、忌不長時間坐釣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久坐,釣一兩個小時起來活動活動。二是不釣整天,以半天為宜。

  3、忌不善於查詢原因和分析總結

  某些釣者,連續幾次出征,都是敗興而歸,從不去查詢一下原因,也不善於去總結一下。這樣的行為會促使自己的釣技不能更快、更好的提升,更容易促使自己對釣魚失去信心。俗話說:做任何事情都會擁有一把成功與失敗的雙刃劍,沒有任何一位釣者,天生就是垂釣高手,都是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