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講禮貌方法是什麼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是非常容易給人留下好印象的,所以家長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孩子講禮貌的好習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講禮貌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講禮貌的方法

  一:讓孩子喜歡打招呼

  平時帶孩子外出,見到認識的人,就要教他對別人說“叔叔好阿姨好爺爺好奶奶好”,除了對方讚美孩子之外,爸爸媽媽也要及時附和,肯定自己的孩子“有禮貌真乖”,從而讓孩子喜歡跟別人打招呼。

  二:培養孩子多傾聽習慣

  教育孩子平時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多傾聽,注意不能大聲喧譁,也不要在中間插話打斷別人說話,讓孩子懂得這樣做是對別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可能尊重自己,讓他自己意識到要懂禮貌講文明。

  三:言傳身教

  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孩子還沒有判斷力,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平時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將孩子往好的方面引導。

  教育孩子講禮貌的注意事項

  1、學會尊重,平等對待

  霍夫曼斯塔爾說:“禮貌建築在雙重基礎上:既要表現出對別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

  父母要求孩子禮貌,必須自己對待孩子要講禮貌。不能一味要求孩子笑面迎人,而自己對孩子的不禮貌行為卻凶神惡煞的。

  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就像我們希望她尊重我們那樣。

  另外,見面時,你想孩子像大人般講禮貌,你首先得將孩子當“大人”對待,耐心跟孩子詳細介紹對方是誰,讓孩子從內心的接納對方。而不是在孩子根本就不瞭解對方是誰的情況下,一味讓孩子“叫人”。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2、不要威逼利誘

  約翰·霍爾說:禮貌出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

  “快叫阿姨好,不叫?沒禮貌的孩子,大人不會喜歡的。”,“快說謝謝,不說,叔叔下次不買禮物給你了。”……

  這不是教育,這是要挾,這是利誘。

  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孩子為得到獎勵而勉強去做一些“有禮貌”的行為去討好大人。這只是一些表面的功夫,而非孩子內心意願的。也容易誤導孩子:“做什麼事,本質不重要,做好表面就可以了。”。

  3、樹立榜樣

  洛克: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大人的言語遠不及行動對孩子的影響大。想要孩子懂禮貌,不能一邊命令孩子“叫阿姨!”,一邊自己都沒顧上跟別人問好。

  父母要為孩子們做出表率。在日常生活中與人接觸,見面微笑打招呼,得到幫助說謝謝,外出守秩序等等。

  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會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

  4、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養成講禮貌的習慣,而不僅僅“門面功夫”

  約翰·洛克說過: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孩子並非天生就懂得社交禮儀。孩子的的文明習慣和禮儀禮貌行為需要從小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然後慢慢形成的良好習慣。

  不是大人幾句“打招呼”,“說謝謝”,就能形成的。那樣即使孩子當場被迫講禮貌了,父母的面子保全了,但下次孩子也一樣會不懂得禮貌。

  禮貌不是“門面功夫”,講禮貌包含著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這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橋樑。

  這是父母應該從小教育的品質,而不是簡單地訓斥孩子說幾句言語就可以了。

  5、通過媒體,書本,遊戲,讓孩子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禮節。

  比如,電視上,書本上出現一些禮儀的情景。可以跟孩子解說,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做會更好。

  或者在遊戲裡,給孩子演示怎樣跟別人交流、怎樣表達對別人的關心和感謝,等等。

  6、及時調整受父輩影響的不當行為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聽話,快跟大人打招呼”,“不是讓你不要別人家跑來跑去的。”,“別吵!”……

  是不是似曾相識?

  我們的父母是否也曾如此說過我們?

  不被尊重的我們被潛移默化地不懂得尊重我們的孩子。

  這是一個死迴圈。應該在我們這裡打破它。

  7、瞭解孩子不禮貌背後的真正原因

  其實,孩子不打招呼不一定就是沒禮貌。

  也許她對那個需要她打招呼的人並不熟悉。而對那個不熟悉的人突然出現而產生的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緊張或不安的情緒,即“陌生人焦慮”。

  父母很多時候要求孩子打招呼的都會是一些孩子很久沒見面的或根本沒見過面的親戚朋友們。

  也許孩子不懂得禮貌的意義,他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父母粗魯的指責,反而令他更牴觸。

  也許孩子天生性格內向。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的性格,不能強迫孩子在外人面前按自己所想的表現。

  教育孩子講禮貌的建議

  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孩子很容易有樣學樣,如果看到爸媽經常相互大喊大叫,慢慢的他也會模仿這種行為,所以在孩子面前,爸媽要做好榜樣。比如遇到長輩或朋友都要問好、經常對人說“謝謝、對不起”、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等等,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模範,還怕他學壞嗎?

  隔離冷靜

  如果孩子是用想用他的沒大沒小來引爸媽的注意,表達自己的不滿,爸爸媽媽可先不要跟他“吵架”,可以先讓他一個人獨處一下,等他情緒冷靜下來,再用講故事的方式讓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

  比如媽媽可以跟孩子說:“寶寶想一想,如果其他小朋友像寶寶一樣,對著寶寶大吼大叫,寶寶會不會覺得很難受,就不跟他玩了呢?”從小就教導孩子換位思考,不僅可以讓他改正沒大沒小的壞習慣,還能讓他在小朋友中更加受歡迎呢。

  正確表達

  當孩子不禮貌地頂撞,對爸爸媽媽大喊大叫的時候,爸媽應該先保持冷靜,耐心地告訴他應該如何禮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坐在身邊,然後用緩和一點的語氣告訴他“寶寶如果有跟爸爸媽媽不一樣的想法可以說出來,不用能這樣大喊大叫,這樣可是不講禮貌的行為呀!”這樣冷靜的處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親子間情緒衝突哦。

1.教育孩子禮儀100句

2.教育孩子有禮貌的故事

3.教育孩子講禮貌的故事有哪些

4.如何合理教育孩子方法有哪些

5.調皮孩子的正確教育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