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綜合實驗活動論文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還是一門新的課程,還會繼續下去。我們將不斷研究、不斷改進、逐步完善,使實踐活動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中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隨著小學數學新課標的推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現實的、多樣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學習活動應該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數學學習由被動向主動、枯燥向有趣、單一向豐富的轉變,在數學教學中要積極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屬課,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就一定要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
一、活動應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社會生活為載體。
“數學源於現實,紮根於現實,應用於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氟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基於這個原則,小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絡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從而瞭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其活動過程是“做數學”的過程。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研究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的過程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新知的過程,而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所以這樣的數學實踐活動過程應由三部分組成,即首先根據數學現實找出所要研究的物件,其次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後對活動進行評價小結,進行反思。所以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過程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應用數學、進行數學反思的過程。
數學實踐活動不是脫離學生所學教材的實踐活動,要使得數學實踐活動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要使數學實踐活動與平時的數學教學進行整合,服務於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縱觀整個小學數學教材,數學實踐活動存在於“與教材密切聯絡的數與運算和其它概念的發現,空間與圖形部分的幾何形體的認識,與學習內容密切聯絡的生活中數學資訊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於由生活引發的,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的生活中的問題,說明生活中的某些現象。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一般的數學活動教學,它是以解決問題為抓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精神。
二、科學選擇內容,注重實踐應用。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要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就要注重應用,內容開口要小,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現實和教材的進度,易於學生操作。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內容和時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如我曾組織的“春遊中的數學問題”,以學生現實的春遊活動設計為題材,讓學生綜合運用時間與人民幣等知識去解決春遊中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如:租車問題、租船問題、購買食品問題等,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發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精心組織活動,煥發主體活力。
數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研究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學習的步驟:一是創設情境,提供背景;二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三是探索研究,解決問題;四是彙報交流,啟發深究;五是評價激勵,收穫成果。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實踐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習慣於老師講、學生練的學習模式,一開始接觸實踐活動,顯得不知怎麼辦。這時老師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做,然後老師要就所研究的課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現小組內的單幹戶。
其次,注重發現,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活動的靈魂,是學生主體的第一次體現,也是革新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一環。問題由學生始,才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有一雙數學的眼睛,一顆數學的大腦;才能使學生擺脫過去依賴思想和模仿、記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真正“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離不開合作交流,在師生、生生,小組與小組,小組與大組等的交流中,學生對知識或活動內容的理解更豐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讓學生想說、敢說、樂說,暢所欲言。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在撞擊、知識在整合,在相互啟發的過程中思維會實現質的飛躍。
比如,我在教學周長的認識時,讓學生動手圍一圍、擺一擺、測一測等形式,使學生對周長有初步的認識,然後讓讓他們說一說什麼是周長,最後教師再歸納總結。從而對周長形成科學的認識。這一過程讓學生在自己的操作、實驗中去觀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數學的力量,體會數學的價值。以活動促思維,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同時發展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