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初一語文
作為三大主科的語文,怎麼才能在初一學好,步入正常的學習軌道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初一語文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一語文學習方法
一、學會讀語文書
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有的不會讀書,認為讀書就是念字,泛泛而讀,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在讀書上下一番功夫,首先讀語文書,學會從整體到區域性再從區域性到整體,認真閱讀研究課本。
假期或學期初,新書一到手,我們先要讀目錄看說明,甚至要看插圖、附錄。明確本學期的任務和重點,然後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明確各單元的具體內 容和要求。還可以摘抄或列表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預習—提問題—解疑難—做練習—寫總結”的六步讀書法。對每一 篇文章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二、學會用語文書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會使用課本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具體做法是:在閱讀語文課本的同時,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 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註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為他的書經過勾畫批註,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
再如老師的教科書,也是如此,這種在課文的字裡行間勾畫讀書的做法,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提高效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還有利於我們日後的複習歸納整理,複習時只要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瞭然。勾畫圈點的符號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畫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點句等***。
“~~~~”畫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畫在文章段落旁邊***精彩語段或結論***
“?”點在生字、生詞下面。
“□”圈畫出重要的字,詞或優美詞語。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此處需要認真思考。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學中或聽課時有疑問,需向人請教或查閱參考書。
“①、②、③”標在有關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幾個要點。
書上做的標記符號沒有統一規定,你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符號使用,標記符號一經使用就不要隨意改變。但應注意不要在書上標註太多的符號,因為標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學會用語文書,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範文,尤其是初一學生寫作文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寫 作的初期階段應以模仿為主。古人謂學文有“三偷”:淺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氣。的確,寫作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的,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文章, 必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就“偷”用了別人文章中的東西。
三、學會聽講
在校學習,聽課是獲得知識,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呢?我認為要做到:看、聽、記、問、思五點。
1、眼看
科學實驗表明,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看”的記憶為最好,課堂上老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上課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看黑板 上老師的板書,掛圖、投影、螢幕等等,更要看所學課文的具體內容。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爭做到過目不忘。還要注意看 同學的板演,更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並用,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學習效率更高。
2、耳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點撥講析,聽同學的討論發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強理解能力。
3、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還不夠,還要認真記筆記。上課以看、聽為主,筆記為輔。要學會抓住重點記錄,一般老師的自學指導,開場白、板書、是重點。有的學生 課前準備不足,開頭沒注意聽,再聽後話,不知所云。有的認為自學指導、開場白是閒話,不注意聽,當聽到正題,才知閒話不閒,想記晚了。老師提的要求是重 點,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瞭解即可。”老師的課堂總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應記錄下來。
筆記記在哪?語文課上筆記一般記在書的空白處即可,學完一課後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或積累本上,自己整理總結筆記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強化記憶的過程。
什麼時間記筆記?應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複、停頓、板書時搶記,逐漸培養聽記結合的能力。
4、積極問、答,鍛鍊思維
課上答問,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自答。這是學習的有效方式,回答無論是對,還是錯,你總會 有收穫。積極答問能鍛鍊自己的思維反應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當然問還包括向老師、同學提出疑問,請老師同學解難答疑。及時解決自己在學習、聽課過程中遇到 的問題。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四、學會積累,多讀多寫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閱讀時,要做到課內課外結合,多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因為這些均是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拓眼界、啟迪思維、陶冶情操,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讀書,而不願寫作文,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鍊,其情思通常 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更無深意;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 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昇華情感,“寫”可以鍛造思想,堅持寫日 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週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讀書心得一篇,記錄所思所想。
五、學會獨立思考,學與思結合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的思考,審慎的發問,,明確的分辨。在語文學習中,要 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這樣才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 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再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務求水落石出;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而是隨時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 助,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培養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六、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因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最終的成功,還在於在生活中能 夠靈活運用語文求生存、謀發展。
學好初一語文方法
首先是抓好起始階段。古語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年級是中學的起始階段,與小學相比,無論學科的數量,還是學科的深度,都有所增加。你們思想上會高度重視,堅信“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功夫不開花”的古訓,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課後認真作業,不抄襲。善於思考,勤學好問,不能輸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你們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邁步向前,為初中三年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為考上理想高中積蓄力量。
其次是豐富充實自己。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你們要努力發現其中樂趣,發現各學科的奧妙所在;特別是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這樣既調節了學習狀態,充實了學習生活,也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學時,我們曾參加過很多興趣小組,像唱歌、繪畫、書法、樂 器、舞蹈、田徑、朗誦、演講、閱讀、寫作等。現在我們可以從這些興趣出發,組織參加積極健康的課餘活動,陶冶情操,培養能力,提高水平,爭做一個素質全面的中學生。
第三是養成良好習慣。你們都是獨生子女,是爸媽的“掌中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嬌慣與溺愛,使你們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現在你們已經是中學生了,應該從每一天每一時刻每一行動入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不遲到,不早退,養成守時的習慣;不罵人,不吵鬧,養成文明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養成衛生的習慣;不拖拉、不抄襲作業,養成刻苦勤奮的習慣;不挑食,不亂倒飯菜,養成節儉的習慣,不攀比,不亂花
錢,養成樸素的習慣。