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初三總複習計劃表怎麼制定

  初三是初中的最後一年,即將面臨的是初三,所以在初三做好複習計劃很有必要。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三學生總複習計劃表,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三學生總複習計劃表

  第一步迴歸課本,梳理知識

  迴歸課本時特別要注意以下細節:

  1、基礎知識點梳理:概念、原理、規律***包括法則***、專業術語、數字、符號、過程或步驟的陳述。

  2、瀏覽課本輔助學習資料:“小資料”“為什麼?”“課外讀”等。

  3、注意對物理、化學實驗的複習,關注實驗題目的練習,。

  第二步回顧試題,查缺補漏

  1、關注已做過的試題中的錯題,也是考前複習的重點之一。

  分數的增長點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建議利用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進行專題的複習。

  要有對考試方向進行專門的研究,以把握命題方向,還要有穿插解題思想與方法,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步潛心研究中考試題

  對近3年來的中考試題進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題方向與脈搏。怎麼研究?

  1、做

  做題的目的是找感覺,感受中考試題的深廣度,這有助於我們在複習中把握好“度”,特別是防止在訓練題中片面追求偏、難、怪。

  2、比

  對各年中考卷比較,對各區一模卷比較,從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絡,這樣,複習的目標更明確,複習的思想更開闊。

  3、找

  通過對近3年的中考試題的重點研究,找趨勢、找方向、找規律,據此可排查出中考的重點、難點、熱點,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

  這裡面還要穿插如何做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進行專項訓練,學會“秒殺”客觀題,規範解答主觀題。

  第四步規範答題,保證時間

  特別要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很多考生題一看都會,但是分數就是拿不全,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準確了,但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不會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問題。

  所以平時做題一定要落實在試卷上,不能只看,答題時表達要準確規範,要會用專業術語回答問題,回答問題要言簡意賅準確無誤。

  第五步協調好考試與複習的關係

  複習階段,各種各樣的測驗、考試將比較頻繁。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訓練和考試,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會做而未得的分,丟分的原因是什麼。

  應該有意糾正自己不良審題、解題的習慣,儘量減少無謂的丟分。同時做完每套試題之後,要總結歸納自己做這套卷子的收穫,切忌鑽研難題好高騖遠。

  第六步調節應試心態

  在複習中要實現巨大的跨越,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平時多與老師交流,與他人友好相處,相信自己,笑口常開,這些對保持好的備考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學總會下意識地將測驗或考試的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近期的複習效果乃至將來的高考成績等一系列問題掛起鉤來,一旦成績有所起伏,便對自己產生懷疑,增添許多心理壓力。

  其實所學的知識與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有多大的提高與下降,一次兩次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應學會調整心態。

  初三學生各科複習建議

  用好最佳記憶時段

  我們從一些中學瞭解到,有的初三生一到寒假就徹底放鬆,把學習完全忘到了腦後;有的則把學習安排得過於緊湊。北京匯文中學老師豐來迎認為,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她建議初三生做一個寒假計劃表,用小本記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計劃學習。

  寒假裡,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沃建中提醒,初三生利用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複習會事半功倍。起床後半小時和睡前半小時是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初三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腦海中過一遍當天複習的知識點,效果會更好。各學科的複習穿插進行,也利於提高效率。

  合理制訂複習計劃

  中考看的是考試總分,考生各科成績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這個寒假糾正自己的偏科習慣。沃建中認為,糾正偏科首先要解決心態問題。很多考生數學不好,主要是害怕數學,認為自己沒有數學天賦,學不好。其實只要努力,大部分學生的偏科現象都可以糾正過來。

  根據期末考試結果,初三生要抽出時間認真總結教訓,找出自己的強弱項,並強化強項,彌補弱項。弱項提高分數的空間很大,考生要認真分析自己弱項的問題所在,找到彌補的辦法。除了在弱項上多花時間外,強項也不能放鬆。有的考生覺得自己平時數學不錯,就很少花時間在數學上,結果到了中考時,數學成績反而下降了。

  別忘蒐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對作文頭疼的最大原因是覺得沒東西可寫。對此,北京師範大學附中老師高超提醒,寒假時間相對充裕,初三生要學會觀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三生要有意識地思考一些問題,並注意積累,多看、多聽、多想、多練習,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學喜歡利用假期閱讀課外書。高超建議,初三生在閱讀時可將一些有意義的素材記錄在筆記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時事知識、歷史人物故事及成語典故等。這對寫好作文有幫助。

  初三學生總複習方法

  一、歸類列表法

  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常常是零散的,要想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就必須進行一番加工整理,理清知識要點,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知識網路,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學過的知識才記得牢,用的活。整理知識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歸類列表法。例如:把初中三年學過的古詩進行整理,把學過的各種偏旁部首的字進行整理和詞語分類整理等等。

  二、過電影複習法

  回顧三年來學過的內容,為了使自己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學習上再上新臺階,複習時以分類的形式,把所有的知識要點在腦子裡像放電影一樣再過一遍,加深印象,這樣比捧著書本去複習,效果會更好。

  三、讀寫結合法

  複習時,應加大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複習力度,做到溫故而知新。如:識記字詞,有一個小竅門,就是一邊讀,一邊用手在書桌上書空練寫,手和嘴一起動,這樣記得快,記得牢。我們要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篇課文,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重點,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

  四、查漏補缺法

  在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時候我們應抓住重難點。對於重點應吃透,並儘可能在實際中進行運用。對於難點則要努力攻破,一方面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理解,另一方面同學之間可以加強交流,在交流中解決這些難點。還可以把平時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再進行一次分析,確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五、交叉複習法

  當我們同時面臨幾門課程的複習任務時,最好採用交叉複習的方式,如先複習語文,休息後換成數學,再之後又變成別的什麼,這樣複習的好處是不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

  六、多種方式複習法

  長時間用同一種方式複習效果不好,尤其對於初中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複習語文,可以以朗讀、背誦、默寫、造句、寫作文等不同的方式變換進行。複習數學,就可以看書、記公式、做練習題***計算題、應用題***,而且習題也要注意變化題型。還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採用不同的複習策略。如果時間很寬裕,可以從頭至尾將書過一遍;如果時間緊迫,再平均分配時間顯然不合適,就得重點複習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達到理想的效果。

1.九年級期末考試複習計劃

2.初三期末考試複習計劃

3.初三學生學習方法

4.中考複習計劃

5.初三各科期末考試複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