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和榆葉梅的區別

  春天到了,榆葉梅開花了,碧桃也開花了,但碧桃和榆葉梅這兩種花卻較難區別,很多人都會將碧桃和榆葉梅混淆了,別擔心,下面小編帶你去區別一下碧桃和榆葉梅,一起來看看碧桃和榆葉梅的栽培養殖方法。

  碧桃的簡介

  碧桃又名千葉桃花,是桃樹的一個變種,屬於觀賞桃花類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種,統稱為碧桃。華東地區碧桃花期是3月~4月,花朵豐腴,色彩鮮豔豐富,花型多。常見的品種有紅花綠葉碧桃、紅花紅葉碧桃,白紅雙色灑金碧桃等多個變種。碧桃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小區、公園、街道隨處可見的美麗植物。

  碧桃的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一般整形後控制在3-4米,小枝紅褐色,無毛;葉橢圓狀披針形,長7-15釐米,先端漸尖。花單生或兩朵生於葉腋,重瓣,粉紅色。其它變種有白色、深紅、灑金***雜色***等。

  碧桃的生長習性

  喜光、耐旱,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長期要求加強管理,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蟲害防治。耐寒能力不如桃。

  碧桃的產地分佈

  原產中國,分佈在西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

  現世界各國均已引種栽培。 主要城市:江蘇、山東、浙江等。

  花重瓣、桃紅色。核果球形,果皮有短茸毛。花期4—5月。

  碧桃的花期

  桃花的自然花期,華南一般春節過後約半個月即始花,華東、華中三月始花。因此,春節上市的碧桃,都要採取催花的技術。通常的做法,是在農曆十一月左右將葉子摘去,如當年天氣太冷,就一次摘完全部葉子;如當年天氣較暖,先摘去一半葉子,待半個月後再摘完,

  春節即可開花。如因天氣關係,到農曆十二月還不見花蕾,可用塑料薄膜套著樹冠,在晴天中午最暖的時候噴水,以提高溫度及溼度,促進開花。另一種催花辦法是:摘葉後把盆株移到七攝氏度以下的涼冷之處養護,到春節前三四十天,再把盆株移入室內,先給十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以後逐漸提高室溫。在二十——二十五攝氏度的環境中,經十五——二十天就可以開花。

  延長花期碧桃花期一般10—15天。但要使其開花時間長,要採用兩個辦法:一是開花後把它端在不見陽光的亮光處。盆土水分不要過大不超過40%,也不要過幹不少於30%。這樣可使碧桃花期延長到20—25天。二是在開花期中澆人400倍的食醋液,或用噴霧器,朝花上噴少量醋液霧,可保鮮、延長花期,使碧桃花期保持一個月左右。

  榆葉梅的簡介

  榆葉梅在中國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全國各地多數公園內均有栽植。本種開花早,主要供觀賞,常見栽培型別有重瓣榆葉梅,又叫小桃紅,因其葉片像榆樹葉,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

  榆葉梅的形態特徵

  榆葉梅: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褐色,粗糙。葉寬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尖或為3裂狀,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等的粗重鋸齒。花粉紅色,常1朵~2朵生於葉腋。花期4月。核果紅色,近球形,有毛。

  榆葉梅的生活習性

  為溫帶樹種,耐寒。耐旱、喜光。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不耐水澇,喜中性至微鹼性、肥沃、疏鬆的砂壤土。

  榆葉梅的產地分佈

  原產中國北部,現今各地幾乎都有分佈。性喜光,耐寒、耐旱,對 輕度鹼土也能適應,不耐水澇。

  榆葉梅,屬桃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江蘇、河北、山東、山西及浙江等地有野生分佈,是我國北方地區園林、庭院中常見的一種花木。

  榆葉梅的生長方法

  榆葉梅可採用分株、嫁接、壓條、扦插、播種等方法進行繁殖。 其中採用分株及嫁接方法繁殖為多。

  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兩種,一般用芽接的多。芽接在8月中下旬進行為宜。砧木可用一年生的榆葉梅實生苗,或用野薔薇類植物、毛桃、山桃實生苗均可。接芽可從優良品種的榆葉梅株上,選擇剪取一年生枝條上的飽滿葉芽備用。技接應在春季2-3月進行。接穗要在植株萌芽前擷取。冬韌也可擷取接穗,貯藏在沙土中,留待春季使用。壓條要在春季2-3月進行。可選擇兩年生枝條,在埋入土中的部分,對枝條作部分刻傷或作環狀剝皮處理,以利萌芽根鬚。一般一個月即可生根。嫁接多用1年-2年生的山杏、山桃、榆葉梅的實生苗作砧木。春季芽萌動前切接;芽接在7月-8月;靠接可在6月以前,1個-2個月後癒合便可與母株分離。種子成熟後秋播,或沙藏後春播。可在秋季落葉後至早春芽萌動前栽植。栽培管理中需注意修剪,花後施肥,以保證來年有足夠的花枝。

  分株方法可在秋季和春季土壤解凍後植株萌發前進行。分株後的植株,應剪去1/3-1/2枝條,以減少水分蒸發,這樣有利於植株成活。

  榆葉梅是華北地區園林中重要的早春觀花樹種,它雖然生性強健,易於栽培,但春季管理卻不能放鬆,如果不重視春天的管理,就會造成樹不茂花不繁,影響了觀賞效果。

  碧桃的養殖方法

  苗木繁殖:主要用嫁接繁殖,也可用播種繁殖。嫁接用山桃或毛桃為砧木,也可用杏、李、梅、壽星桃等的實生苗作砧木,但較之用山桃和毛桃為砧木存在成活率低、成活後生長速度較慢的缺點,優點是壽命長、病蟲害少。嫁接的植株入冬後移入室內,翌年再移出室外培養。生長期間加強水肥管理,隨著植株長大,次年更換大盆,約3年左右即可成形。

  肥水管理:碧桃對肥料比較敏感,生長期內應視植株生長強弱決定是否施肥。若生長過旺,不利花芽的形成,不必施肥;若生長較弱,應於落葉前後在植株周圍施有機肥1次,開花前追施1次稀釋的人糞尿或複合化肥。平常注意適時中耕、鋤草,視乾旱情況及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澇,保證植株健壯生長和花芽正常分化。霜凍前灌1次防凍水。

  病蟲防治:碧桃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發生時可用敵殺死3000倍液噴殺蚜蟲,三氯殺蟎醇1800倍液噴殺紅蜘蛛。但要忌用樂果,以免引起落葉。病害有縮葉病和褐腐病,可用705%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

  花期調控:在12月上旬將盆栽碧桃移入室內進行冷室處理,溫度以6度左右為宜,以後逐漸加溫,使花芽有程式地催化發育。10天以後溫度逐漸增加到6—16度;20天以後增加到16—23度,再過數日後增加到24度以上。但必須注意要根據室溫的遞增澆施水肥,溫度只能遞增,切不可徒增,否則會出現落蕾或早開現象,甚至枯死等不良後果。經過這樣遞增室溫的處理方法,就能使碧桃提前在春節期間開放了。

  碧桃的修剪方法

  1.首先確定樹體骨幹枝。碧桃一般有3~5個主枝,明確各主枝和各級側枝的從屬關係,找到各主枝的枝頭,根據各主枝的生長勢進行均衡,以短截為主,通過抑強扶弱的方法使枝勢互相平衡。當主枝延伸過長時,要及時回縮,選合適的分枝代替原枝頭進行短截,主枝頭一定要高出其他枝,而且留的要長。

  2.其次去除無用枝。要疏除交叉枝、重疊枝、病枯枝、傷殘枝、細弱枝及不必要的徒長枝。然後修剪枝組。如果在修剪時只注意骨幹枝的安排,不注意開花枝組的培養,很快會出現開花部位上移,內膛枝枯死,開花平面化的現象。開花枝組按其分枝級次可分為大、中、小型。大枝組一般在4級分枝以上,配備在樹冠的中下部及主枝的背側和斜側。

  3.最後修剪花枝。長花枝多留,發育中等的長枝開花最好,應保留8~12個花芽短截,中花枝留5~6個芽,短花枝3~4個芽,剪口芽留葉芽,花束狀枝不短截。

  榆葉梅的栽培技術

  1、榆葉梅的日常管理

  榆葉梅生性強健,喜陽光,耐乾旱,耐寒冷。榆葉梅應栽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植,植株瘦小而花少,甚至不能開花;榆葉梅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在素沙土中也可正常生長,但在黏土中多生長不良,表現為葉片小而黃,不發枝,花小或無花。榆葉梅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在pH值為8.8,含鹽量為0.3%的鹽鹼土中能正常生長,未見不良反映;榆葉梅怕澇,故不宜栽種於低窪處和池塘、溝堰邊。

  榆葉梅喜溼潤環境,但也較耐乾旱。在栽植時應澆好三水,移栽的頭一年還應特別注意水分的管理,在夏季要及時供給植株充足的水分,防止因缺水而導致苗木死亡。在進入正常管理後,要注意澆好三次水,即早春的返青水,仲春的生長水,初冬的封凍水。早春的返青水對榆葉梅的開花質量和一年的生長影響至關重要,這一次澆水不僅可以防止早春凍害,還可及時供給植株生長的水分,這次澆水宜早不宜晚,一般應在3月初進行,過晚則起不到防寒、防凍的作用。

  榆葉梅喜肥,定植時可施用幾鍬腐熟的牛馬糞做底肥,從第二年進入正常管理後可於每年春季花落後,夏季花芽分化期,入冬前各施一次肥。榆葉梅在早春開花、展葉後,消耗了大量養分,此時對其進行追肥非常有利於植株花後的生長,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枝繁葉茂;夏秋的6至9月為其花芽分化期,此時應適量施入一些磷鉀肥,這次肥不僅有利於花芽分化,而且有助於當年新生枝條充分木質化;入冬前結合澆凍水再施一些圈肥,這次肥可以有效提高地溫,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而且能在翌年初春及時供給植株需要的養分,這次肥宜淺不宜深,施肥後應注意及時澆水,可以採取環狀施肥。

  2、榆葉梅的修剪整形

  榆葉梅在園林中最常用的樹形是“自然開心形”。在經嫁接成活後,待苗木長到1米以上時,在65釐米左右處將其截斷。翌年生長季在距地45釐米左右選留第一個主枝,自其上10釐米處選留第二個主枝,在第二個主枝上10釐米處選留第三個主枝。這三個主枝要均勻分佈在不同的方向,分佈角度大約呈120°,開張角度應在45°。

  三個主枝選定後,其餘枝條可少量留存做輔養枝,其餘的疏除。第二年冬剪時,可對三個主枝進行短截,短截長度為枝長的1/3,在短截時要注意樹冠的平衡,強枝要輕剪,弱枝重剪,剪口下留外芽。第三年春季,要及時將鄰近新生主枝的延長枝的一些新生枝進行疏除,保留一些健壯的枝條,冬剪時要繼續對主枝延長枝短截,並保留一些側枝,這些側枝應方向一致,或全部順時針,或全部逆時針,不可產生交叉枝。

  保留下來的側枝也應當適當短截,逐步培養成開花枝組,開花枝組在主幹的間距應不小於30釐米。花枝組培養過程中要注意中長枝和短枝相結合,這樣做才可最大限度地使其著生花芽。樹冠基本培養形成後的修剪主要分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一般在花謝後的6月份進行,主要是對過長的枝條進行摘心,還要將已開過花的枝條剪短,只留基部的3、4個芽,以使新萌發的枝條接近。

  3、榆葉梅的病蟲防治

  榆葉梅常見的病害有:榆葉梅黑斑病和根癌病、黑斑病、葉斑病。

  榆葉梅黑斑病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牷秋末將落葉清理乾淨,並集中燒燬牷春季萌芽前噴灑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預防,如有發生可用80%代森鋅可溼性顆粒7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進行噴霧,每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黑斑病防治方法:

  1***種植時要選擇優良抗病品種,增加植物檢疫。

  2***在秋天植物休眠期,要及時對園林種植地進行清除枯枝、落葉等雜物,並及時集中燒燬。

  3***加強栽培植物的大田管理工作,時常對植株進行整形修剪,剪枝葉進行通風透光,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4***春季在植株新葉發生並快展開時,及時噴灑5%氟矽唑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85%代森鋅400倍液,15~20天噴灑1次,要連噴3~4次,以達到徹底防病根除的效果。

  根癌病防治方法:在種子、種苗運輸、栽培等過程中要加強對其檢疫,一定要嚴防帶病種子和苗木進入栽培地;栽培種植之前要及時防治各類地下害蟲;在發病的植株上,要用消毒的刀具將其瘤狀物切除,並隨後在病造上塗白或塗波爾多液等;使用的嫁接工具也要完全消毒後在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