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片葉子課堂實錄

  最後一片葉子也叫做最後的常春藤葉,那麼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呢?教師應該怎樣給孩子們上課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今天是張琦。她上來之後,不緊不慢地在黑板上書寫了一些成語填空:

  ***  ***業有成 ***  ***心一笑 ***  ***屋及烏 ***  ***出心裁 ***  ***傑地靈

  ***  ***貌雙全 ***  ***言善辯 ***  ***勝一籌 ***  ***事多磨 ***  ***大物博

  ***  ***莫能助 ***  ***怨自艾 ***  ***所不欲勿施於人

  她一邊寫,我心裡一邊急,心想:這娃娃,寫那麼多簡單的成語幹嘛?早知道你要寫那麼多,我應該提醒你課前就寫好的。這樣,我講課的時間就不夠用啦!

  當她叫了兩位同學上去用紅色粉筆填好空,我才豁然開朗,並感到強烈震撼!

  所有成語的首字聯起來就是一句話:“學會愛別人,才能更好地愛自己!”

  張琦說:“我們常常覺得這世界不公平,覺得別人不夠愛我們。事實上,除了我們的父母外,沒有人能夠完全無私地愛我們。我們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索取和期待,不要覺得我們愛了別人就一定要得到回報。愛不是等價交換。有時候愛別人其實就是愛自己。希望大家牢記這句話:‘學會愛別人,才能更好地愛自己!’”

  ***生齊鼓掌***

  師:好,她真是別出心裁!她寫的時候我還詫異:這孩子寫那麼多成語幹嘛?接著我開始後悔:早知道你要寫那麼多,我應該提醒你們課前三分鐘如果有書寫內容就應該在課前寫好的。但等到曹俐和羅嫻填出結果我才發現其中暗藏玄機,美好的玄機!而且,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題有直接的關係!謝謝你,老師非常震撼!好,先給大家看一樣東西***出示一面小圓鏡***:這是什麼?

  生***詫異,齊***:鏡子。

  師:誰能告訴我,你認為它最有價值的用途是什麼?

  皋晨暉:看清自己。

  師:好,繼續說。

  曹俐:不僅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外表,還可以不斷省查自己心靈的狀態,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鏡子裡的眼神我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生命狀態。

  師:非常好。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王旻鵬:如果沒有鏡子的話,我們只能看到我們前面和兩旁的景物;有了鏡子,我們通過鏡子的反射,可以看到我們身後的東西。

  師:真好,鏡子有反射功能,所以可以改變角度,擴大我們的視野。你的說法讓我想到了我們小時候常做的一個遊戲,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玩過:拿著鏡子站在屋外,將陽光反射到屋內,牆上就會出現圓圓的“小太陽”……***學生恍然,齊說:嗯嗯嗯,我們也玩過!***在我看來,鏡子最有價值的用途就是這個了:當我們讓陽光在鏡子上面歇歇腳,一個黑暗的世界就會得到改變。鏡子做了陽光的支點,將陽光傳遞到了黑暗的角落。***板書:支點***那麼在我們這篇小說裡,有什麼東西做了類同鏡子的一個支點呢?

  生:常春藤葉。

  師:對!鏡子是陽光的支點。常春藤葉是生命的支點。***用箭頭將“常春藤葉”和“支點”連線起來。***

  圍繞這個常春藤葉,小說寫了哪幾個與之發生關聯的主要人物“

  生***齊***:瓊珊、蘇艾、貝爾曼。

  師:他們跟藤葉分別有怎樣的關係?瓊珊跟藤葉有怎樣的關係?

  生:她相信藤葉能夠決定她的生死。

  師:好,她“信”藤葉。***板書:信***那麼蘇艾呢?

  生:她告訴了貝爾曼瓊珊關於藤葉的玄想。

  生:最後關於最後的藤葉的謎底也是由她來講述的。

  師:對,非常好!關於藤葉的事情,一直是由她講說的。她的講說對小說情節起到了一個編織的作用。***板書:說***那麼貝爾曼呢,這個不能稱為畫家的畫家,他跟藤葉的關係又是什麼?

  生:畫藤葉。

  師:對,畫藤葉。***板書:畫***好,很清楚,小說的情節實際是幾條線索?

  生:兩條。

  生:一條明線:瓊珊以藤葉決定自己的生死,一條暗線:貝爾曼以自己畫的假藤葉來點燃瓊珊生的希望。

  師:說得真好!***板書:明線、暗線***那麼這兩條線索是怎樣發生交集的呢?

  生:蘇艾的講說。

  師:很好。是蘇艾的陳述讓兩條線索發生了交集***板書:波浪線***。我們再看,藤葉在文中有哪兩種呈現方式?

  吳宇:一種是自然界裡真實的藤葉,一種是貝爾曼畫的。

  師:好,一種是真實的***板書:真***,一種是畫作,是假的***板書:假***,是藝術作品。這兩類藤葉對他們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對於瓊珊來說,無論是自然界裡的還是貝爾曼的畫作,她都以為是真的藤葉。這種“以為”帶給了她什麼?

  生:活下去的信心。

  師:對,是真實的信心,是一種把握和憑據!那麼,對於瓊珊來說,這“真”的藤葉,就是一種“信心的確據”,是一種可靠的證據。***板書:信心的確據***那麼對於貝爾曼來說,這“假”的藤葉又意味著什麼?

  生:愛心。

  師:很好,愛心。***板書:愛心***那麼我想問一問:難道蘇艾不愛瓊珊嗎?

  生:愛。

  師:是,蘇艾對瓊珊也是非常關愛的!哪些細節讓你感動?

  ***生細讀課文***

  師:找到了嗎?找到一處說一處,不必說得很齊全。

  曹俐:第12段:“醫生走後,蘇艾到工作室裡哭了一場,把一張日本紙餐巾擦得一團糟。然後,她拿起畫板,吹著拉格泰姆曲調,昂首闊步走進瓊珊的房間。”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出,當醫生告訴她瓊珊的康復機會很渺茫的時候,她非常傷心。她哭了一場之後,卻並沒有帶著傷心的表情走進房間,而是吹著拉格泰姆曲調,努力表現得輕鬆樂觀,給瓊珊陽光和鼓勵。

  師:嗯,吹口哨,是為了瓊珊。再看下文,第13段,緊接著又寫她趕緊不吹口哨,看看又是為了什麼。

  生:蘇艾以為瓊珊睡著了,怕吵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